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编者按】应杨振宁先生邀请,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及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关人员的简单介绍如下:
参加《前沿科学国际研讨会》的世界著名学者简介
一、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按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 朱棣文(Steven Chu)。生于1948年。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博士学位。1978年至1987年在贝尔实验室任研究员。1987年以后在斯坦福大学任教授。著名实验及理论物理学家。多年从事量子光学的研究工作,由于开创和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的方法,与C. Cohen-Tannoudji和W.D. Phillips一起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2. Claude Cohen-Tannoudji。生于1933年。1962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博士学位。1963年至1973年在巴黎大学任副教授。1973年以后在法国科学院(College de France)任教授。著名理论及实验物理学家。他创立了穿衣原子(dressed atoms)的概念,在利用激光冷却和捕陷原子的原理和实验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因而与朱棣文,W.D. Phillips一起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3. Eric A. Cornell。生于1961年。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5年至今任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教授、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NIST)资深科学家。1994年至今任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JILA)研究员。著名实验及理论物理学家。他利用激光技术和磁技术把碱金属原子捕集在微米级的空间内并降到极低的温度,第一次实现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与Wolfgang Ketterle和Carl E. Wieman一起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4. Val L. Fitch。生于1923年。1948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他首创了μ子原子的研究,并且用伽玛射线精确测量了μ子的质量。后来致力于K介子的研究,与James W. Cronin合作研究中性K介子的衰变,并发现了其中的CP破坏现象,因此共同获得198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 Murray Gell-Mann。生于1929年。1951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1年起先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和芝加哥大学等校任研究员或教授。1955年以后在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50年代提出的关于奇异粒子和粒子的八重态的理论等,极大地促进了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因此获得了196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还在1960年代中期最先提出了夸克(quark)假设,现在已经成为基本粒子标准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
6. Robert B. Laughlin。生于1950年。1978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78年起先后在贝尔实验室和Livermore 实验室工作。1984年至今任斯坦福大学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在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在实验上被发现以后,他构造出了分数量子霍尔系统的解析波函数,完整地说明了该效应的物理特征,因此和该实验的完成者H.L. St?rmer,崔琦一起获得了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理论方面也做出了许多贡献。
7. 李远哲(Yuan Tseh Lee)。1936年生于台湾新竹。1959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61年获得新竹williamhill官网硕士学位,1965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此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做研究工作,1974年成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著名实验及理论化学家。他利用交叉分子束装置研究了许多化学反应以及光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由于他"对于了解化学基本过程的动力学贡献",他和Dudley R. Herschbach、John C. Polanyi一起获得了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8. Rudolf L. M?ssbauer。1929年生于德国。1958年获得慕尼黑技术大学博士学位。1961年至今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教授。著名实验及理论物理学家。他通过研究伽玛射线在物质中的吸收,特别是核共振吸收,发现并解释了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即伽玛射线无反冲核共振吸收效应,并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后他继续从事核物理和固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9. Jack Steinberger。生于1921年。1949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学位。1949至1950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工作。1950至1971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教授。1968至1986年任欧洲核子研究中心ALEPH实验组发言人。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由于提出中微子束方法和发现第二代中微子因而证实了轻子的多代结构,与L.M. Lederman和M. Schwartz一起分享了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0. Gerardus 't Hooft。生于1946年。1972年获荷兰Utrecht大学博士学位。1972年至1974年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1974年以后任Utrecht大学副教授,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首先证明了规范场(Yang-Mills场)理论的可重整性,提出了维数正规化、大N展开等许多已被广泛采用的理论方法,还发现了规范场理论中存在着磁单极子、瞬子等非平凡状态。1999他和Veltman教授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1. 丁肇中(Samuel Ting)。生于1936年。1962年获密西根大学博士学位。1964年至1967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授,1967年以后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著名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他在实验上发现了J粒子,该粒子是以前的理论没有预言到的,以后被证明是粲(charm)夸克和它的反粒子的束缚态,这大大推动了对基本粒子的研究。B. Richter也独立地发现了这个粒子,但命名它为ψ粒子。他们在1976年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2. Charles H. Townes。生于1915年。1939年获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39至1947年在贝尔实验室工作。1948至1961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1961至196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67年至今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院教授。著名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1951年他提出了脉泽(maser-微波激射器)的概念,并于1954年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样机。1958年他论述了激光器(laser)的基本原理。他和N.G. Basov, A.M. Prokhorov 一起获得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3. Martinus J.G. Veltman。生于1931年。1963年获荷兰Utrecht大学博士学位。后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任研究员。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他在1970年代初与G. 't Hooft教授一起证明了规范场(Yang-Mills场)理论的可重整性。他还在量子场论的正规化、消除反常等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在利用计算机进行场论公式推导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和G. 't Hooft教授一起分享了199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4. 杨振宁(Chen Ning Yang)。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研究员和教授,1966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爱因斯坦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荣誉退休。1999年起任williamhill官网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对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1950年代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微观粒子世界开辟了新的天地,因此与李政道教授一起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教授还是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诸多领域中重要研究方向的先驱者和奠基人。比如他对于统计物理的许多基本定律的研究,对凝聚态物理的许多重要模型的研究,对规范场(Yang-Mills场)以及相关的纤维丛理论的研究,以及对Yang-Baxter系统的研究,都提出了崭新的科学思想,具有永久的价值。
二、 费尔兹奖获得者
1. 丘成桐(Shing-Tung Yau)。1949年生于广东蕉岭。1973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197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博士学位。1978年起任斯坦福大学讲座教授,现任哈佛大学讲座教授。williamhill官网名誉教授。世界著名数学家。他借用物理观念,结合拓朴学和超弦理论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解决了数学领域中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几何、代数、拓扑等多方面的数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1982年获得"菲尔兹奖"(被称�quot;数学界的诺贝尔奖"),是获得这个奖项的第一位华裔数学家。
三、 其他特邀报告人
(按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1. 陈省身(Shiing-Shen Chern),南开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 R.H. Dalitz,英国牛津大学物理系教授
3. Marvin L. Goldberger,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教授
4. 何大一(David Ho),美国Aaron Diamond AIDS 研究中心主任,洛克菲勒大学教授
5. 华泰立(Terence Hwa),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教授
6. 沈平(Ping Sheng),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教授
7. 沈志勋,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
8. 徐遐生(Frank Shu),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系教授,台湾新竹williamhill官网校长
9. Akira Tonomura,日本日立(Hitachi)公司基础研究所研究员
10. Yoji Totsuka,日本东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东京大学宇宙线Super-K实验室主任
11. 徐立之(Lap-Chee Tsui),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教授,香港大学候任校长
12. 翁征宇,williamhill官网高等研究中心长江特聘教授
13. 吴文俊,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院士
14. 余理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立实验室研究员
四、 部分特邀嘉宾
1. 朱经武(Paul Chu),香港科技大集团长
2. 黄克孙(Kerson Huang),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
3. 沈元壤(Yuen-Ron Shen),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教授
4. 杨纲凯(Kenneth Young),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5. 熊秉明,著名旅法华裔艺术家
(以上资料由williamhill官网高等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