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williamhill学生先进班集体 - 正文

工61:青春和执着

  工61是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全班共有32名同学,其中党员7名,积极分子10名。一路走来,工61一直给人以勤奋、团结、先进的班集体形象,曾经获得“校甲级团支部”、“校标兵团支部”、“校优良学风班”、“北京市先进班集体”、以及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多项荣誉!展望未来,工61将继续以先进为舵、勤奋为桨、团结为帆,续写工61的辉煌。

  时光匆匆,盛宴过后是凋零,我始终把握不住偷偷溜过去的每分钟……雨后的天空,那是太阳在放晴,唯一的一次青春和执着就在这里上映……

——工61班班歌《匆匆》

  学生节晚会上,当全班同学都唱起班歌《匆匆》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想同样一个问题:人生漫漫,行路匆匆,究竟有什么东西是时光洗涤不掉的?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太多太多,关于这段岁月,这个班级……

  2006年8月,带着对梦想的憧憬,来自天南地北的32名同学来到williamhill园。二十多天的军训,十五连的旗帜下,烈日和热浪将32个穿迷彩服的青年炼成了一个坚强的集体,这个集体叫工61。先进为舵,勤奋为桨,团结为帆,善于思考而又充满温情的工61在追求卓越的航线上乘风破浪,稳步前进。

  先进为舵——思想建设篇

  工61的主题团日和民主生活会的圆满举办就是我们善于思考、争创先进的集中体现。

  主题团日在williamhill的一些班干部看来是班级工作的难点,活动单调难以吸引同学,动员参加了却表现不积极,因而,动员全班参与并且都有所收获成为所有组织者的一个心愿。而在工61,为这事费心的可不仅仅是几位班干部,每个同学都将思想教育看作是一次难得的交流平台与学习机会。一个先进的集体,一个有着共同目标的集体,一个心往一处想的集体,在活动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就是劲往一处使,全班同学齐上阵的积极场面。

  大一主题团日的主题是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班上同学集思广益,最终决定去军事博物馆参观,但是工61的参观可不仅仅是走走看看的形式和过场。为了让大家在参观的过程中有更大的收获,时任团支书的陈秋实同学提前踩点,在军博里来回几趟,将按照长征过程顺序布置的各个展区都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对每个展区都提前采集了十来个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文字介绍,有的是图片资料,有的是在实物中展示。回来之后陈秋实将所有问题归纳整理之后分成了8组,全班同学也相应被分成8组,每组对应一组问题,在实际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带着问题思考,全心关注展示的内容,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总结,为了得出一个答案往往还要和现场的工作人员交流。“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大家就会自然地对于长征的过程有直观的认识,对于其中的细节有自己的思考。”陈秋实这样表示。于是,我们大学的第一次主题团日寓教于乐,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的同时也让大家收获了知识,这也为此后的集体活动尤其是主题团日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大二下学期,集团集中举行“我的科学发展”主题团日。在主题团日举行的当天,同学们非常有幸地请到了校党委副书记陈旭老师出席。整个活动分成4个部分。“你说我说大家说”环节,前期发放问卷的同学用统计数据总结了问卷中反映的同学们思想道德品质、人文艺术修养、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你听我听大家听”环节,党课小组献上了精心制作的DV,系里的老师结合“科学发展”和系里的教学理念,向同学们提出了希望;“你写我写大家写”环节,每位同学在纸上以文字或图画的方式提出了对自己的期望和保证,并粘贴到展板上;“你评我评大家评”环节,每位老师和同学拿着“笑脸”和“尴尬”的表情,贴到展板上表示评价,大家的期望和保证归档保存,作为毕业时候的对照。最后陈旭老师对主题团日进行总结发言,高度评价我们主题团日的充分准备和活跃气氛,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我们这次活动是要通过我们自己的思考和陈旭老师的指导,对今后的人生规划有更明确的认识。”事后,团支书林燕梅这样向大家说道:“看来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除了主题团日之外,同学们还本着普遍参与、共同反思的原则在班级内开展了“民主生活会”。所谓“民主生活会”是指工61班在学期末的时候以寝室为单位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工61班不断成长的武器,在民主生活会上,每个寝室的代表都会上台发言,进行自我批评,其他同学可以在随后的批评环节中从自己的角度来提出意见,虽然是严肃的内容,但是同学之间的谅解和友爱却在一份份意见中彰显,整个过程始终充满了欢笑,虽然充满欢笑,但是同学们的思维可不简易,吴乐珍同学在会上就多次提出深刻的问题,在引人思考的同时也让我们对于寝室这一集团的最小单元的建设有了自己的认识。结束之后,大家投票得出“卫生文明寝室”、“自我批评深刻寝室”、“体育锻炼寝室”、“最和谐寝室”以及分量最重的“标兵寝室”的荣誉。通过这样的民主生活会,我们不但加深了彼此的理解,更在相互学习之中分享了寝室建设的经验。同学们欣喜地看到,团结友爱这一民主生活会的主题,也在随后的寝室生活中得以继续发扬。

