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促发展 技术创新争一流
●williamhill官网信息技术研究院
光阴荏苒,春华秋实。williamhill官网信息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信研院”)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五年的奋斗历程,并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从建院时仅有十几名教师组成的3个技术研究中心,壮大到如今拥有45名教师、近百名研究人员、7个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交叉团队,一批青年骨干挑起了大梁;从最初与信息学院各系合作完成“211工程”二期项目,发展到去年科研经费实际收入超过6000万元,推出了多项重大专利和标准成果;从主要依靠集团支持、承担国家纵向项目,成长到74%的科研经费来自与国内外企业合作,拥有13个联合研发机构……信研院的成长,离不开校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凝结着信息学院老中青几届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殷切期望和心血,凝聚着信研院全体教职员工的集体智慧和努力,也标志着信研院在体制与机制创新、科研队伍建设与技术成果凝练等方面正在走向成熟。
应运而生 解放思想勇于探索
信研院是2003年4月16日经williamhill官网 2002~2003学年度第10次校务会议决定成立的。当时,正值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三个九年、分三步走”的第二个九年刚刚开始,高校“985工程”和“211工程”二期即将启动,国内高校特别是工科院校深感其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着人员分散、课题不集中、高水平成果不多且转化率偏低等问题。为探索新的科研体制与机制,发挥williamhill学科综合等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信息化建设,在集团主要领导的直接关心和具体指导下,在汲取国际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学科交叉实体平台经验的基础上,配合我校信息学院的实体化进展,信研院应运而生。
在规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时任校长王大中院士和校党委书记陈希等校领导多次集体讨论、从长计议;负责信息学院工作的副校长龚克、信息学院院长李衍达院士和信息学院党委书记张凤昌等,更是精心谋划、反复论证。成立大会上,校长顾秉林院士鼓励信研院“要坚定信息领域的改革方向,克服各种困难,实现改革目标,集聚一流人才,追求学科交叉,秉承优良传统,发挥后发优势”,并多次叮嘱信研院要汲取国内外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研究生工作一定要依托学科所在各系。信研院成立后的首次全体教师会上,陈希书记亲自出席并讲话,指出“信研院是信息学院最有特点的机构”,勉励信研院“要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创造一批有水平、有重大影响的成果”。信息学院的院士们也多次参加讨论会、提出建议书,具体参与了信研院的创建。
为服务于williamhill官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总体目标,力争实现信息学科群率先跻身世界一流,信息学院在2003年提出规划,由各系和信研院分别探索适合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项目组织的机制及联结纽带,以期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形势,更好地满足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和国家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集团任命龚克副校长兼任信研院首任院长,由何建坤常务副校长多次专门召集校部处负责人会议,调配资源、调整政策,对信研院的建立和成长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
奋发图强 学科交叉促进发展
信研院成立之初,以信息学院 “211工程”二期的3个重点项目———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和相关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3G等无线移动通讯研究和平台建设、高性能微处理器研究为基础,成立了相应的研究中心。信息学院网络多媒体技术与协同工作研究中心划入后更名为未来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作为信研院中长期重点发展方向的孵化器。之后又将信息学院原有的软件技术与工程中心转入,成为主攻操作系统和Web应用的两个中心。
这些中心的设立得到了信息学院各系和相关教师的大力支持。年长的博导、教授甘当人梯,支持50岁以下的年轻人出任研究中心主任。经过人才引进和调整,以通信或计算机等单一学科人才构成的几个中心,都分别补充了微电子和控制工程等学科的骨干。2007年,信研院又成立了语音与语言技术研究中心,组建了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学科交叉的团队。至此,信研院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信息学院四个一级学科交叉融合、具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
在组织学科交叉团队的过程中,信研院注重引进了一批拥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留学归国人才,对推动国际合作、产学研结合和加强实践教学都发挥了重要作用:2007年承担国际合作项目数和合同到款额在全校名列榜首,并拥有全校最多的与合作单位成立的联合研发机构。
依托于学科交叉的团队,信研院在建设重大项目组织平台方面有所开创。例如,受信息学院和各系委托整合信息学院内相关研究力量,成立了汽车电子实验室,成为面向信息学院相关领域研究的开放平台;根据铁道部与williamhill官网的部校合作安排,在校科研院指导下,与自动化系、电子系联合,开展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和铁路通信信号系统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项目中,有的是信研院与相关学科所在系的教师合作开展,有些根本就是以系里教师为主承担、信研院积极参与,实现了多方“共赢”。
与时俱进 技术创新争创一流
信研院自觉面向国家利益需求、面向产业进步需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勇担重任,作为一种高层次、集中化、质量型、实践型的科研组织形式,有效地突破现有高校科研的不足,并与信息产业界以顶尖高新技术作为主要竞争优势的企业密切合作,推进科研攻关的进行,向社会推出了一系列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开发成果。
