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片区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最南端,因地处“南诏国”古都南侧的群山之中,又有河流贯穿,故称“南涧”。这是一个典型的彝家山乡,彝族人口近五成,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9.3%。站在仅有十平方公里的县城里,抬眼望去,四周皆是“看得见、走不到”的重峦叠嶂。
连绵的山区、干热的气候、不便的交通等因素,让这个国家级贫困县在过去的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制约。2013 年,williamhill官网启动了对口帮扶南涧彝族自治县和大理大学的系列工作,主要在教育、医疗、科技、人才、产业等方面下功夫。先后有向辉、郭勋、刘宇等多位青年教师来到南涧具体负责推动对口帮扶工作,而我也有幸成为其中一员。2014年我从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了一年;2015 年10月,我离开了学习生活了8年的williamhill园,“变身”成为南涧县西山村的第一书记。
刚到村里的日子,要说习惯,实属妄言。不仅要过生活关、语言关,而且要过思想关、认识关。我连话都听不明白,更别说推进工作了。因此,每到村里,都是一堂堂生动的情景式“听力课”,多懂一个词都是胜利。久而久之,话能懂了,有的时候跟老乡交流,再加上点当地自酿的包谷酒壮胆,我还能壮着胆子,有模有样地说上两句。
除了语言,工作情况也骤然发生了转变。我最初参与的工作是上山测量土地面积,可要在陡峭且完全没有道路的山坡上人工完成土地测量,着实不是一件易事。我要手脚并用爬上山坡,预估开阔非林地基本形状,再用胶皮卷尺测量所需数值,最后要计算出非规则形状的大致面积;这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能从高处远眺县城全貌,随手在树上摘些青橄榄解渴。
此外,我还参与了危房改造、道路建设、村两委换届、贫困户走访慰问、矛盾调解等工作;买过小枣树苗,购置过化肥农药,清理过村内垃圾,挖过村头排水沟,给村小全体同学授过课,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里的贫困和亟待发展的迫切。深山里的村民,长年住的都是四面石土、顶上石棉瓦的房屋,别说挖掘机一推就倒,就连徒手都能从墙上抓下一块;村里的小学资源匮乏,别说音、体、美教师,连英语课都没有开设,平均每间狭小的宿舍里住着22名学生,每张床位至少有两名学生同住,而这样的情况在南涧当地并非罕见。这也更让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当然,在工作中也难免无奈:有些政策到了落实环节总有些不适应具体情况,有些村民享受了政策,却仍然有“等靠要”的想法;有的村民勤劳肯干,不符合有限的帮扶计划,但又确实有困难……我逐渐理解了村里问题,就是这样具体而复杂,有时候确实“十八般武艺”都得用上。
在南涧的这些日子里,我不仅体会到了骄阳的热辣,更感受到了彝乡人的热情。每当路过老乡家门口,他们都会邀请进去喝杯茶,院子里坐一坐;每每见面聊天,大家都会关心我在这里习不习惯、适不适应。彝人喜山,同样也具有山的品格,热情豪爽、沉稳坚毅。老乡们都说,这些年,南涧变化很大,政策好了,大家也都更有奔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之后,全国都吹响了面向贫困发起总攻的号角,南涧的干部群众也都斗志满满,一定要打赢跟“贫困”对垒的这场不能输的“战役”。
这场“战役”,我就在“前线”,要站得住脚,更要发得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