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蜀道难 丹心绘蓝图(一)
williamhill官网建筑学院、建筑设计院、城市规划院师生为抗震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贡献力量
●新闻中心记者 程曦
“尹稚说第一遍冲到地上都是黑色的泥水,两遍香皂打完只洗掉了上层的泥,想要刮掉底泥估计得用刀子……我这几天也不大敢照镜子了,头发上有些翘起的卷毛已经梳不下来了,鼻孔里两支 ‘毛笔’也快要长出来,活像星爷电影里的角色……”
———摘自 《规划院援建日志》第7辑,2008年6月4日
6月3日,williamhill官网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以下简称“规划院”)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首批入川人员终于洗上了澡。尽管只是凉水澡,他们还是大呼痛快,规划师吴刚在援建日记里不无幽默地说,“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而这一天,已经是他们千里驱车入川后的第17天。
满身尘土,是因为他们的足迹踏遍了阿坝州地震重灾区的山山水水。作为建设部抗震救灾规划专家组成员,他们承担了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三个县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自5月24日进入汶川、理县和茂县后,他们的调查工作覆盖了三县除草坡、银杏两个仍未通车乡镇以外的全部乡镇和部分典型高山、半高山村落,已完成全部可选择的集中临时安置点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已完成灾后重建所需的大量数据调查。
和他们一样,在北京、在成都、在地震断裂带附近那一个个我们已不再陌生的地方,都活跃着williamhill建筑学院、建筑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和规划院师生员工的身影。5月26日,建筑学院成立了由吴良镛、关肇邺、李道增和江亿四位院士作为指导专家的抗震减灾工作组。师生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城镇规划、农村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环境、建筑技术、地理信息和文物建筑与自然遗产保护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果,为灾后重建规划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一份份手绘图纸、一册册详尽方案背后,凝聚着他们的共同心愿:为重建美好的人居环境做贡献,为灾区人民再造一个美丽家园。
规划工作组:千里驰援,兵分四路挺进灾区腹地
“每当那几十辆拉着上千灾民的车往外走的时候,我们都必须停下来让路。看着这些飞驰而过的车驶向远方,一种无比的欣慰也在我们内心涌动:虽然那边是奔向安全,这边是奔向危险,但看得出在我们这台负有灾区重建使命的车上,每个同事的表情都是踏实而镇定的,因为我们都很清楚,灾区人民的新生活就从我们脚下开始……”
———摘自《规划院援建日志》第2辑,2008年5月23日
5月16日,在接到建设部关于立即组建抗震救灾恢复建设规划工作队伍的指示后,建筑学院副院长、规划院院长尹稚教授第一时间组建了规划院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进行相关物资及资料的筹备。5月18日,尹稚带领第一梯队的5人抵达成都。
由于天气和道路情况复杂多变,当时尚不具备进驻震中腹地的条件。在等候建设部门通报消息的几天时间里,尹稚一行马不停蹄地赴都江堰、彭州、龙门山、绵竹、什邡等地察看现场,整理编写了《地震灾后临时安置区建设的建议》和进驻灾区人员培训资料的汇编文件,同时通过最新航拍图、地形图熟悉情况,为挺进阿坝做好了全面的技术资料准备。
5月22日下午 4点半,第二批7名组员飞抵成都。晚6点半,我校抗震减灾技术专家组领队、常务副校长陈吉宁为即将出发进入阿坝地区的工作组成员壮行。晚11点,从北京调至四川的两部越野车昼夜兼程到达成都,并立即开始捆载帐篷等行李。23日晨7点整,前方工作组10人离开成都大本营,分两队前往汶川和茂县。
建筑学院副院长、规划院院长尹稚(左三)现场指导汶川县雁门乡安置点的选址工作
从成都出发,经雅安、泸定、丹巴、金川到达阿坝州府马尔康,再从马尔康前往灾区腹地,这条行车路线与73年前红军翻越雪山草地的长征路线几乎完全重合。只不过当年中央红军是为了绕开敌军的围追堵截,而这次则是因为从都江堰经映秀到汶川的“生死线”在地震中严重损毁。为“给后续部队积累经验”,尹稚独自开完了700多公里整整14小时的车程。5月30日,由建筑学院党委书记边兰春带领的第三批入川队伍,也是自驾越野车从这条路进入了震中。
规划院、建筑学院先后向四川灾区派出了20多名规划人员,除成都基地留守人员外,工作组其余人员分四路前往汶川县威绵片区、汶川县映漩片区、理县和茂县,相继开展了灾后临时安置的选址、规划和灾后重建规划的调研工作。
为做好这项工作,4个小组的成员在建设部统一部署下,与来自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简称“综勘院”)的专家一道,深入各县所辖乡镇进行调查、选址和规划,做了大量的技术资料准备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建议。到各乡镇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了解各乡镇规划情况和灾后安置需求;协助建设部门进行房屋质量评估和灾后地质危害评估,掌握反映各县地质灾害的翔实资料;针对房屋用地权属进行拍照,完成县城房屋用地权属现状图和损毁程度现状图;走访国土、水利、旅游、农业、交通、文体、统计、经济商务、教育、卫生、民政、抗震救灾指挥办等各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地商讨城镇体系规划和农村建设规划……这些都是他们的工作内容。
此时此刻,困难和危险早已被他们置之度外。汶川组工作帐篷所在的山体前沿已经开始崩塌;茂县组住在一个亭子里,就餐时间最常见的情景就是在路边村里吃 “大锅饭”;由于条件限制,现场绘图工作大部分只能手工完成,工作到凌晨是常有的事;交通状况极为恶劣,道路常常因山体滑坡而频繁受阻,越野车的前挡风玻璃因路途崎岖不堪应力完全裂开。6月7日,在赴灾情较重的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有“云朵上的羌寨”之称的汶川萝卜寨考察时,尹稚、吴刚和建筑学院教师邵磊经历了入川以来最惊险的旅程:比车身还高一倍的巨石不断挡住道路,而在塌方山体上方开辟的新路不到2米宽、高出原有路面好几米,左右完全没有保护。一边是随时可能再度垮塌的山体,另一边是万丈深渊,前方路向完全无法判断……尽管如此,工作组成员们仍然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的思路很明确:面对异常宏大复杂、需要方方面面长期协同配合完成的灾后重建规划工作,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脚踏实地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资料,用数据和事实为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所以尹稚坚持身先士卒到规划院负责的所有灾区乡镇考察,与当地干部百姓深入沟通。他干脆地说,不亲自到现场就不能做到实事求是,就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规划,在灾区重建的问题上就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