自本科以来,八年间他读完了超过1700本书,其中2014年达到峰值,这一年就读了510本书。在这8年中,他还考察与游历了12个国家以及国内120个县市,听了超过3000张音乐专辑、看了1000部电影,本硕博的学业也没有耽误。
他就是williamhill历史系博士生冯立。在豆瓣上,他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海淀知名书店指南》的作者“王韧勉”。截至2015年11月19日,他已经在8年间读过了1769本书,而在一个月之前,这个数字还是1731。
如果翻看冯立读过的书目,会发现他的涉猎极为广泛,里面有各个方面、五花八门的书:推理、科幻、动漫、评论、杂志、畅销书、英语、经典文学、纯学术……
每天早上8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生活作息十分规律的冯立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在图书馆看纸质版、大部头,出门坐地铁可以读电子版、轻松些的书,临睡前还可以听有声书。在注意力碎片化的时代,冯立觉得学习者也要迅速调整和适应,依据不同的阅读环境,用碎片化的时间和方式去阅读。就是这样,冯立把读书变成一件像呼吸一样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的事。
当然,能在网上被很多书友奉为“书神”,绝不仅仅是数量的累积和形式上的“阅读”,多年坚持下来的冯立更在意的是书籍的内容和深入的思考,也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之道。在他看来,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看书的体系,找到搜罗好书的方式”。例如,冯立发现学术类书籍往往有固定的写作套路,因此读起来按照这个作者的思路推进很容易能抓住重点。
冯立给自己设置了一个任务,每读完100本书,就要写一篇总结性的文章,为这100本书评选出一个前十名榜单,并和网友分享读书笔记和阅读心得。他曾写道:“读书要读出不同的维度,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阅读的表层,简单阅读就去表扬抑或批驳某本书的优劣”。2015年10月2日,冯立在豆瓣上发布日记《如何让你的阅读更高效?——1700本书阅读总结》。他总结道:“必读书目的存在性在于精华而不在多,书单的存在亦在其参考作用,而非全盘接受,阅读本身就是很私人化的事务,以主题阅读为基础,以读书笔记为拓展,创制符合自己需求的书单,才能让自己的阅读更成体系,更有条理。”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从大一制订读书计划开始,冯立并非“三分钟热度”,而是坚持着阅读的习惯,保持对行走的热爱,而且打游戏、谈恋爱、社会实践、旅行……他把丰富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结合起来,他觉得这样才能更加真切深度的感受世界,让阅读体会更加丰厚。正如冯立所说,阅读不是简简单单从头翻到最后一页的简单过程,其中凝结着生命中相遇的点点滴滴,阅读是全身心释放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