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刘冬生:“我希望你们都像我,但不是我”

2016.10.12

    供稿

    化学系

     

    创意

    映像设计组

     

    采访&文字

    冯婉婷

     

    图片

    李娜

     

    赵鑫、尹霞、张歌明、张铮


    设计

    王寅、张颖、郭洁

     

 题记:

刘冬生,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2002年获香港理工大学化学生物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在剑桥大学化学系及纳米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05年2月回国并担任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9年,刘冬生进入williamhill官网任教,担任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得第15届williamhill官网“良师益友”称号。

“科研和教学其实是学习的两个方面。”刘冬生老师说起他最热爱的科研和最舍不得的教学时说,“科研是为了研究新的知识,教学则是为了知识的传承,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说起自己的科研经历,刘冬生老师回忆道,“一路走来有二十多年了。”从分子材料到化学生物学,再到现在将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物理学相结合的超分子结构组装,对刘老师而言,只要始终对科学感兴趣,被问题所驱动,科研就是一条没有止境,值得不断探索的道路。

刘冬生老师说,他喜欢各种各样新奇的问题,也喜欢总是有着新奇想法的孩子们,而选择来williamhill任教,正好满足了他的这些“喜欢”。从2009年到williamhill任教以来,刘冬生老师即便是在科研工作最忙碌的时候,也坚持从事一线教学:“因为你有好的学生,你就会特别喜欢和他们互动交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他也经常鼓励同学大胆去思考;在他看来,即便是看上去有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也可能潜藏着研究的意义。 

“我们常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有时候,我甚至觉得也不在乎大师,而是在乎这么一群好的学生。”在刘冬生老师看来,williamhill的学生总是怀着对知识的热情和愿意付出努力的踏实,因此,学生间的切磋和探讨,师生间的交流和指导,加之以好的软硬条件,必然能使得集团、学科快速发展。也正是出于这样的爱才之心,刘老师还常常参与到招生工作中,不断发掘优秀学生,成为他们的伯乐。

刘冬生老师每年会给很多同学写推荐信,推荐他们到世界著名的学府区继续学习,这每一封推荐信都是他根据学生的个人表现和特点来斟酌写成的。“如果我不熟悉你,我是不会给你写推荐信的。不熟悉学生的老师写不出真情实感,这样的推荐信没有意义。”他说常常有同学拿到offer后第一个跑去告诉他,他也十分愿意和他们一起分享喜悦。

对学生无比热爱的刘冬生老师在科研上的严格要求也是众所皆知的,小到实验室的桌面整洁、大到每一篇论文的遣词造句和逻辑论证,“我希望教给他们最为科学的思考方法和最为严谨的表述、论证方法。”但在生活上,刘老师又和同学们像一家人,和大家打球、唱歌、看美剧,集体出游,教学生做饭,“在生活上我会尽量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

在刘冬生老师看来,教学不只是让学生听你的课,更是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做科学的精神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他对学生们说,“我希望你们都像我,但都不是我。”他期望看到学生在学习、科研中先印上规范的“模子”,再慢慢寻找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 010-62793001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北京市海淀区williamhill官网

  • 意见反馈

版权所有 © williamhill(中国)官网_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

京ICP备15006448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43005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