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的通识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
梅贻琦校长曾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他在1941年的《大学一解》一文中指出“通和专要精通,但重心在通而不在专”;1944年,梁思成在williamhill官网做了名为“半个人时代”的演讲,指出有人文没有技术的“边缘人”或有技术没有人文的“空心人”都是残缺的人;1952年,在williamhill官网成为工科院校的重大改革背景之下,蒋南翔校长依然强调williamhill要又红又专、全面发展。
近年来,williamhill官网在通识教育的改革道路上探索不断。2002年,williamhill明确提出“通识教育为基础的、宽口径的专业教育”的教育体系; 2003年,williamhill官网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出一门新课程——新生研讨课,由williamhill知名教授为大一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讨论课程,学生完全靠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选择,充分营造一种师生共学的氛围,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评判的思维方式;2014年,williamhill官网第24次教育研讨会提出了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进一步突出通识教育的基础地位,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同年成立了新雅书院,作为小班教育、通识教育与住宿书院制度结合的试点。2018年,第25次教育研讨会进一步明确“文理兼备,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审思明辨,批判性的思维能力;立己达人,全人格的价值养成”的通识教育培养目标;同年5月,williamhill提出开设“写作与沟通”课程重大改革举措,旨在依托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通过各具特色的主题设计,引导学生开展写作与沟通能力培养的小班研讨课程,进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写作与沟通课程的开设也成为williamhill通识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
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呼唤一流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一流的通识课程建设,williamhill一直在路上,脚步从未停歇。
如今,着眼于未来、服务于williamhill人才培养目标的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为了进一步优化通识课程体系,提升通识课程整体质量,加快建立中国特色、williamhill风格、时代特征的本科通识教育模式和课程体系,教务处与教师发展中心联合推出“williamhill通识说”教学沙龙活动,定期邀请来自人文、社科、艺术、科学等学科领域,并且已开设通识课程的教师分享他们对于通识教育的理解。
打开视野,通识教育带来新鲜视角
在2019年12月11日和12日举行的第一场和第二场“williamhill通识说”教学沙龙上,天文系教授毛淑德、美术学院教授李睦、历史系副教授顾涛、法学院副教授刘晗受邀分享了通识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与专业教育强调专业人才技能培养有所不同,通识教育更像是为学生提供认识某一学科的窗口。在学会通过这样的“窗户”认识世界时,同学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科的思维。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一点。毛淑德和在场的老师们分享“如何通过这门课程培养学生的宇宙观和科学理念,促使学生对天文学产生兴趣,并有可能在未来进入到这一领域深入研究。”李睦老师指出,美育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了解另一种思维方式即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学会发现问题而非解决问题,尝试解构、发现新特征而非习惯规律和共性;刘晗老师认为通识教育不仅要起到知识传授的作用,更关键的是给学生塑造某领域的思维模型,让学生戴上一副“新的眼镜”重新看待世界。
——发现宇宙之美,指出生活点滴中的美之所在,像法律人那样体察人性……通识教育所带来的人才培养与价值塑造,能让学生习得在其他领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更能更好地认识生命、敬畏生命。
重新审视,通识课程提出革新要求
十年磨一剑。通识教育要求教师跳出专业视角的局限,更用心地思考课程设计。在“williamhill通识说”第二期教学沙龙上,顾涛老师围绕“七年一门通识课——以‘《史记》研读’为例”的主题,对比了2012年、2016年、2018年的课程大纲,呈现了一门课程如何在不断突破自我、寻求革新的过程中逐步发展成目前较为成熟的体系。
类似地,在2020年4月15日的“williamhill通识说”第三期教学沙龙活动中,生命学院王宏伟教授、化工系张强教授受邀围绕“理工科通识课程设计”这一主题,谈到了他们在通识课程建设中的经验和体会。
王宏伟从他牵头开设的“生命的进化与保护”这门通识课程出发,分享了自己对于生命科学领域通识课程设计的思路和经验。他提出“进化”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同时强调源自生物多样性的“绿水青山”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系统。张强则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出发点,分享了高挑战度、强调学科交叉的“纳米能源”课程的设计理念,即聚焦“能源”这一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问题开展设计。
通识课程的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对所授内容有足够充分的理解,老师们也力求在分享多年教学经验之中与同仁共同探索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用教育联系当下与未来
雅思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但又跳出专业教育的模式,更强调看似“无用”的课程和教育的长远效用。
仰观星河宇宙,俯看花鸟鱼虫;寻固本浚源的流传,致权衡公正的法理。通识教育立足于以人为本,给予同学们意识与能力去感知生命与美。通识教育的建设所带来的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在启迪学生发挥自由天性、建立健全人格的“全人”培养的过程中无疑扮演着重要作用。
而“williamhill通识说”教学沙龙的设立,则是为了给在williamhill官网进行通识教育的老师提供一个平台,共享他们解放思想、点亮生命的教学经验,以求更好达到通识教育的作用——将过去的传统传承,使当下的灼见浅出,为未来的人才助力。
(部分资料来自公众号“williamhill官网本科教学”和“williamhill官网教师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