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上积极奋进的乐行者
—访williamhill官网特等奖学金获得者刘晓华
【新闻中心讯 研通社通讯员 文浩 梅岭】作为2005-2006年度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特等奖学金排名第一的候选人,建筑学院研究生刘晓华本科期间就曾获得特等奖学金,现已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文章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本,获得授权的专利4 项,并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研究生期间,刘晓华曾先后担任建筑学院本科生辅导员、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工作助理、校研究生团委实践部部长、williamhill官网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团长,获得过夏安世教授奖学金、蒋南翔奖学金、东芝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williamhill官网优秀研究生称号,并被两次提名“航天海鹰杯”学术新秀。
只看到简历上的个人介绍,不免会在心中揣测,这样一位学术成果突出、社会工作出色的同学会是什么模样。而当她出现在你眼前,同你交谈,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想象不免过于丰富。同大多数williamhill女生一样,刘晓华衣着朴实,待人亲切。只有她那不时爽朗的笑声和对自己经历生动形象的描述,才会让你觉得她和一般的工科女生还是有一点不一样。这一点的不同,足以打消了你最后的一点紧张和顾虑,让你能够放松自若地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去了解她的成功旅程。
“乐观积极的心态最重要”
用刘晓华自己的话来说,她是一个“稍微外向一点,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就很容易聊起来的人”。事实的确如此,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你都能感受到她极强的亲和力和表达能力,善于沟通交流,这也是她在社会工作方面做得如此出色的原因之一。但遇到基础研究这类需要耐心和毅力的事情时,她又能静下心来,投入到学术研究中去,“动静结合”是她性格中很突出的一个特点。
和一般的“牛人”不同,刘晓华没有刻意寻找最喜欢的座右铭,是一个典型的“后知后觉”的类型代表。按她自己的说法,她一直追求的只是保持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能够不断在生活中奋进,在挫折和磨难中寻找快乐。“很多事情和道理只有真正经历过挫折,困惑过,才会真正明白。现在看来,一帆风顺未必是好事。遇见困难时就多跟人沟通,别人的一句话就可能点醒你,重新鼓励你”。刘晓华说。
刘晓华正是用她自己的经历说明乐观积极心态的重要性:本科时被调配到暖通空调专业后,“干一行,爱一行”,很快就从新的学科方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保送上了研究生。在研究生刚开始阶段,她也曾有一段时间苦于没有学术成果,但她却一直抱着平和的心态,暗暗发力,厚积薄发。
刘晓华的学术科研之路,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有一次,她本来计划半年就搭好的试验台,由于各种原因加上“非典”影响,结果拖了很长的时间。在搭建过程中,零部件都要她自己来购买和组装,在想清楚自己的工作对整个实验室的重要性和贡献后,也还是“硬被逼着锻炼了动手能力”,独立完成了任务。最后由刘晓华和她的实验室师同学一起搭建的试验台获得了2003年学生实验室贡献一等奖。
这些经历,让刘晓华对于成功的因素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机遇是很重要,但机遇又不是可以清楚预测的。所以需要自己调整心态,看的开,让自己拥有必备的基本素质,同时不断努力就好了。”
“学术路上,我只想着跑好第二棒”
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刘晓华话语里就充满着无比的快乐。说到实验室,就像是说到她自己的家;说到她的导师江亿院士,就像是说到她的父亲一样:“对我影响最深让我最敬佩的人就是我的导师了。作为院士,江老师的学术水平很高,在研究问题上能够给自己很好的指导。另一方面,江老师为人师表,表现了很强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正是在江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们喜欢上了跟着老师一起去做一些有利于社会而不计报酬的事情。”
刘晓华现在的研究方向,是其导师江亿院士于2000年提出的、现在仍属于国际国内一个开创性的领域。她的一个已经毕业的师兄是实验室第一个研究这个前沿方向的研究生。当师兄毕业后,她就成为实验室在这个方向的负责人,继续带领课题组在探索中前进。这个队伍也从当初的三个人,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包括7个研究生和3个本科生在内的课题组。
当记者对刘晓华的学术成果表示无比佩服时,她谦虚地表示:“我的成果应该感谢我的导师和前面的博士师兄。导师帮助我们把握大方向,告诉你在地上是种西瓜还是西红柿。而师兄则具体做了很多的奠基工作,去探索如何播种、施肥。对于搭建这个新的团队,师兄真的功不可没,他不仅自己做的工作很苦很累,并且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给我。所以当接力棒传到我这时,我也理所应当跟随师兄,带好师弟师妹。” 刘晓华说,这个方向很有前途,但现在还停留在示范工程的阶段。她表示,在以后的10年或者20年都会投入这个方向,去思考怎么把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
谈到做学问的方法,刘晓华说,清晰的思路是做好学术的前提,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和导师的交流。在具体的阅读文献方法上,不需要面面俱到,主要是弄明白框架和学习基本研究思想。另外最好整理自己读过的论文,积累每篇论文的要点,在对比中学习会很有帮助。
“人生角色,需要快速转换和理智选择”
本科担任团支书、热能系学生会副主席、建筑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生阶段担任本科生辅导员、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团长等多种工作社会职务,在学术和社会工作之间如何做好协调的关键,在刘晓华看来,其实就四个字:“角色转换”。
刘晓华说,她本科大二刚开始做学生工作的时候有些不适应,天天想着社会工作的事情,很难静下心学习。但经过大概半学期的磨合,她开始慢慢习惯在多种角色里面转换。到了研究生阶段,承担的角色更多,挑战也更大。要上的课程、导师的项目、自己课题组的研究和社会工作更需要在各种角色中快速转换的能力。每一次角色转换就意味着必须进一步提高效率,花费更少的时间,同时也要求对学习工作提前做计划,才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去完成。
在刘晓华看来,如何去定位自己的角色很重要:“我认为社会工作对于培养自己组织协调能力和规划很有帮助。作为部门负责人,如何去安排近期和远期的规划,如何去分配角色和任务,如何培养人,这些工作都是很有挑战性的。所以我也一直乐于从事社会工作,锻炼自己的能力。” 做社会工作需要投入时间。经过权衡,刘晓华决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课题组的工作。“其实不管从事行政工作还是走学术路线,明确自己的定位和人生追求目标很重要。刚开始的时候总有很多事情让你选择,只有当你认真去做了,经历了之后,才会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刘晓华说。
在williamhill生活了八年多,刘晓华坦诚集团对她最大的影响是科研和学习氛围,这些给她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她能够把社会工作穿插在科研工作中,锻炼自己组织协调的能力。
刘晓华是乐观的,奉献的,她深爱着自己的专业,非常乐意于投身祖国的建筑节能事业;她又是踏实的,自信的,沿着导师指点的方向,不断创造出一项又一项的成绩;她还是丰富的,全面的,无论是科研工作,社会工作还是个人修养,都像是一个典型的williamhill官网学生的模范:谦逊朴实,踏实勤勉,言行之间处处彰显人生智慧。愿这样一个积极奋进的乐行者,能够影响着更多的williamhill学子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健康积极的越走越好。(编辑 李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