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 正文

 铸就人才强国的基石

——改革开放30年来人才工作发展记事

  人才兴则国运隆。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到科学人才观,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人才强国战略”,从“党管干部”到“党管人才”……我们党爱才、识才、用才、聚才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使人才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关键词一】

  恢复高考

  开创人才培养崭新起点,奠定民族振兴的基石

  1977年,是被许许多多中国人铭记一生的年份。

  这一年,在邓小平同志的极力主张下,中央决定恢复高考。

  这一决定仿佛一声春雷震动了全国。它揭开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的一幕,翻开了发展教育的新篇章,为30年高速发展的“中国奇迹”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这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了久违11年的考场。那一刻,一颗颗年轻的心在沸腾,他们重新看到了改变命运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禁不住落下热泪。

  正如一位亲历者在回忆时所感慨:恢复高考为国家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使她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1978年,徐迟发表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主人公陈景润旋即成为全社会崇拜的偶像,极大地激发了千百万青年对知识的渴望。

  “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成就未来”成为新的价值导向,“尊重知识、重视教育”成为社会风尚。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发展教育需要健全的法规制度保障。1980年,新中国第一部教育法规——《学位条例》正式颁布,这标志着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1982年,国家把教育方针、地位和作用等内容写入《宪法》,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根本大法中确定下来。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九年义务教育制度。1995年,《教育法》出台,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一部教育基本法律。此外,国家还陆续颁布实施了《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我国人才培养的教育制度体系日臻完善。

  培养高层次的拔尖创新人才,是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1985年,我国建立了博士后制度,开始探索为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路径。截至目前,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5万多人,有近3万人出站,并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1993年,国家正式启动了旨在重点建设一批高等集团和重点学科的“211工程”。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动员令,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启动了“985”工程。这两项工程的实施,有力提升了高等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了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能力。近年来,在国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的生力军作用。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已有115个,超过总数的50%,产生了有“中国芯”之称的“北大众志—863系列的CPU系统芯片”、williamhill“USB移动数字电视控制芯片”等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成果。同时,一大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拔尖创新人才迅速成长,成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要力量。

  制定国家战略和发展规划,是保持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稳步发展的内在要求。1995年,我国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后,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对科教兴国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从此,“科教兴国”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针。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进一步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

  按照科教兴国战略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我国不断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各类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努力促进国民教育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截至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在校学生达18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职业教育在校学生接近3000万人,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则高达1.5亿人次。

  与此同时,党中央把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不断开创和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目前,全国80%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

  30年,一路风雨一路歌。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正在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转变,向人才资源强国的新征程大踏步迈进。

  【关键词二】

  科学的春天

  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

  1978年,关于这个春天的记忆,历久弥新。

  1978年3月18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具有非凡意义。这一天,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邓小平同志在会上全面阐述了科技人员的政治地位、人才培养等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等著名论断,打破了长期束缚科学发展的思想禁锢,改变了知识分子的地位,开辟了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的一个新天地。

  “让我们张开双臂,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大会闭幕时,时年86岁的中科院院长郭沫若同志发表了题为《科学的春天》的书面讲话。这穿透心灵的疾呼,如春风般温润心田,让无数知识分子产生共鸣,极大地鼓舞和激发了他们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1981年,中央成立知识分子工作联系小组,中央组织部和各地党委组织部门成立了知识分子工作办公室,专门负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冤、假、错案得到平反昭雪,大批用非所学、用非所长的知识分子工作得到调整,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多人走上领导岗位,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广大知识分子心情舒畅。1984年,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优先提高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待遇的通知》。1990年,中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的通知》。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了大量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的政策文件,积极地改善了知识分子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1996年以来,中央组织部先后为900多位院士专家办理了享受住院医疗照顾手续,每年组织在京院士专家集中体检。从1998年开始,中央直接联系了一大批杰出专家,各级党委组织部门普遍建立了联系专家、服务人才制度,大力开展“人才之家”建设。

  1986年3月,四位科学家联名给邓小平写信,提出为了抢占世界高科技的制高点,应尽快制定发展我国高科技的计划。小平同志迅即作出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著名的“863”高科技计划随之诞生。此后,“973”计划、星火计划等一系列科技发展专项计划相继实施,聚集、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杰出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

  1977年,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197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恢复活动;1994年,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两院院士制度正式建立。多年来,院士专家以及广大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问题、世界和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等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