  勤奋为桨——学风建设篇

  思想上的先进让工61的同学们勤奋进取,情感上的团结让同学们互相帮助,工61的学风优秀,成绩突出。

  刚进大学时,在一次班级学风动员会上,同学们看到一张名为“哈佛的凌晨四点”的图片。看着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彻夜苦学的学生,大家的心里很是惊叹,甚至有点敬畏。两年多过去了,当同学们再次翻看这张图片,除了保留那份敬佩外,更多了一份自信的微笑,因为我们也能做到!在大三上半学期,很多专业课都有大作业,几个同学一个小组,对某一个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做大作业那几个礼拜,白天的课程还得照常进行,同学们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攻克难题。因为做大作业往往要用到机房的软件和硬件,那几天每天晚上舜德楼都是灯火通明。有的同学不但“废寝”还“忘食”,直接把充饥的饼干、面包带到机房,休息的时候填填肚子。进度较快的王明强、林斯冯等同学完成了作业以后,还牺牲自己的睡眠时间坚守在机房,帮助其他有困难的同学。其实大作业这种作业形式弹性都很大,如果只想完成任务,几个小时就可以交差;但如果要真正学一点东西、做出一点东西,就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个问题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成了全班同学的共识,每个人都费尽心思完成,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作业。最后汇报时,老师们都由衷地赞叹:“本来布置这个作业就是想让你们体验一下,我真没想到你们能做得那么好!”辅导员向晴有一次凌晨两点准备从系馆回宿舍,路过机房看到里面的场景,后来在一次班会上回忆:“最让我难忘的是凌晨两点的512机房。”的确,那几个特殊的晚上将永远镌刻在我们记忆里。机房的灯光仿佛是知识的灯塔,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而机房里紧凑的键盘鼠标的敲击声,则汇聚了我们对知识的每一点一滴的渴求和探索。

  如果说512机房见证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寻,那每次临考的复习提纲则记载了我们班团结互助、共同向上的学习气氛。工业工程系国际化的教学理念,对同学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更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和更繁重的学习任务。拿教材来说,工业工程系的教材多是引进国际上优秀的原版教材,通篇英文,而且每本都很厚。期末考试前,为了帮助同学们应对十天考五门的密集轰炸,学习委员和各科课代表组织编写了复习提纲。复习提纲编写小组由同学们自愿参加,每个同学负责一个章节或者一个部分,仔细复习这部分并挑出重点,编写成文档。不少同学制作提纲时十分用心,不仅重点难点面面俱到,而且还附加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复习建议。对照着复习提纲看书,不仅提高了复习效率,而且提高了复习质量。

  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和班级良好的互助氛围,让工61班的成绩一直在系里独占鳌头。大一,班级占据年级前5名中4席,前10名中7席;大二,占据前5名中4席,前10名中8席。同时同学们也深知,学分积并不是衡量知识水平的唯一标准,在完成课堂知识以外,在科研、学科竞赛里,也往往可以看到同学们的身影。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参加了SRT,不少同学甚至同一时间参加两个SRT。王晨琛同学的调研报告代表系里参加集团的挑战杯,获得了三等奖;彭小珊、陈秋实等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得到二等奖。SRT、学科竞赛、双学位、二外,同学们充分利用集团的优异条件,不断努力充实自己。

