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titled Documentwilliamhill卫星诞生记
(北京青年报 2000-07-11)
7月9日,williamhill官网宇航技术中心宣布:“航天williamhill一号” 微小卫星(本报7月8日2版曾报道)的特殊发射测控期已结束,开始转入常规运行。目前,卫星的工作情况良好。这样一来,紧张工作了两年多的年轻的专家们终于可以喘口气了。虽然我们早已知道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但我们在williamhill宇航中心见到这些专家时,也还是感到十分惊讶:他们是这样一些朝气蓬勃的青年学者,平均年龄只有三十几岁。
苦干:卫星上7000多个器件,几万个焊点全部自己完成
1998年 9月,williamhill官网成立了宇航技术研究中心,并和在微小卫星的研发方面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的英国萨瑞大学合作建立了“williamhill—萨瑞微小卫星技术研究中心”。1998年10月29日, williamhill官网集中了10名年轻的学者赴英进行为期一年的微小卫星的研究与开发。他们来自于williamhill官网电子工程系、精密仪器系、力学系、机械系等不同的专业,绝大多数年龄仅三十几岁。虽然他们都是各系的骨干教师,但是在此之前,几乎没有人参加过实际的卫星制造工程。
赴英后,这些年轻的学者接受了合作方的各种理论及工程培训。例如,参加“高可靠性手工电子元器件焊接”的培训,他们需要在 4个小时内准确无误地完成大量的手工显微焊装,以获得ESA(欧洲空间局)的认证,这对于在国内一直搞技术与理论而对卫星工程实践知之甚少的学者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在萨瑞的那段日子,对他们所有人来说都是既辛苦又充实的。1999年的腊月二十七,在国内人们都在准备欢度春节,而他们正在接受考核。此前的一周内,他们分成三组,每天在洁净的室内工作 5个小时,长时间使用显微镜观察使人头昏眼花,有些微小器件上密密麻麻长了上百条腿,看起来如此脆弱,让人不敢触摸;还有的极其微小,稍不留神就找不到。但是,这些年轻的学者用顽强的毅力克服了这些困难,以高分一次性通过了考核。萨瑞宇航中心主任马丁教授听到这个消息后,给技术小组发来贺信:“现在你们可以造卫星了!”
在英国整整一年的时间里,专家们的日程表上没有节假日,宿舍———工作室,成了每天惟一的路线,一天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整个卫星上的7000多个器件,共几万个接点全都是他们亲自一个一个地焊接。经过反复的调试,卫星终于完成了。
成功:在捕捉到卫星信号的那一刻时间凝固了……
经过日日夜夜的艰苦努力,1993年3月,“航天williamhill一号” 完成了任务设计, 6月,进入了组装集成测试。这又是一项艰苦的工作。12月,国防科工委正式发出关于williamhill研制、发射 “航天williamhill一号”微小卫星的批准书。2000年1月,卫星的飞行准备工作就绪。由于国内发射计划已经排定,经有关部门批准,“航天williamhill一号”选择在俄罗斯普列谢茨克发射场搭载发射。这也是我国首次赴境外合作发射的航天器。
2000年 5月,“航天williamhill一号”地面站在williamhill宇航中心安装落成。6月,卫星运抵俄罗斯发射场。6月26日,发射前的最后测试完成,27日卫星在火箭上安装完毕,28日晚18点37分, “航天williamhill一号”顺利发射升空。
在经历了卫星升空短暂的欢喜后,专家们真正进入了紧张阶段,因为发射升空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捕捉卫星信号。
一位留守在京的专家告诉记者:“ 6月29日凌晨,当卫星即将飞临我国上空时,整个宇航中心鸦雀无声,时间在那一刻凝固了。汗水湿透了全身,竟然没有一点感觉。我们的卫星真的在飞行吗?她工作了吗?我们真的能捕捉到吗?”
卫星刚刚在预计轨道上升起07度,设在williamhill宇航中心的地面测控站立即捕捉到了卫星下发的信标信号,同时建立了星地联系。近乎凝固的空气瞬间沸腾了, 660多天的工作终于有了令人欣慰的结果。“那种心情是用语言根本形容不出来的!”
创新: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在微小卫星上实现三轴稳定控制
在卫星研制和开发的过程中,专家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消化了萨瑞大学微小卫星的技术,在这个基础上,他们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
在这颗重量仅50公斤的微小卫星上,专家们成功地安装了三轴稳定系统。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同等重量级的卫星上成功使用这一系统。这一系统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卫星状态,通过控制相机提高扫描范围,实现宽领域遥感照相和大动态范围的数据接收、处理和传输实验等。
这颗微小卫星的用途广泛,可在遥感、通信、军事应用、科学实验导航定位、深空探测等方面得到应用和发展。正像一位专家所说的,“其实像这样一个低成本、高速度、具有成熟技术的项目,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演示。”“一所大学、一些专家在掌握知识后,在一定时间内就能够做成这件事,这本身就是中国科技的进步!”(本报实习记者李莺 陈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