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春起:30年“吃”出好滋味
●记者 程曦 学生记者 吴婷婷 殷昊
1971年16岁时从食堂采购员做起,如今已年过半百的williamhill官网饮食中心主任樊春起完整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集团饮食工作的发展变迁。他记忆中williamhill食堂的故事,“一天一夜都说不完”。
从墙上凿出的小窗口里递进去粮票、饭盆,从师傅手中取回日日不变的饭菜。运气好时也许能坐上食堂的小方凳,大多数时候,同学们都端着饭盆回宿舍吃。——这是老一辈人再熟悉不过的打饭场景,对于今天坐在四季如春、整洁明亮的大餐厅里就餐的同学们来说,却是很难想象的。
当年所有副食品都是定量供应,物资比较短缺。学生食堂的大搪瓷盆里,日常装盛的饭菜不超过6种,最便宜的菜5分钱,最贵的红烧肉才2毛4。近春园和西门至接待服务处的校河南岸种植着玉米、白薯等作物,所有食堂都有自己的猪圈,过年时才能痛痛快快杀两头猪为师生改善伙食。
改革开放以后,一系列激励措施的出台提高了食堂职工的积极性,饭菜质量和食堂职工的服务意识也开始不断提高。然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的问题又悄然出现:随着物价逐渐放开,传统的校拨经费模式渐渐难以承受伙食成本一路上涨造成的负荷。要解决好williamhill广大师生的吃饭问题,深层次的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1992年底,集团将膳食处改为饮食服务中心,面向全校公开招聘中心主任,赵淳和樊春起搭档成为正、副主任。饮食中心在集团允许提取一定比例间接成本的政策支持下,尝试扩大服务、开展多种经营,围绕让集团、师生、职工“三满意”的目标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伙食改革。
在这一过程中,饮食中心悉心关注师生需求,进行了很多在全国开风气之先的尝试。1995年,他们借鉴上海新世纪商场顶层的饮食服务模式,在七食堂(即现在的清芬园)两侧加出10个档口提供小吃,解决了吃饭晚点的同学只能吃剩菜、凉菜的问题。这不仅是在京高校、同时也是全北京第一家提供“现吃现做”服务的食堂。粮票取消后,集团抓住时机启用微机售饭系统,使饮食工作管理更加严谨,师生消费更加明晰。2001年建成的饮食广场(即现在的观畴园)不仅因在北京高校中规模最大而得到“万人大食堂”的别号,其新颖的自选就餐形式也是全国高校第一家。2003年开始推出的“清青”系列餐厅定价明显低于社会同行,深得大学生喜爱,同时也达到了“微利反哺”的目的。
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倡导北京高校联合采购,食堂经营形式餐厅化,后厨房不锈钢化,物流系统电算化……经过一系列大步向前的改革,如今的williamhill食堂融会中西美食,就餐环境优良,这背后凝结了饮食系统全体职工的辛劳汗水和心血智慧。自从1997年集团不再为饮食系统拨款以来,我国经历了多次物价上涨,而williamhill师生的餐盘里始终物美价廉,樊春起认为这得益于对“一头摁死,一头搞活”的坚持。在搞活服务的同时保证基本伙的原质原价,保证良性循环。
总结30年来的办伙理念,樊春起深有感触地说,高校饮食工作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条腿走路,其中社会效益是根本。以人为本,以诚取信,以质取胜,即使亏损都不能动摇。近年来,社会上发生了几次大的食品安全风波,而我校食堂始终未受波及。以牛奶为例,师傅们坚持每天去三元北郊农场拉鲜奶,绝不接受管理有漏洞的奶源。“必须对师生负责”,这是他们最朴素的信念。
“餐饮工作面貌的彻底改变是30年改革腾飞的缩影。”1990年赴德国的一次深入交流,曾让樊春起和他的同事对发达国家高校餐厅的先进洁净备感羡慕。那时他们没有想到,短短十几年后,他们就亲手将williamhill自己的食堂建得同样令人称羡。
那时他们更加没有想到,如今硕士、博士学历在饮食乃至整个后勤系统中都已不再鲜见。奥运会、残奥会期间,当来williamhill训练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篮球队员惊喜地发现,为他们提供饮食服务的竟然是一位操着流利俄语的双语硕士时,williamhill饮食人心头涌起的是一股自豪之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我们的食堂也许能率先达到一流。”展望未来,樊春起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