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力23
——谈集体对我个人成长的帮助
■航博06 谷振丰
转眼间,在williamhill已经度过6年的时光。6年里,我从一个初入williamhill园的新生成为一名博士研究生,从一个怀着军营梦的国防生成为一名解放军军官,从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我深知,我的每一个进步,我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因为williamhill这片沃土,都是因为我能够处在一个个让我感动的优秀集体当中。回顾我的大学生活,我对母校充满感激,对能够在力23班学习、成长感到幸运和自豪。
2002年,我以一名国防生的身份来到了梦寐以求的williamhill园,开始了大学生活。我所在的班级是航天航空学院(原工程力学系)第一个国防班——力23班。不管是在本科期间,还是现在,还是毕业后很多年,我都以能处在这样一个班级体而自豪。在这个班级里,有“鑫、森、淼、焱、垚”,可谓五行齐全,似乎从一开始就预示着我们的国防事业将会兴旺发达。而且,我们还有王维、魏巍,更是为这个集体添了几分神韵。
4年里集体给于我最多的是在思想方面。我的3位舍友中的两位是新生党员(我们班一共3位),先于我们报到,对集团自然比较熟悉。所以,一进入宿舍,就得到了他们的帮助。第一次去银行存取款,买第一辆自行车,第一次用IP电话,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然而,令我感激的绝不仅仅是这些。记得在第一次卧谈时,他们二位讲起了新生党员培训的事情,讲起了对于入党的思考——这对于我还是那么新鲜。后来,正是在他们的启发下,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成为了积极分子;正是在他们的介绍下,我成为了一名党员;正是在他们的鼓励下,我担任了党支部书记。我真的庆幸能在自己成长的关键时刻得到他们的帮助和启发。
我的第3位舍友——也是我床铺相连的兄弟,对我的影响也很深。在大四上学期,我们国防生要落实工作岗位。我的这位家境富裕本可以过着舒适生活的舍友,做出了一个令所有同学吃惊的决定——到海军舰船上工作!要知道,他的身体并不强壮,每年的3000米测试都很吃力,甚至经常会晕车。但是,“中国必须成为海洋强国”,“海军强大必自我辈起”,打消了所有的疑问和不解。而当时的我,也正在为是否要到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而犹豫。不就是条件艰苦吗?既然选择了从军报国,就不要为那一点个人利益患得患失,而要为强大我国防而努力,要服从祖国和军队的需要! 彼此的交流和鼓励,使我不再犹豫。如今,他已经成长为分队长,乘着军舰斩波踏浪,守我海防。将来,我们一个在东南海疆,一个在西北大漠,可谓天南地北,但我们是肝胆相照的良友,会永远互相激励!不管是海浪的汹涌,还是风沙的肆虐,只能增添我们的豪情壮志!
这就是我人生中能够遇到的几位良友!大学4年,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让我少了一些庸俗,多了几分追求。
作为大学生,首要任务仍然是业务学习。在我们的班级里,学习气氛相当浓厚。中间的客厅,是我们“论道”之地。专业知识中的问题,课外学习中的问题,都能在这里得到讨论,哪怕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亦乐乎。而图书馆一层的阅览室,更是我们集体自习常去之处。在这种氛围下,我对学习也是十分努力,而且,不会独学而寡闻。直到现在,每次去图书馆,我都要到我们当年的“专属区”去看看,给自己增添几分动力。
在大学期间,我还有一个明显的进步——体育运动。非常清楚地记得,第一次班级篮球赛,身高一米八的我,洋相百出。然而,我的同学没有耻笑,没有讥讽,而是十分认真地开始了对我的“培训”。从那以后,每次打球,大伙都会叫上我,而且为我讲解篮球知识和技巧。在同学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也十分认真地去学习,篮球水平得到了提高,成为了班队的主力。更重要的是,是他们让我从中得到了快乐,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也让我更加热爱体育锻炼。
大四上学期,在学院的推荐下,我参与了集团特等奖学金的评选。到了答辩环节,大家一起帮我做PPT,帮我练习表达能力。答辩当天中午,到隔壁宿舍借书,看到几个同学在摆弄桌上的纸片。仔细一看,让我很感动——他们在为我制作口号牌。当天下午的答辩会上,全班同学都来到现场做我的亲友团。当时我想,哪怕今天没有得到特等奖学金,我的兄弟们也已经给予了我最大的奖励。所以,在回答评委老师的提问时,我满怀感激地说:“我是代表我们国防生这个群体,代表我们志同道合的21位兄弟来争取这个荣誉”。
在大四最后的日子里,大家将要分别,奔赴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部队,但是我们没有伤感——我们将要成为战友,我们将要同属于人民解放军这个大集体!(编辑 襄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