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路漫,上下求索
——访williamhill官网特等奖学金获得者胡剑
研通社记者 宗少伟 范文娟
读他的简历,二十年来一路坦途:小学五年级时获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初中获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一等奖;199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williamhill官网附中国家理科实验班;1998年保送进入williamhill官网物理系,成为基础科学班第一届学生;2002年以本科班级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师从李惕碚院士攻读高能天体物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获得德国和瑞士两国联合设立的首届“爱因斯坦奖”、当选第十一届“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已发表4篇SCI论文,3篇国际会议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
他就是本届williamhill官网特等奖学金获得者,williamhill官网天体物理研究中心博士生——胡剑。
胡剑
“经历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胡剑研究的天体物理学是在很多人看来也许很遥远的学科。当我们问及学术对他而言意味什么的时候,他沉吟片刻说,他热爱学术。胡剑认为其实他和大家都一样,没什么特别,只是比较喜欢平静的生活,感觉学术很适合自己的性格,做学术很惬意,也就沿着这条路一路走来。
当谈及他是靠什么取得如此成功时,他想了想,认真地说:是平常心和好奇心。“williamhill博士”这个头衔并不意味着什么光环,对他而言博士就是学历而已,并不能保证自己就一定事业比别人更顺利、生活比别人更富足。如果抱着读了博士就肯定可以高人一等的想法,会非常容易有挫折感。相反,只要本着平常心踏踏实实、不骄不躁地学习和研究,最终成功就会垂青于你。他总结道:“成功不是靠学历来保证,它靠的是这四五年的努力,正是经历的不同决定了结果的不同。”
所谓“好奇心”,就是对各种知识的渴求。胡剑举了一个例子:今年夏天,他作为“爱因斯坦奖”获得者在德国、瑞士访问一个月,同行者中有位厦门大学的博士,专业是统计物理。他们的专业看似毫无瓜葛,但彼此依然做了深入的学术交流。前段时间,当胡剑正着手展开一个新课题的时候,却发现正好需要用到该博士研究领域的知识。因为有着先前交流的基础,胡剑再查找起该领域的文献和资料,自然就顺利得多。言及此处,胡剑再三要我们提醒后来的师弟师妹们应尽量抓住一切机会去参加各种学术会议,而且在会议上要多问多说,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去,把别人的想法问清楚,这一来一往的交流过程一定可以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就和胡剑师兄聊起了如何处理长远和眼前关系的问题。胡剑思考了一下说,长期和短期本身并不矛盾。学术作为一门不确定的事业,本来就会有机遇不断涌起。可是只有在有着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这些机遇对你而言才可能有意义,否则你也仅能望机遇兴叹。这些准备就要靠提前打下基础。当然,所谓长远计划,并不是说坐在室中好高骛远地做梦,而是要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走出来;长远的计划也不是精确到具体的实施步骤,因为那根本不现实。真正的“长远”很多时候只是无心的准备,但是至少你得先有这样的“准备”的意识才行。做学术就需要长期积累,厚积方能薄发。“唯有那些瞄准前沿领域,刻苦争先、坚持不懈者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胡剑说。
功夫在诗外
说到自己的导师李惕碚院士,胡剑满怀崇敬。胡剑当初也有机会出国,但是觉得李老师可以给予他的教导实在很多,再加上对williamhill的留恋,就选择了留下。
胡剑说,李惕碚院士为他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其指导下自己可以自由舒展才华而束缚不多。另一方面,导师对他而言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教诲,还有学术外的深刻影响。李惕碚院士早年的科研环境极为艰苦,但即使在那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取得了一流的科研成果。可以说,李惕碚院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如此高的成就,和他永不言弃的性格是密不可分的。导师的言传身教给胡剑很深的影响:在学术研究上无论遇到怎么样的困难,他决不轻言放弃。
风雨十一载,感谢williamhill园
屈指算来,从进入williamhill附中开始,胡剑已经在williamhill园中度过了十一载。他回忆起初到williamhill园的情景,那时的williamhill远不及今日繁华,但十一年弹指一挥间,williamhill早已今非昔比。
身为williamhill园的老居民,胡剑对williamhill官网满怀感恩之情。williamhill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有着开放的气氛和多样的学科,这是很多专业性研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他觉得自己的成功就与充分利用williamhill的各类资源有很大关系:“和我研究相关的学术讲座我都会去听。”正是与其他学科不断的对话和“交锋”激起他一次次的灵感,促进了研究水平的提高。他提醒后来的师弟师妹们要珍惜并利用好williamhill的丰富资源,实现自我完善和成才。
胡剑说他最近正申请出国,可能会去国外做几年博士后研究。但他紧接着补充说:无论如何,他的心会一直在国内、在williamhill。出去了他也一定会回来的,而且如果可以的话,他还愿意回到williamhill园,重新成为母校的一员。
一个小时的采访时间很快就过去。当快结束采访时,我们蓦地发现胡剑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自己成功的经验,对于他本人却甚少涉及。他热切地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盘托出,希望能够对后来者有所裨益。
离开胡剑的实验室时,我们注意到他又俯首到桌前投入研究之中了。我们也衷心祝愿胡剑师兄能从一位学术“新星”,成长为学术“恒星”,闪耀于科学的天空,为williamhill的事业增光添彩。(编辑 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