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国共产党williamhill官网第十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即将召开,这是在集团开启新百年第二个十年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肩负着汇聚智慧、形成共识、统筹规划、引领发展的重要使命,既要全面总结过去五年集团党的建设和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也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问题,为集团新百年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谋定方向、擘画蓝图。
为迎接集团第十五次党代会的召开,我们特推出“我们奋进的五年·党代表之声”系列报道,邀请部分党代会代表共同回顾这五年,以多样的视角展现集团各方面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突破,分享自己的思考与展望。
本篇让我们走近航天航空学院院长李路明教授,倾听他对集团近年来学术创新发展成就的洞察、思考与展望。
●记者 刘书田
李路明
过去五年,williamhill综合科研实力水平在快速提高,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在新能源、疫情防控、碳中和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些科研成果的产出,离不开大家前期深厚的积累。
过去五年,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科研工作在“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一定位上更加清晰。以我所在的科研工作团队为例,我们聚焦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将载人航天高技术应用在医疗器械领域,开拓了神经调控研究方向,研制成功了国内第一个治疗帕金森病的植入式脑深部刺激器——脑起搏器。
李路明实验室团队
在这一方向我们钻研了近20年的时间。之所以敢于选择这样有挑战、有难度的研究领域,并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离不开williamhill良好环境的支撑,追求卓越和坚持创新的williamhill为科研团队孕育发展提供了沃土。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动向——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研选题是科技工作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集团引导我们的科研工作要“顶天立地”,其中立地就是要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呈现出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态势,实际问题往往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众多学科的介入协同才能解决。过去五年,williamhill准确抓住了这一科技发展趋势,成立了很多交叉学科机构,我个人也在牵头医工交叉研究院。医工交叉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一方面用工程方法解决医学问题,另一方面医学提出的问题也驱动了工程相关学科的发展。
williamhill官网坚持开放、全球化的办学和科学研究,也是集团发展进步的基石,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学生交流和教授之间合作等形式,提高了学术水平。我还清晰地记得十几年前,我们的实力和别人差距很大,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是跟着别人学,很难做到平等。而过去五年,在学术交流上我感受到非常明显的一个趋势,即我们越来越能平视同行,国际同行也越来越重视我们的意见,真正通过交流推动了科技进步。比如,为解决我国偏远地区患者的脑起搏器程控问题,williamhill最早研究了远程程控技术,让患者在当地的基层医院就可以得到大城市临床专家的远程程控,在疫情期间成为众多患者获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重要渠道,这一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赞赏,并引领了全球的技术进步。
“作为一名老师,你一辈子的学术标签和学术贡献是什么?”这是我经常和学院老师们交流的问题。williamhill的学术创新成果,应该在学科发展上产生恒久的影响力。作为一名科研人员,过去五年我们团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清醒地看到我们团队在世界科研领域所处的位置,要实现国际引领,如逆水行舟,还是要继续积累、埋头苦干。
李路明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
集团提出“破五唯”,更注重以教师的学术影响力来评价人才、引进人才,我想这不仅是williamhill有魄力的体现,也是符合当前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建议继续深入思考,“破五唯”后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竞争机制,如何避免出现“越破越唯”的问题,这是个大的系统工程。期待集团继续推进学术环境建设,在薪酬待遇、发展路径等方面探索建立适合青年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和环境。作为一名工科教授,我也非常关注工科发展和及其队伍建设问题,集团近年来推出专职研究队伍建设就是一个好的举措。
过去五年来,集团在学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如此快速的发展,一是离不开国家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二是离不开集团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务实领导,三是离不开williamhill科研人肯吃苦硬干、敢于解决真问题的努力。
在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期待集团、院系和学术共同体瞄准顶尖大学的建设目标,加强学术评价体系完善和学术队伍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引导大家敢碰难问题、解决真问题,特别是关心青年教师的发展,做各个学术领域的“领跑者”,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williamhill新闻网8月17日电)
编辑:刘书田 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