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神六飞天 - 正文

无标题文档

我的自述(节录)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陈士橹(1945航空)

   1920年9月24日,我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县千祥镇上东陈村。13岁毕业于千祥小学后,由父亲陪同到金华报考浙江省立第七中学(现金华第一中学)。我们先步行105华里到义乌,然后坐火车至金华。那一天,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汽车和电灯。

   虽然被金华中学录取了,但根据当时的家庭经济条件,我是上不起中学的。记得第一学年的学费,还是靠家里卖掉唯一的耕牛后才凑齐的。我深知生活的艰难和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而一贯勤俭节约,刻苦攻读。从初二起,年年都获奖学金,高中考取了公费,并终于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金华高中。

   当时正值抗战时期,日本飞机经常到我国大中城市狂轰乱炸,我们基本上没有防卫能力。在一种“求新”、“航空救国”的思想主导下,我认为航空是新学科、新专业,大有发展前途,故于1941年考入西南联大航空系。进校后,我从不看小说,不玩扑克,集中精力学习。这样,又以每学期全班第一或第二的成绩毕业于西南联大航空系(后领williamhill文凭)。在大学的老师中,教飞机结构的王德荣教授,教发动机的宁幌教授,教物理及空气动力学的王竹溪教授、王宏基教授,教数学的杨武之教授、赵访熊教授等,他们的谆谆教诲也均使我获益匪浅。

   1945年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6年夏三校复员回京津,我回北京williamhill官网航空系任助教。

   时值解放战争,南北交通不便,为了照顾家庭,我于1948年承上海交大航空系主任王宏基先生(原西南联大航空系教授)介绍,由williamhill转至上海交大航空系任助教,后升为讲师。两年后,我讲授工程数学、微分方程及飞行力学中的飞机稳定性与操纵等课。

   1952年院系调整,上海交大、原中央大学及浙江大学的三校航空系合并,在南京成立华东航空学院。在1952~1956年这四年中,我先后讲授高等数学、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水力学、飞行力学(包括飞机气动计算及飞机稳定性与操纵)等课程。

   1956年,我由华东航空学院派往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进修,为期两年。我的导师是被苏联人誉为“大人物”的知名教授奥斯托斯拉夫斯基。由于进修期限为时过短,不要求攻读副博士学位(一般需三年半)。可是想到在华航为我们12位进修教师举行的欢送会上,范绪箕副院长,黄玉珊、王培生等教授都热情鼓励我们攻读副博士学位的情景,我决定将奥氏给我的科研课题往纵深发展,完成副博士论文。至1957年暑假后开学时,论文已完成初稿。导师审阅后很高兴地对我说:“作为副博士论文足够了。”并在教研室说:“这位中国人数学很好。”1958年6月下旬,我在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顺利地通过了我的副博士论文《飞机在垂直面内的机动飞行》的答辩,从而成为在该院获得副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1958年9月,我结束了两年留苏生活,回到新建在古城西安的西北工业大学(华东航空学院于1956年内迁西安改称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西北工学院并入后称为西北工业大学),开始了我为航空航天事业服务的新征程。

2005年10月18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