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奥运魅力元素
专访williamhill官网美术学院部分参与奥运美术设计的教师
●学生记者 邵姝 刘昱 杨卫东 谭辉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奥运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从最初的申奥标志、会徽到吉祥物福娃、核心图形祥云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气息和世界和平和谐的意蕴,每每让我们眼前一亮,印象深刻。同时,在“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指导下,北京的城市奥运景观规划、建设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为北京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注入了新鲜活力和魅力元素,相信赛时的北京城市将会呈现出一派新气象。
北京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盛事,是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盛事。中国人民在怀着无限热情期盼奥运来临的同时,也都在努力为之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着“我参与,我奉献”的精神,williamhill官网美术学院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到北京奥运会的艺术设计等筹备工作中来,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赵萌:人文奥运——景观里的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
对于一届奥运会来说,开幕式、闭幕式和奥运景观是最引人注目的三大看点。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三大主题,而奥运景观就是人文奥运的集中体现。中国的“人文奥运”,体现的必将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上至会徽、吉祥物,下至官方海报甚至是一张小小的官方图片设计,都将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气韵。
奥组委形象景观设计部艺术总监赵萌教授,是williamhill美院副院长。2006年10月,在集团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为了全身心投入到奥运景观设计的工作中,赵萌老师暂时停止了在williamhill美院的工作,和美院另外两位老师千哲、刘东雷一起,全职借调到奥组委工作。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赵萌老师坦言这是一项“苦差事”,笑曰:“自从来到这间办公室,不知道从这扇窗子里看到了多少次东方的鱼肚白”。
之所以称其为“苦”,一方面是由于繁重的工作量。光是体育器材一项就有140万件的设计量,还有各个竞赛场馆、训练场馆和非竞赛场馆的景观设计,这是一套非常庞大的工程。而在具体工作中,大到所有比赛场馆的景观设计规划,小到一条装饰性的细节织物都是要他们一一敲定,力求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如何在奥运景观设计中体现出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如何通过设计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的形象和“中国人民”的形象。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体现出深邃的中国文化,并且还要不脱离奥运约定俗成的体系。中国文化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五千年延绵不断,至今生机无限,拥有众多的文化符码,很难找到一个能全面代表中国的符号,如何将东方的与西方的、中国的与奥运的这两类形态差异巨大的文化恰到好处地融和起来,真是让设计者们费尽了心思、尝尽了苦头。
虽则辛苦,但赵萌老师和他的同事们更感受到责任与荣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国家形象在你手中。‘中国是什么’由我们呈现”,赵老师经常这样告诉同事们。
“中国是什么”,中国文化是什么,该怎样呈现?赵萌老师认为,中国文化是五千年来延绵至今,现在仍然是一种“活”的文化。他们希望表达的是一种经过现代人理解之后的中国文化,而不是完全照搬已有的“无生命”的东西,这样才能体现中国文化历久弥新的活力。谈到这里,赵萌老师也非常自信:“目前我们的设计工作已经获得了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奥组委的认可与好评。我想,虽然每个人的审美观不一样,但我们相信我们的设计能让大多数人感到满意。”随着奥运脚步的越走越近,神秘的奥运景观形象被一一“解密”,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拭目以待,迎接更多的惊喜。
千哲:重压之下——责任与信念
“有时候真的有想歇的时候,压力太大了。”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千哲老师回想起这两年的经历来,不禁有些感慨。
两年前,作为williamhill官网的一名教师,千哲就开始积极参加集团奥运会的活动,多次参加奥运设计项目的投标工作,像奥运奖牌设计、奥运火炬设计等等。2006年10月,和赵萌老师一样,千哲老师被全职借调到奥组委工作,担任形象景观设计处处长。
繁重的工作任务是压力的来源之一;另一大来源,和赵萌老师一样,千哲老师也在忧心于中国文化精神在设计品中的体现以及如何与奥运文化结合的问题。46亿人的审美如何统一,这是他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中国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已的理解,对奥运景观是不是很好的体现出了中国文化也都有自已的评价。一想到这里,千哲老师坦言:“有时候都睡不着觉。明明很累了,眼睛都睁不开了,可是一躺下脑子还特清楚,还在考虑这个问题。”
