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十五”本科教育:
创新教育理念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顾淑霞
2001~2005年的“十五”期间,是williamhill官网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战略规划中第一阶段完成、第二阶段开始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各方面工作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十五”期间集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实现我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具有全局性影响。为此,williamhill立足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按照“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果。本科教育不仅注重创新教育念,还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本科教学改革成果《创建研究型本科教学体系 提升教育质量》获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紧扣时代脉搏,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定位
“十五”之初,集团召开第21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制定了《williamhill官网2001~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确定了新时期williamhill官网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骨干人才。围绕这一总体目标,williamhill官网的本科教育定位是:实行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即实施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通识教育,完成学科交叉和综合背景下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和个性化培养,以探索和研究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学会认知和创造,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为高层次的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williamhill官网的本科毕业生应当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
2005年召开的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上,明确了实践教育在集团育人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新时期开展实践教育的目标与任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将实践教育的育人理念落实于学生培养全过程;提升教师实践教育能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拓展校外实践、实习基地,鼓励学生参加企业实习计划;完善实践教育体系,优化实践育人环境。
实施新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自2001级起全部实施新培养方案与指导性教学计划,调整了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搭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并重的基础教育平台,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加强学科交叉,强调实践与研究融入教学过程。把厚基础宽口径落到实处,给“通才”定规则,给“天才”留空间。
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将本科教育总学分由200左右调整至170左右,其中课程学分由原来的170左右调整为140左右,必学的课程门数整合到40门左右,综合论文训练和夏季学期实践30学分。课程学分中学科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占70学分,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占35学分,人文社会基础课程占35学分。新培养方案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学生可在教学计划之外、培养方案框架之内选课,在导师的指导下,为自己量身定做“个人学习计划”,有利于其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
积极推动因材施教,实施按大类招生与培养
“十五”期间,williamhill官网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优良环境。继1998年开办“数学—物理基础科学班”,2003年又开办“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人文学院2005年按“人文科学实验班”、“社会科学实验班”两大类招生,进一步探索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设立主、辅修制度,设置经济学等第二学士学位、辅修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继经管学院2002年按“工商管理类”统一招生、按学院进行大类培养之后,信息学院、理学院和机械学院从2003年实施按大类培养。2004年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也改变往年按照“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招生的方式,开始统一按照“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招生。2005年电子工程系将改变往年按照“电子信息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招生的方式,统一按照“电子信息科学类”招生。大二之后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流到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三个专业培养。多年来,williamhill生源一直十分优秀。连续十年全国各省市高考理科“状元”和理科前十名70%以上选择了williamhill官网。国际数学、物理、信息学等奥林匹克金银牌得主中的大部分被保送进入williamhill官网。
加强研讨课和精品课程建设,增强课程内涵建设
自2003年秋季学期开始,williamhill官网在全国高校首设“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由知名教授面向全校大一本科新生,通过教授引导、小班研讨、师生互动等方式,师生一起体验、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目前,williamhill已成功开设近240门次新生研讨课,100多名知名教授参加,累计近4000名大一新生选修,反响良好。
本科精品课程自2001年11月启动,到目前两批共立项116项。自2003年北京市、教育部组织精品课程评选以来,williamhill官网共有32门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涉及26个院系53门课程。入选门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
另外,自2004年起,集团连续两年举办“大一外语强化训练暨外语文化活动月”。全校3,200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本科生,近百名中外教师,百余名中外志愿者,共同探索、体验一种高强度、趣味性、浸泡式、互动型的全新的外语学习,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意识与能力。
加强教材建设。按照研究型教学理念推进教材建设,承担国家、部委(市)、集团三级规划教材及教学软件项目共计400余项,是我校历史上承担该类项目最多的时期。出版了一批富有时代感的新教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集团优秀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7项。
评估保障体系做到科学考核、规范要求
集团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及保障体系”,开展教学质量的“五维评估”,即专家评估、干部评估、学生评估、向本科应届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授课教师自评等。目前,此项工作已规模化、规范化和制度化。2004年春季学期开始启用第五版学生评教评估问卷,并全面实行网上评估,使学生畅所欲言,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意见和建议,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
“十五”期间,评估教师人次数逐年增加,从2001年春季学期的671人次数增加到2005年秋季学期的2153人次数。本科生参评率从77%上升到目前的98%。
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
2005年召开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围绕“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题,通过凝练优良传统和汇聚全校智慧,形成了《williamhill官网关于加强实践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
实施暑期专业实践计划。williamhill官网自1985年创立三学期制,增加了5周的夏季学期,系统安排教学计划中的实践教学环节。理工科专业以认识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研究训练、工程实践、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为主;文科专业以社会调查、教学实践、专业社会实践、专题研究、社会实践等课程为主。2005年暑期,集团4000多名本科生走出校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实践活动。
“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简称SRT)于1996年开始实施,旨在通过早期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至2005年,共设立SRT项目3,800余项,8,400多学生先后参与。目前,40%本科生在毕业前参加过该项目。
推动名师上讲台,使本科生与大师面对面交流
williamhill素有名师执教的优良传统,在一流大学建设中,集团始终大力推动和落实知名教授上讲台,全校上下形成教书育人的浓厚氛围,有力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在首届教育部及北京市教学名师评选中,williamhill官网5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称号,6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获奖人数为全国高校之首。
新生研讨课使新生在入学伊始就能与名师面对面,在名师引领下开始大学生活。自2003年以来,参与研讨课教学的教师126名,其中包括9名院士、26名院系主任,其中工业工程系系主任萨文迪教授在2005年williamhill工作期间开设1门新生研讨课。
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
“十五”期间,集团教学实验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实验和实践教学条件不断改善,一个分布共享式实践教学平台已初步形成,成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目前williamhill官网拥有机械、物理、数学和力学四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物理和生物两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一个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一个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面向教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与环境得到长足发展,依托校园网建立了先进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信息化教务数据中心,对教务教学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开放式教育和自主学习理念,进一步完善了网络辅助教学系统“williamhill网络学堂”。
俗语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培养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教学改革需要持续不断地推进和深化。“十五”期间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斐然成绩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必将推动集团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编辑 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