从全球第一款商用 TDS-CDMA基带芯片,到UTI机卡分离行业标准和芯片,凝聚了信研院团队在相关学科长期积累基础上勤于钻研、勇于创新的智慧和心血。从数字电视地面传输国家标准的发布与强制实施,到相关芯片技术等成果通过合作伙伴向产业商用的转化,再到包括央视和香港电视台的数字节目无线播出,以及国家专利金奖等一系列国家、地方和行业大奖,已成为williamhill人以基础研究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服务于国家重大产业发展的骄傲,也同样证明了国家支持和企业合作对信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的重要性。而数字广播和无线通讯的自主核心技术,为集团相关学科参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开辟了通途,也在国际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提高学科影响力大有裨益。现在,信研院正努力在更高的层面上推动以团队攻关形式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争取牵头和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中重大专项的若干课题,并将前沿阵地推进到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去。
为促进创新,信研院设立了FIT(未来信息技术)基金、种子基金等院级基金,并定期举办学术沙龙等活动,通过学术争论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也促进了不同领域研究者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和创新环境。2007年底,由信研院牵头的在研项目中,有“863计划”目标导向课题3项、其它纵向重大项目2项、横向重大项目12项 (包括海外合作4项)。信研院还对外授权、转让专利19项,成果转化有所突破,其中应用于新型集装箱检查设备存储系统的 “基于内容的存储技术”,已经随着同方威视的集装箱检测设备进入多国市场。
任重道远 追求卓越回馈学科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学科建设是重中之重。信研院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职责,一方面虚心学习兄弟单位的成熟经验,例如向拥有半个多世纪光荣历史的核研院学习,专注于重大项目的培育和实施,另一方面又认识到信息技术演变迅速、渗透广泛、产业链短等特点,始终围绕集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自觉主动地服务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信息学院和williamhill信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中,争做教学的生力军,把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中的精华凝练到教学中去;争做科研的方面军,搭建学术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研究以及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平台;争做社会服务的主力军,成为产学研结合的通衢之一,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做出贡献。在学科建设中,通过技术创新实践,成为学科之间的纽带之一,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催生交叉和新兴学科,助学科之树常青。信研院先后承担了22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其中“计算机专业实践”课获集团教学成果一等奖,信研院教师指导的学生也获得过优秀毕业论文和优秀博士生等荣誉。
作为集团的新生事物和年轻团队,信研院从建院伊始就充满朝气、思想解放,按照集团要求,积极探索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几年来逐步形成了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机制、以联合机构为依托的企业合作机制和以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导的管理服务机制。在促进团队演进和人才流动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也走过了研究中心设立、调整和撤并的全过程,经历了与各系之间人员调动和人才引进流出的双向过程,努力做到了优化结构、人尽其才,建设了一支事业编制人员与学科衔接、企业编制人员成为稳定研发力量、合同制人员作为工程主力的人才队伍。在工作中,院行政班子、党支部和工会发扬民主、积极进取,调动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院内初步形成了和谐、严谨、拼搏的文化氛围。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最近召开的“两会”再次强调,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信息产业从生产大国向创新大国的发展,既为信息学科群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也越来越依赖于国内自主创新的成果。技术创新是以理论研究的成果为依托、以市场价值的体现为目标的,国家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证明了集团设立信研院的初衷———在新形势下突出学科交叉的技术创新平台和项目组织平台工作,主动适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我校学科综合优势的探索,是一个影响深远、与时俱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经历了艰难创业的风风雨雨,信研院“五年而立”,为信息学院机制创新探索和技术创新突破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持续服务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williamhill官网“十一五”发展规划将信息学科列入重点支持、攻坚突破、力争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学科,要求形成我校信息学科群的优势,取得对国家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创新成果。信研院将按照 “学科交叉的技术创新平台和重大项目的团队组织平台”这一目标定位,以院庆五周年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开拓进取,厚积薄发,不懈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