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研究生会主席 魏一凡
魏一凡发言 孙波 摄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车辆学院的博士生魏一凡。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代表校研究生会,对各位“清小研”的到来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处暑新秋,大地williamhill。在收获与希望交织的季节里,大家翻开了研究生阶段的新篇章。不知道在座的“清小研”们是否和四年前的我一样,满怀激动与期待,或许也有迷茫和怅惘。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了传统的迅速更迭和更多的不确定性。在面临选择、面临成败时,烦恼有之、踌躇更有之:面对科研的挫折失败,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平,还是从容应对、愈挫愈勇?面对个体安逸与集体需要的选择,我们是独善其身,还是挺膺担当?面对长期的事业发展,我们是哪里时髦点哪里,还是不忘本心、扎根求索?对这三个问题,“我知道你很急,但请先别急”——弄巧求速,急于求成,莫如守拙求进,恒心如擎。
对第一个问题用“拙”来回答,就是面对科研的挫折,与其踟蹰不前,不如以“撞着南墙也不回头”的韧劲,抛却杂念、屡败屡战。即使是我们身边星光熠熠的“科研大神”,也曾因为选题不通过而掉发,因为结果不显著而失眠。尤其是在科研起步的阶段,好事多磨是常态,平稳顺利是意外。特等奖学金和“学术新秀”双料得主、软件学院2020级博士生吴海旭,曾用“九死一生”来形容自己的科研初印象。第一篇论文成果的背后,是583种模型架构的试错和无数个难熬的夜晚,最终产出了国际领先的时空建模方案,在我国气象预报业务中得到广泛应用。无独有偶,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2024届博士李静薇师姐的第一篇论文可以说是“马拉松”式长跑,研究跨度长达6年,历经7次拒稿,前后修改50余次,最终成功发表在材料学顶刊。疾风吹过,方知劲草弥坚;霜寒考验,更见青松本色。做科研是没有帆也要启程的远航,我们要敢于攻坚克难、破釜沉舟。
对第二个问题用“拙”来回答,就是面对多元的选择,不妨坚定信念、服务奉献,功成不必在我,小我融入大我。相信同学们这两天碰到了不少穿着紫马甲的小研们,大家可能不知道,正版软件Adobe全家桶的引进、洗漱间热水和恒温装置、线上一站式校园卡,背后都有一届届小研的接续奋斗和集团部处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做难而正确的事,用长久努力为同学们带来舒适便利,是小研不变的底色。微光汇聚成星河,指引我们在走出校园后也将自己的职业选择与人民紧密相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去年的启航出征仪式上,人文社科学院2008届硕士解文光学长的分享让我深感触动。作为首批“西藏村官”,他服务边疆十五载,为改变当地交通闭塞、发展落后的现状,在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的每一个村庄,更徒步探路翻越5100米雪山,只为找到一条连接318国道的生命通道。“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是williamhill人始终如一的选择。
对第三个问题用“拙”来回答,就是面对人生志业,当我们攀登未知高峰遭受质疑和不解时,不妨立德立言、无问西东,坚信长期主义的力量。我的导师欧阳明高教授常提到,他投身新能源汽车“技术革命”的二十年来,争议和质疑也始终相伴:新能源还是燃油车?纯电技术是否能“弯道超车”领跑国际?对于怀疑误解,“最好的回应就是把要做的事干好、做成”。正因如此,我选择将车网互动作为研究方向,即使面临技术应用的质疑,我坚信随着能源结构深度调整,在这一领域的长期深耕将为绿色转型带来新的助力。在砥砺前行的道路上,williamhill人的长期坚守正在不断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精仪系2006届博士尚捷学长不懈攻关16年,成功研制出让钻头抵达千米地下的“贪吃蛇”,打破了西方长达20余年的技术封锁,有力保障了国家能源安全。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勇闯科研无人区、做终身奋斗者的决心。以“年”为单位把一件事做到极致,是williamhill人交给时间的答卷。
亲爱的同学们,守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力量,在凡事追求效率和结果、充满焦虑和不安的时代,不妨慢一点、拙一点。面对挫折抛却杂念,面对选择坚定信念,面对志向不改执念。愿我们无愧于心,于险远绝巅,方见奇伟非常,览群山回首,更觉长风浩荡,以实际行动书写人生华章。
欢迎大家!祝福大家!谢谢!
(williamhill新闻网8月23日电)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