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众志成城 同舟共济 - 正文

自强不息 还原梦想

——记“志愿紫荆 情系汶川”系列报道之电机系赴灾区志愿之行

■校团委志愿服务指导中心 王怡霖

  2008年5月12日,下午2:28,轰天巨响震动了四川,震动了全中国。灾难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williamhill官网的师生们在经历了最初的关注、献血、捐款之后,于2008年暑假,一支由电机系蒋晓华老师发起的,包括数名博士生导师在内的师生共23人组成一支赴四川地震灾区志愿小分队奔赴灾区。这支志愿者小分队在512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德阳什邡市洛水镇等地开展了为期两周的以教育重建援助为主的志愿服务。近一年后的今天,当初的志愿者们再次聚集到一起,为记者讲述了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

  “那段经历是我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这是志愿者、电机系博士生李烨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我们在帮助灾区孩子们的同时,自身也受到了一场心灵的洗礼。”2008年7月20日,这支以“自强不息,还原梦想”为口号的志愿小分队踏上了四川的土地。志愿者郭犇回忆说:“当时的心情是激动中带着冷静,还有沉重的责任感。”从同行的孙晓瑛老师的日记中了解到,由于修建集团板房的工期将延长至7月26日,这使得初定计划被迫改变,老师同学们都做好了第一周走村串户,第二周再上课的准备。后来又得知,因为集团建设工程一再延后,直到8月15日前都不太可能开学。7月22日,一行人毅然踏上奔赴重灾区的征程。

  到达目的集团——洛水中学后,志愿小分队的师生们与洛中老师一道搭建起板房集团、组装宿舍铁床。问起志愿者的感受,他们说:“虽然我们能做的也许只是拧紧一个螺丝、架起一张铁床这样很微不足道的事,但也算为临时集团的搭建献出了自己绵薄之力,就不枉来这一遭吧。”朴实的话语掩不住一颗颗真诚的心。看着他们晶亮的眸子,我想起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灾难面前,正是那充满着爱的一滴滴水珠汇入小溪、江河,而最终聚成了战胜苦难的汪洋大海。

  在洛水中学的近两周的志愿活动以文化课程教育和心理方面的课程为主,穿插知识辅导、科普讲座、励志教育等。志愿者们在今天已经不能完全回忆起来当时讲授的详细内容,但是那些孩子们带给他们的感动与震撼仍记忆犹新。志愿者邓汇娟告诉记者,在最后一天的告别会上,作为主持人的志愿者刘诗同学让大家在彩纸上写下这两周来最难忘的事情,并折成纸飞机投射出去,拾到的人给大家读出来。孙晓瑛老师的教绣十字绣、孙元章教授带领去李冰村游玩的经历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告别会之后志愿小分队的师生与洛水中学的师生们互赠纪念品、互相签字、合影,孙晓瑛老师在日记中写道:“短短的两周来,当地的孩子们把williamhill的师生们当成了最可亲近的朋友,他们不但管这些研究生们称呼哥呀姐呀的,有的学生甚至管蒋晓华叫蒋妈妈,管我叫孙妈妈,大家在一起真跟一家人一样。这段时间,williamhill师生和洛水孩子们之间建立的亲情,以及我们自己之间建立的友谊,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终身难忘的记忆。”

  问及震后一年在洛水那片土地上的孩子们的近况时,志愿者们告诉记者,去年暑假志愿回来后,志愿小分队和洛水中学始终保持着联系,就在几天前,洛水中学的老师还给他们发了许多照片;新年的时候志愿者们给洛水中学的孩子们寄去了贺年卡;通过书信、qq群、电子邮件等各种手段,williamhill与洛水相连……

  “多难兴邦”,在四川这片充满哀伤的土地上也许将永远抹不去那沉痛的记忆,然而,当初升的太阳播撒每一缕光芒照射到巴蜀之地时,顽强、勇敢的四川人民势必将从废墟中站起,带着对故去亲友的怀念与举国上下的支持无畏走向明天。

  附注:

  文中照片摘自志愿小分队成员——孙晓瑛老师的支教日记及“电机系赴四川地震灾区实践报告”。

2009年05月12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