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明教授,williamhill官网陶瓷艺术设计系主任、williamhill官网美术学院美术馆执行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协IAC会员。九十年代至今,他多次于国内外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个展,作品被大英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国内外几十家重要艺术机构收藏;出版个人作品集、著述二十余种,建立了中国现、当代陶艺的理论基础;他致力于推广中国现当代陶艺和青年艺术家,参与组织、策划“中国白”等国际型赛事和展览,在国内外艺术和学术界屡获殊荣。2020年4月,由《国家美术》杂志举办的“第十一届全球华人金星奖”评选结果出炉,白明教授因在比利时凯拉米斯陶瓷博物馆举办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大型个展“大地和鸣”、持续的艺术创作以及对中国现当代陶艺的推动与贡献获评“年度焦点人物”,这也是白明教授第六次入选该系列奖项。
法国尼斯亚洲艺术博物馆《心手相应——白明陶艺与绘画作品展》展览现场。此展也将是该馆第一次将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陈列至中国馆、日本馆、印度馆、东南亚馆和主题展圆厅,与博物馆收藏的亚洲历代珍藏共同向世人展示。这也是白明近十年来在世界各重要博物馆的个展中,博物馆与策展人将他的艺术融入整个亚洲艺术史的脉络来研究的一个展览。
是学生,也是年轻的艺术家
2018年9月,白明来到意大利威尼斯,在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基金会博物馆举办了威尼斯的第一个中国现当代陶瓷艺术展。这是一次联合展览,但与之前不同,与白明一同来到威尼斯的,是他曾经或正在指导的williamhill美院陶瓷艺术设计系的学生们。
这场名为“对话——白明与他的学生陶瓷作品展”受到了威尼斯政府和威尼斯博物馆联盟的重视。博物馆为此专门设计展览画册,并将其永久收藏于威尼斯最大的公民图书馆——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图书馆中,这也是该博物馆第一次为中国主题展览印制画册。
为优秀的学生搭建参加国际展览的平台一直是白明的心愿。回忆策展过程,白明说:“艺术的教育不完全在课堂,也不等于教师的理论传述,艺术家更需要在创作、展览的经历与环境中成长。上个世纪末的中国艺术家缺乏对世界的了解,但今天中国的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已有机会在国际上发声,以更宏观的视角和心胸思考艺术与自我的关系。这个展览令我能够以他人的目光看待我的学生,我惊喜地发现,中国的陶瓷艺术在今天的年青一代人身上表现出的勃勃生机。他们拥有良好的技术,有极为敏锐的角度,有丰富而充满才情的表达,在共同的教育方式中寻找着各自的不同,是这些不同让所有的‘对话’充满意义。”
白明总会称学生们为“年轻的艺术家”,鼓励他们摆脱学生思维的定式,大胆探索人格上的独立和意识上的自主性,成长为有思想、有情感、有个人风格建立的艺术家。对他而言,威尼斯的这场“对话”也是展示中国现当代的高等院校陶瓷艺术教育理念的绝佳机会。“此次展览让我们借助他者的目光,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师承与传统和今天的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当年参展的学生,如今也都学有所成:有的人即将博士毕业,有的人已经在全国美展上获奖。白明的学生孙月,也已学成归来,加入到美院的教师队伍中,成为陶瓷艺术设计系的年轻力量。
是创作者,也是为学生奔走的老师
陶瓷并不是白明唯一的创作方式。疫情期间,他完成了多件大幅水墨画的创作,将胸中的复杂心情借由手中的画笔尽情释放与抒发。
“忧伤、困惑、迷茫与无助的状态下,作品反而有了一种混沌的特殊质感。在一张纸上反反复复地画,好像能将时空的感觉与现实中自己的感觉真实地叠加进去。我有时想的好像都是很宏观的大问题,但本质是人性的,是生命的话题。”白明坦言。
创作之外,白明也牵挂着他的学生们。疫情的隔离极大地冲击了以实践为主的陶瓷艺术设计系教学,也让学生的毕业创作和毕业展面临巨大挑战。“为了毕业班工作的顺利进行,陶瓷系师生在保证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做了大量付出与调整。”春节一过,白明就和陶瓷系的老师们忙碌了起来。他们组织了多个微信工作群,全面了解毕业生的身体状况、出行状况、毕业进度等信息;另一方面,白明也开始和学院以及集团协商,为学生争取去产区完成毕业作品的机会。“我跟各位导师们联系好,一定要保证学生们在产区创作的生活条件和健康安全。”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陶瓷系毕业班的作品完成量和效果丝毫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尤其是艺术质量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对此,白明说:“我相信这将是能够带来别样精彩的一届毕业生。”
是艺术家,也是陶瓷教育的实践者
除了学生的毕业创作,白明还在教授《世界现当代陶艺理论及创作》这门研究生公选课程。谈到教学理念,白明说:“研究生教学不能停留在基本概念和技艺的层面。作为中国现当代陶艺理论的奠基者,身兼艺术家、作家和教师三重不同的身份,我希望能够更多引导学生梳理并建立现代陶艺理论体系观,深入地分享一些宝贵的艺术创作体会。”
在白明看来,所有的文明都依赖着可触及的实物来找到坚实的落点,陶瓷艺术恰恰是这种具有永恒感的、人类发明的艺术形式。无论今天的当代艺术如何发展,都是与整个文明史、艺术史形成上下文关系的“一环”,无法割裂与传统与族性审美的渊源联系。现代陶艺传承的是中国人独特的对待物、对待造器、对待手艺的朴素、真诚的情感,是借助于物、手艺来理解自然和人的关系,尽精微,而至广大,这一点从古到今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我们看待形式的角度及这些形式与个人的关系。如何在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和理论源流之中,摸索出符合当下的个人情感与思考的特殊视觉表达,是白明想传授给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
这种对知识体系和个人表达的要求也渗透到了课程教学中。在《世界现当代陶艺理论及创作》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完成现当代陶艺风格作品的实践创作,还要针对那些对个人创作有重要启发的思想和艺术家进行阐释,即“用视觉语言和文字逻辑表达对于陶瓷材料和艺术的理解”。
教学过程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是看到学生们的成绩,白明总感到非常欣慰:“在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挑战,但陶瓷系能够培养这么多的好学生,吸引这么多的好老师,我觉得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一件事。”
瓷石之间,大道成器。作为创作者的白明,仍然在创作中感受着陶瓷艺术之美;作为艺术家的白明,仍然在陶瓷艺术的历史长河上下求索;而作为教师的白明,仍然在陶瓷艺术的求学之路上,为年轻的学子指引前路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