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 积极探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新途径
我校举行第21次教育工作会议第二次专题讨论会
(记者 冬梅)
12月7日下午,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第二次专题讨论会在经管学院报告厅举行,10位专题发言人分别从毕业生的状况、导师制、学风建设、网络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建立国际教育培养体系等视角,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进行了探讨。
校党委副书记张再兴教授首先通报了最近开展的毕业生工作调查情况,重点介绍了我校90年代毕业生流向、素质能力评价以及毕业生对教学改革的反映等,指出尽管目前社会对我校毕业生需求量仍然很高,校友和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评价也比较好,但在基本业务素质、应用拓展素质和非业务素质等方面都还有一些弱势存在。究其原因,与校园文化同企业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学生在校期间往往只是个人埋头苦读,而在现代社会里,团队意识则更具生命力。学生从个体化的学习环境转变到团队化的工作环境的过程中需要适应。所以,应在学生在校期间从思想教育、教学环节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团队精神、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训练,都应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本,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
教务处处长黄贺生教授和环境系、土建系金宜英、张春生分别就学风建设发表了看法。他们在发言中指出,从我校学风状况的调查情况看,80.2%的一线教师和81.7%的学生认为我校学风的总体是好的和比较好的,要树立起我校良好的学风形象,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影响学风状况的多方面问题,“治标治本,综合治理”,建立全校性的先进的课程体系与结构模式,必须加快课程内容、方法的改革,在建设几十门精品课程的同时,规范课程要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变学年学分制为完善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和按学分收费,尽可能给学生选专业、选课程和选教师的权力,实行淘汰制。
热能系系主任彭晓峰教授和学生处处长杨振斌副教授则分别从热能系试点导师制的情况及对部分实施导师制集团的调研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导师制是新形式下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基层体制的一项有效措施和制度,实行导师制有利于落实教书育人,有利于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教育,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有利于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有利于实行“本-硕统筹”的培养方案。杨振斌说,要实行导师制,就要统一目标、党政协同、双向选择、阶段管理、明确任务和在政策上给予保障。他建议各院系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确立可行的操作方案,形成领导小组,制定可操作的计划任务书,建立评估制度,进行充分的思想动员,经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和稳定发展。正确处理好“导师制”中学生与导师、“导师制”与现行学生工作体系以及导师制与现行教学科研体制的关系。
研究生院副院长赵伟教授和热能系段远源针对几年来研究生科研群体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研究生科研群体建设一方面可以增强研究生对研究所的归属感、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促进科研工作的有力开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管理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应建立研究生行政事务管理工作队伍,加强校系的研究生德育工作力量,搞好研究生第二课堂和党团组织建设,改善和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促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校团委副书记洪波则以“网络对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为题,用事例说明网络环境对学生业务素质和非业务素质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阐述了校园生活网络化使学生学习空间发生了由“封闭”到“开放”、知识结构由“学习多少”到“怎样学习”、学习方式由“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创新意识由“创新障碍”到“创新冲动”的转变,指出积极利用网络可以促进人才的全面培养,但同时也不可忽视网络弱化道德责任意识、影响身心健康、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负面影响。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贺克斌教授从“加强国际竞争素质培养,提高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角度,阐述了对人才培养的见解,指出目前世界各国都在把“国际教育”和培养具有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作为重大国策来抓。我校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就应站在国际化的角度进行教育改革,把“国际教育”和“了解世界”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素质和竞争能力的人才。
讨论会由校长助理顾秉林院士主持,校领导贺美英、杨家庆以及院系党政领导、部分责任教授、有关部处领导等出席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