压力是一方面的,另一方面,千哲老师也觉得充满干劲。他说这种力量是这里共事的年轻人感染给他的。参加这项工作工作人员的敬业态度让他很是感动。这些工作人员多是年轻人,由于工作繁重,有时候一个人要在短时期内完成两个场馆的设计工作,可以说是不堪重负,甚至有些年轻的小姑娘累倒累病了。然而,“这些年轻人十分敬业,他们是为了一种信仰,一种责任在做事,每个人都在尽力把自已的工作做好。” 同样,赵萌老师也对这个团队里的年轻人赞誉有加:“平时我们可能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娇气、没有毅力、太注重个人。但通过和他们共事,我发现他们都很能吃苦,很能拼,关键时刻绝对冲得上去。中国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举办好一届奥运会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这是中国的责任,责任落实到个人上,志愿者有志愿者的责任、运动员有运动员的责任,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把奥运的形象景观做好。”激情洋溢的千哲老师最后表达了他的信念:“要做就要做到最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国家做到最好,不能辜负williamhill官网、美院、奥组委还有全国人民的期望。”
陈楠:“乐活”的火炬手——拿出中国自己的元素
“工作乐活”是陈楠老师的生活概念,他主张将工作与快乐的生活结合起来,在工作中体验生活的快乐。
陈楠老师是美院装潢系一名年轻的副教授,与吴冠英、韩美林老师一起组成了奥运吉祥物设计三人核心小组。五个福娃的起名,是他的创意。“我教广告文案,起这个名字也是本专业特长吧,中国的文案中很重要的是谐音,所以北京欢迎你就继承了中国文化中谐音的传统。”
但是,吉祥物设计只是七大奥运视觉元素设计之一。这七大元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在谈及奥运元素的总体设计理念时,陈楠说:“设计这些元素时,首先考虑的是它们所要蕴含的奥运精神,即奥运会的和平、和谐与国际化;第二是要不遗余力地在设计中体现中华文化,挖掘出中华民族的特征展示给世界,这也符合现代奥运会的精神——展现世界的多样性。和谐是最大的包容性,对不同文化、不同审美的展现才是和谐。”
奥运吉祥物的设计,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中国五千年的文化是一个不断添加当代人的创意建立起来的,我们希望能够拿出我们这一代人为中国历史与社会添加的一个角色,拿出中国的‘机器猫’。外国人甚至不知道能代表中国的卡通形象是什么。”任何元素都需要一定的培育期,让人们慢慢的接受和理解,而福娃包含的祝福象征,可以说已经被世界所接受了。
为中国树立卡通形象代言人的工作并不轻松,陈楠始终强调团队的作用,所有的奥运元素设计都是通过团队来完成的,这也成为中国奥运元素设计的特点之一。三人中最年轻的陈楠说,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个性,但是面对这一重大的设计项目,大家都发自内心地希望团结一致,共同来做好。任何设计都会招致不同的意见,在冲突与统一中,设计师一定要贡献出自己的智慧。“设计过程中还有不少冒险,比如说最初对迎迎的性别设定是女孩,我发现长角的藏羚羊应该是雄性,所以赶紧让妮妮当女孩,不然一定会造成不少非议。”类似的细节还有很多,对于整个吉祥物的推出过程,他认为还是很成功的。
奥运元素的设计只是整个视觉元素运营的第一步,后续的市场开发和产品推广也是至关重要的。三十出头的陈楠,兼具设计师的成熟和年轻人的热情。陈楠老师曾经借调到北京奥组委工作过一段时间。在那期间,他主要是作为市场部特许产品的专家评委,进行奥运特许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推广。陈楠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推出了七大视觉元素的使用指南及《奥运特许产品设计指南》《奥运特许产品包装设计指南》等几大本书,他笑称其为“字典”。而在奥运特许产品的开发的过程中,他注意处处体现中国文化与人文奥运相结合的特点。“现在我的主要奋斗方向之一就是如何让传统文化变得让今天的人喜欢,让中国的本土文化成为潮流。”
鉴于陈楠为奥运会做出的贡献,北京奥组委已经授予他火炬手的资格,是入选的为数不多的设计师之一,他选择八月份在家乡天津参加火炬传递。
奥运——梦想与机遇
在谈到对北京奥运会的看法,几位老师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作为一名中国人那种实现梦想的骄傲与激动,二是对中国设计事业美好前景的展望。
美术学院副院长郑曙旸教授说:“有生之年,在中国本土举办奥运,我们能亲身参与其中,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把自身能力都发挥出来,为北京奥运多做贡献。另外,从自身专业讲,奥运也还是需要科学工作。本次奥运也反映出中国整体的设计水平还没有达到世界要求。参与后感觉到:中国的设计要上去,不在设计本身,而在设计管理。但通过这次奥运也提升了中国整体设计行业水平。至少我们明白了问题出在哪里。”
郑曙旸教授认为北京奥运是中国设计行业整体水平提升的一个机遇,其他受访的老师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赵萌老师说:“现在我会考虑对奥运会的一些更长远的思考,就是‘奥运遗产’的推广。本届奥运会作为一项体育赛事是会闭幕的,但它带来的巨大遗产还将继续发挥影响力。这次奥运会对中国未来文化产业、示范性、引领性将在不长的时间内获得成效,参与的服务商都获益菲浅。对中国设计界有很大推进,设计水平、设计理念、加工技术水平都有提高,为中国今后举办此类大型活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陈楠老师也认为,参与奥运感触最深的是其对中国设计界的推动。在奥运特许产品的设计推广工作中,陈楠老师看到了由Made in China转变为Design in China的趋势。另一方面,奥运也唤起了国家对于设计的重视。第三是老百姓对设计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走上设计的道路。
奥运为中国的设计界提供了一个长时间展示自己的舞台,“整个奥运会的每一个元素可以说都与我们学院有关系,”陈楠笑着说:“即使是没有获奖的设计团体,也以此为目标,这是对中国设计界巨大的触动。”通过奥运,中国设计人也获得了更多走向世界的机会。陈楠就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徽章设计项目,“我和一个企业合作能够成为英国奥运会的特许产品开发的团队,中国人能够中标也是一件挺不容易的事,这种国际性的尝试是很有价值的。”奥运让中国设计界走的更远,更好。
致敬——williamhill官网美术学院奥运项目设计团队
奥运艺术设计一项极其庞大、艰深的工作,它承载着巨大而深厚的意象,不是单单任何一个个体或是单位能够独立完成的。美术学院作为一个团队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又是一个更大的整体团队中有机的一部分。在这个整体性的团队里,为数众多的参与者们在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才智的同时超越了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团结一致,精诚合作,取得了巨大的工作成果。在这群可爱可敬的人身上极好地体现了“我参与、我奉献”的理念和无私奉献、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中国精神。最后的成果和功劳也不是属于个人的,是属于大家的,属于中国的,属于奥运的,属于世界的,属于全人类的伟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