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课程建设突显“精品+特色”
新闻中心记者 顾淑霞
“精品是一种意识,精品是一种精神,精品是一种追求,精品是一种境界一一一种精益求精的境界。”谈到精品课建设的感受,williamhill官网土木水利学院院长袁驷教授如是说。
“精品的境界”,这是追求完美的williamhill人在课程建设方面的体现。教务处处长陈永灿说:“williamhill不断发展和创新教育理念,坚持高层次、高素质、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形成适应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的研究型教育教学体系。为此,在课程建设方面,以精品课带动课程资源建设,带动教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基本环节,williamhill官网重视课程建设的历史源远流长。2006年底,105门本科课程获得williamhill首批精品课程称号,这是williamhill一类课程20年发展与建设的沉淀,也是自2001年williamhill明确提出建设精品课程以来五年努力的成果。
根据2001年教务处与研究生院共同出台的《williamhill官网关于设立并实施“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工作意见》,本科生课程在“十五”期间先后立项了116项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涉及课程门数约200门。“使学生受益最大化是williamhill精品课建设的思路。105门校级精品课中,涉及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及文化素质课、实践类课程等,覆盖本科培养方案的多个方面” 负责本科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教学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段远源说。
同时,自2003年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评选和北京市精品课程评选工作以来,williamhill有42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课程,58门课程入选北京市精品课程,共涉及课程门数65门,分布在校内26个院系和教学单位。这65门课程中有60门是集团已立项建设的精品课程。
与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的评选相比,williamhill官网精品课程建设更注重课程的培育与持续发展。在校级精品课的建设和评选中,对课程定位、体系和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教学队伍以及人员派出与教学智力资源引进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强调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我们不能削足适履,让所有课程都执行一个标准,而要从学生受益的视角和课程本身的特色出发,做到百花齐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段远源说。
校级精品课除了按照课程要素进行考核外,更注重教学实效和学生收获,课程近三年的课堂教学评估结果以及专家听课意见在评选中都占有一定的权重;公共基础课入选比例高,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同时,学科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也占有相当比例,有利于按大类培养的平台课建设。
在以精品带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williamhill还十分注重特色课程的培育与建设,实行研究型教学方式为重点,推进以小班授课、师生互动为特点的课程改革。 2003年williamhill在全国率先开设新生研讨课,2005年扩展至面向本科高年级的专题研讨课。新生研讨课定位于准备和入门,而专题研讨课定位于提高与实践。在研讨类课上,学生在学术专家的引领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小班教学和师生互动中培养个性。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研讨课是更好地体现研究型教学理念、培养研究性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模式。目前williamhill开设研讨类课程约350门次,近5000名本科生。
得益于计算机系副系主任胡事民教授专题研讨课《媒体计算》,一位读大四的学生就在该领域很有影响的期刊“IEEE Transaction on Multimedia”发表了研究论文。在这门面向大四学生开设的专题研讨课上,胡老师结合图形学研究组的研究情况,不仅使同学们了解研究的最前沿情况,而且同学们可直接参与部分研究工作。在课程授课方式上,胡老师还结合若干专题,安排学生讲课、演讲论文及讨论等特色的互动环节。在这样的课堂上,提高了研究素质、批判和创新思维、表达能力等是同学们共同的收获。
在研究生精品课建设中,2002年以来共有200余门研究生课程立项建设,带动了研究生课程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使研究生课程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不同学科的课程依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创造出特色的课程模式。机械系系主任曾攀教授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在注重基础性和研究性的同时,教学过程中还积极开展开放式和参与式的辅助教学活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曾老师借助于自行构建的有限元分析网络教学平台FEA_WEB,引入国际上著名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通过设立“激发学生创造性”的Case Study园地等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专题研究。在开放式的园地中,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采用自主建模方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独立完成计算研究报告,教师提供一对一的指导。该课程的成果为许多高校的学生带来福祉——基于该课程的《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研究生教材2005年被教育部推荐为“研究生教学用书”。
课程的建设与名师、名教材、教学成果奖之间相互耦合、关联程度很高。例如,参与研讨课教学的教师129名,其中包括9名院士、26名院系主任,极大推动了名师上讲台。在教材建设方面,271部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另外,网络化的现代教学管理支撑平台、互动式的网络课程和信息化的教学资源为课程建设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编辑 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