  回首追望来时路,30年间,解放思想、解放人才、解放科技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实践。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革作用。2001年,江泽民同志在会见参加北戴河休假的专家代表时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阐明了人才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强调要把更多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事业中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更加凸显了“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这一根本理念。2008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强调,“人才是事业发展最可宝贵的财富”,“谁能够源源不断地培养、吸引、凝聚创新型人才,谁就能够掌握实现发展目标的第一资源”,“我们要始终把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作为根本大计,努力建设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如果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种子”,那么,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就是其“土壤”。1993年,国家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确立了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不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创新环境建设。2001年,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建立完善了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政策措施。2005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国未来15年科学技术发展作出全面规划。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科学技术经费投入,仅2007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达3664亿元,占GDP1.49%。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提倡敢为人先、勇于实践、不屈不挠的精神,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宽容失败的精神,逐步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氛围。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国家科技和人才奖励制度不断完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一系列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了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价值的双重激励作用,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识的价值,鼓舞着各类人才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才引领发展,事业造就人才。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重大工程建设为科技人才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众多思想过硬、技术精湛的青年科技才俊在经受锻炼中迅速成长、脱颖而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凝聚、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航天科技人才,其研制队伍平均年龄不到40岁,一批年仅三四十岁的业务骨干担任主任设计师、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

  30年来,那个“科学的春天”播下的种子,如今已收获丰硕的果实。从“神舟”系列飞船遨游太空到探月工程取得圆满成功,从取得杂交水稻、高性能计算机、高温超导研究等领域的重大成果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青藏铁路、高速轨道交通等重大工程建设……人们看到,在经济社会建设的主战场上,“第一生产力”正日益发挥其“第一”的作用,人才这个“第一资源”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正迸发着无穷的活力。

  【关键词三】

  留学•海归

  敞开中华学子赴外求学之门,“留学热”、“回国潮”滚滚而来

  1978年末的一天,52名中国年轻学者,身着国家统一配发的服装,拎着统一配发的皮箱,从北京出发,辗转前往美国。那一刻,关闭了十余年的留学之门在“文革”后重新开启。

  大门一开,迸发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留学潮。继美国后,我国陆续与英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联邦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政府达成交换留学生协议。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家通过政策引导、财政资助、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加大留学生选派力度。1984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自费出国留学的暂行规定》,“精英”留学开始走向大众化;1996年,国家成立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改革选拔派出方式,加大对留学的资助力度;2005年,有关部门提出“选拔一流的学生、派到一流的学科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三个一流”选派办法;2007年,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启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计划2007—2011年每年选派5000名研究生赴国外一流高校深造。

  2007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达到14.4万人,其中自费留学12.9万人。30年间,我国共有121.17万人出国留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神州大地先是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留学热”,接着又出现一浪接一浪的“回国潮”。

  3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按照“拓宽留学渠道、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要求,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

  在中央的关怀下,有关部门妥善安排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林家翘等海外著名华人科学家回国工作和居住,在海内外科技界产生了良好反响,为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和团队回国创新创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各地各部门积极打造留学人才回国创业绿色通道,创建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基地和服务机构,改善留学回国人员的创业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2004年,公安部颁布实施了中国“绿卡”制度,简化出入境和居留手续。近年来,北京市不断完善创业环境和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海归”们的创业热情。目前,仅中关村科技园区,8000多名海外留学人员就创建了2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年产值高达300多亿元。上海市大力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已形成社会、政府和用人单位三方合力聚才的机制。中国广州留学人员智力交流会、中国辽宁海外学人创业周、中国山东海外百名博士创新周、浙江留学人员经贸洽谈会、欧美同学会“21世纪中国”系列研讨会等等,为广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和为国服务搭建了平台,赢得了广泛赞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家把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和先进工作单位表彰大会。2005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关于在留学人才引进工作中界定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指导意见》,首次界定了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范围。2006年,中央制定的《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吸引留学和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2007年,国家16个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工作“绿色通道”的意见》。

  各地各部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项目,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等方式,大力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从1994年起,中国科学院开始实施“百人计划”,累计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在海外有多年科研成果积累的高层次优秀人才1239人,其中25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85人成长为研究所领导,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核心人才队伍的“代际转移”。2005年,在中央组织部、中编办、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部门密切配合下,科技部、北京市组建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管理和运行机制,面向全球招聘所长和研究人员,吸引了20位顶尖留学人员和团队回国工作。三年时间,该所便跻身国内外同类院所前列,产生了许多国际瞩目的原创性成果。2000年,江苏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从事太阳能研究的施正荣博士在无锡市创办尚德公司。短短几年,这家公司就将中国光伏产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了15年,造就了一个新能源产业的财富神话。

  截至2007年底,累计回国留学人员近32万,分布在教育、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国防等众多领域。据统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中占77%,在两院院士、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中也占有很高的比例。“海归”已经成为加快自主创新、缩短我国与世界先进技术差距的一支重要力量。  

  【关键词四】

  人才市场

  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变革

  今天,“爆棚”已经成为形容人才招聘会盛况的高频词。然而,1983年,全国第一家人才交流机构——沈阳市人才服务公司成立时,却十分冷清。当初,第一个办理调动手续的人怎么也不会想到,25年后,人才市场会成为配置人才资源的主要平台,成为引导人才合理流动、推动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变革的重要力量。