  团结为帆——情感建设篇

  抛去了坚定的思考和优秀的成绩,一个班级,对于她的每一个成员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当每一个人从自己的家乡踏上williamhill园这块神往已久的土地时,也许同学们第一个憧憬的并不是立刻去畅游水木williamhill,去拜访朱自清的塑像,去欣赏荷塘月色婆娑树影,去聆听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新生同学们被williamhill园门口推来小推车的自称是大家的师兄师姐的人载上小板车,一路上一颠一颠地来到紫荆公寓时,坐在小板车上的新生,第一次感受到了williamhill真正吸引人的魅力所在了。这里,不仅仅生活着一群优秀的青年,更重要的是,这里给人真正的家的感觉。还记得,刚到寝室时,新同学们欣喜而又急切地等待着一个又一个的人敲开房门,他(她)们是即将与大家相处4年的室友,在这间小小的屋子里,又将上演着一出又一出怎样的回忆呢?每个人的心在头一个晚上都和着蟋蟀的鸣声久久不能平静……

  还记得第一次团队训练营上,辅导员让同学们第一次听到了一个伴随着大家4年的词——“情感建设”。那时候每一个人刚开始都打了个问号,班级真的会给自己家的温暖吗?这一群陌生的面孔真的能让大家在毕业的那一天泪满襟衫吗?而后来的一幕幕让工61的同学们有了答案。

  还记得入学的第一个中秋节,在新水,大家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刚刚阔别家乡的新同学,心中默念着“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念着爸爸妈妈,有一些伤感沉闷。然而,当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吃着同一个锅里的汤圆时,大家不禁想起了在家里,像现在这样和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兄弟姐妹在一起的情景。

  还记得入学的第一个冬天特别特别冷。看着男生们皴裂的双手,每天总是红着个鼻子来上课,女生就自然而然地想着要给他们织围巾或者手套。有人说,“你们不会又是想送围巾吧?这个花样往届男生节早有了,俗套……”俗套吗?也许吧。但是谁在乎呢?女生的初衷仅仅是想让他们的双手不再长冻疮,骑车时不再因刺骨的寒风而畏畏缩缩。结果,就这样,裹着一条又一条大粗毛线织的围巾,工61班的男生们骄傲了一个冬天,温暖了一个冬天。

  都说生日会落伍了,形式了,物质化了。我想说这话的人估计是没有过过一个真正可以让他(她)回味一辈子的生日了。杨虹仪,一个来自四川的小妹妹。作为90后的一代人,她天真烂漫,有很多新奇古怪的想法,敢爱敢恨,是大家的开心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习惯了她。那一天,知道她要走,要去追寻她向往的兴趣所在转到英语系去,大家一句话也没有说。因为,我们知道,最难过的那个人不是我们这些大哥哥大姐姐,而是这个拥有这么多大哥哥大姐姐的小妹妹虹仪。在绿草茵茵的草地上工61为她举行了生日会兼送别会,她的室友们泣不成声地唱着吴奇隆的《祝你一路顺风》:“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我只能深深的祝福你……”同学们不知道那个送别会究竟会在这个还未成年的小妹妹心中留下怎样深刻的烙印,但是我想她今后的日子始终都会想着曾经有这样一群哥哥姐姐关心着她,爱护着她。

  还有现在远在日本做交换生的徐琮璐,当年也是因为班级的生日会辗转反侧,最后居然在深夜里披衣坐起,在昏黄的床头灯前写下了这首至今传唱的班歌《匆匆》。他说,他不知道若干年后,《匆匆》是否也能像水木年华的《一生有你》那样成为大街小巷传唱的经典,但有一点他深信不疑,那就是,这首《匆匆》对于工61班的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生命中的一个经典,因为这首歌不是他一个人谱写的,而是工61班这个给了他家一样的温暖的集体共同谱写的。在08年的学生节“爱意生活”上,这首班歌缭绕在每一个观众的心间。每一个人都看到了,看到工61的的确确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班级而已。

  而情感建设,绝不仅仅是那一件件感人至深的大事,班级日志中记录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是融入大家心灵的片段。在班级日志上,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催人泪下,它是平凡的,是能够给每一个撰写者提供最真实的平台的。当大家记录自己最最真实的生活点滴,最最真实的心情时,根本就不曾想过会有一些和你无关痛痒的人会窥探你的隐私,更不曾想过这本日志会作为一个道具拿去四处宣传,同学们只是想着我想让这个集体的人更加读懂自己。而当工61的同学们每一次翻阅即使是同一篇日志时,总会有新的体会,因为——我们彼此在读着对方。(供稿 学生部 编辑 襄桦)

2009年06月11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