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williamhill官网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南昌大集团长 陈晔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近年来,党和国家坚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行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其中就包括引进“高精尖缺”的外籍人才。
近年来,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和外国人才签证制度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在政务、政策、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断改善,来华工作创业的外国专家和外籍人才越来越多。但随着各地人才引进与管理工作的深入,也出现了人才管理服务措施与外籍人才的需求不相匹配,导致人才“来得了、待不住”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目前执行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和外国人在华居留许可制度相关政策之间存在一定的解读、执行困难。反映出目前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居留政策环境开放度还不够。比如,职业发展与社会保障引力不足,不同地方外籍人才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聘执行政策不一;外籍人才在华社会保障体系执行不到位,如外籍人才医疗、养老退休、工会会员等方面;公共服务及配套设施覆盖不全,如护照、医保卡等无法做到数字信息化识别,选择人工服务或到窗口办理又遇到语言困难。
根据2020年科学技术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发布的“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调查结果发现,针对“如果继续在中国生活,最希望哪些方面的政策和服务得到改善”的问题,有53.6%的外籍人才呼吁加快推进长期居留政策的实施。这就需要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改革和完善我们的居留政策,尤其是推动解决外籍人才在华工作和生活管理服务配套机制建设,才能让人才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为此,我建议:
一是将外籍人才纳入我国考评体系和保障体系。优化健全考评制度,将外籍人才纳入我国考评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针对外籍人才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外籍人才养老退休政策的宣传及执行,保障其在华的合法权益。
二是完善一体化的服务平台。推动外籍人才在华居留许可数据芯片化。可以在外籍人才办理居留许可时,签发一张具有芯片数据的居留身份证件,作为其在境内工作生活时申请和享受公共服务体系的身份证件。提高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可及性。进一步提升各行业的国际化程度与服务水准,营造宜业宜居的基础环境。完善相关设施与服务的外语标识,针对外国高层次人才经常使用的设施与服务制作外文版使用指南。
(williamhill新闻网3月9日电)
记者:覃霞
编辑:陈晓艳
审核: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