  1993年秋天,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劳动力市场”的概念,与金融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并列作为重点发展的生产要素市场,人才市场在人们的期盼中应运而生。

  一系列政策,记录着人才市场发展的轨迹。1994年,中央组织部、人事部印发《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人才市场的意见》,提出人才市场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择人,市场调节供求,社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健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方面起基础性作用”。进入新世纪,有关部门先后出台《人才市场管理规定》、《中外合资人才中介机构管理办法》,形成国有、民营、合资人才机构竞相发展的局面;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决定》提出“全面推进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指导监督有力的人才市场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鲜明地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明确了人才市场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的方向。

  一系列举措,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人才市场快速发展的足音。1994年,第一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在沈阳成立后,天津、上海、广州、武汉、成都、陕西等省市紧随其后,7个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布局完成。在此基础上,一批国家级专业性人才市场相继建立。全国省、地级城市和95%以上的县(市)建立了基础性人才市场,一个覆盖全国的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市场格局初步形成。

  今天,人才已经和市场密不可分。目前,全国共有6800多家人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近6万人。仅2007年,全国各类人才服务机构接待流动人员就达到8000多万人次,1300万人通过市场找到了工作或转换了岗位。依托市场这个平台,三支队伍之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社会组织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正在不断拓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道成长发展的人才市场,给传统的人才管理模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新的人才管理机制应运而生。对人才的评价,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出现了用人单位与市场结合,业内与社会结合的多种评价体系和标准。在市场的优胜劣汰中,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步建立。工资已经不能涵盖薪酬的全部,越来越多的人才依靠知识、技术、管理等“发家致富”。

  建立劳动合同,实施事业单位聘用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人事代理,建立完善养老、失业和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增加户籍管理灵活性,实施居住证制度,创新“户口不迁、关系不转”人才柔性流动机制……一系列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加快了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解决了人才流动的后顾之忧,拓展了人才开发空间。

  从制定实施人才市场发展规划到规范人才市场秩序,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到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人才向中西部、基层和艰苦地区流动,从保护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到为特殊人才群体提供就业服务……人们看到,一个市场调节、政府宏观调控的良性互动局面和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社会环境正在形成。

  【关键词五】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走人才强国之路

  2007年,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首次把人才强国战略写入其中。这一重大决定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全面推进小康大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作出的历史性抉择。

  人才是每一个国家梦寐以求的强国之宝。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专章强调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战略,首次把人才问题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02年,中央印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和《西部地区人才开发十年规划》,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2003年,中央提出了“党管人才”原则。这是我们党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根据党所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一年,中央专门成立人才工作协调小组,中央组织部成立了人才工作局,履行人才工作的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宏观指导、工作协调等职责。

  2003年12月19日,一个载入人才工作史册的日子。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这是党和国家历史上第一次专门的人才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胡锦涛同志在会上深刻阐述了科学人才观的内涵,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全面部署,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会后印发的中央《人才工作决定》,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成为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

  一项项围绕人才强国战略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人才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宏观布局,为人才强国之路指明方向。

  “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中”、“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鼓励人人做贡献、人人都能成才”……我国的人才观从以学历和职称为主要内涵,发展为坚持以人为本、主要看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的科学人才观。

  从2001年开始,每年盛夏,美丽的北戴河都会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各条战线的300余位专家受党中央、国务院邀请到这里休假。他们中既有著名院士专家,也有优秀科技工作者和教师,还有工人技师、“土专家”和“田秀才”……他们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但他们都是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党深切地关怀着他们。

  着眼于人才总量的增长、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党和国家大力加强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公务员法》相继颁布实施,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票决制等逐步在全国推广;企业人才市场化选聘力度进一步加大,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化、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以全员聘用、岗位目标责任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

  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央陆续研究制定了加强国防科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作为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区域人才开发成为一道令人瞩目的亮丽风景线。中央制定印发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启动实施了“振兴老工业基地专项活动”、“东北之春”、“院士专家行”、“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等活动,促进了区域间人才的协调发展。

  各级党委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为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证。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全部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近85%的地(市)组织部门建立了专门人才工作机构,78.8%的县(市、区)组织部门配备了专职人员。一个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已经形成。

  30年光辉历程,党和国家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造就了一支规模宏大、专业门类齐全、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大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昨日的辉煌,已成为今天的新起点。党的十七大勾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方向,各类人才有了充分展示才华更为广阔的舞台。我们坚信,神州大地群贤毕至、吐露芳华之时,必是中华民族腾飞之日。

  来源:《人民日报》2008-11-13

 

2008年11月26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