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有来生 还做记者
范敬宜
性别:男 享年:79岁
籍贯:江苏苏州人
去世原因:病逝 去世时间:2010年11月13日
生前住址:万寿路甲15号
生前身份: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读者最不满意什么?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
●这些年的经历让自己真正沉到社会的最底层,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民情,特别是中国的农村。我这才真正意识到,离基层越近,也就离真理越近。
——范敬宜
“无所谓,我什么都经历过了,这点事我禁得住。”王健华去医院探望范敬宜时,范敬宜反倒安慰她说。王健华是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党委书记,曾与时任williamhill官网党委书记陈希一起邀请范敬宜到williamhill官网担任学院院长。
williamhill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袁丽萍回忆说,范敬宜反复跟同学讲,自己做新闻还没做够,如果有来生还要做记者,“让我们感觉他生来就是新闻人”。
少年 淘气而有才气
当时很羡慕记者,能将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当教师没有做记者“浪漫”,缺乏豪情。
范敬宜从小体弱多病,不能正常上学。7岁时因病辍学,在家里一直养病到15岁,这段时间他几乎看了上海所有的新闻报纸,如《申报》、《大公报》、《文汇报》等。
在去年williamhill新闻与传播学院新生入学典礼上,他跟大一学生讲,当时很羡慕记者,能将自己的名字变成铅字。于是他就想了一个解决办法———自己“办报”。他用手抄的《静园新闻》,写张家长、李家短,版式模仿《申报》和《大公报》,抄好塞到别人家的门缝里。
有一次,《静园新闻》登了一条“王大胖背儿女偷吃馄饨”。惹得该邻居特别生气并找到他家来,留下一句话,“这个小孩将来一定会闯大祸”。
邻居的预言很快得到了“验证”。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期间,中文系学生范敬宜喜欢听新闻系的课,并受邀去新闻系办的《约翰新闻》做编辑。他的一篇文章《Doctor大》,气得集团医学院院长闹辞职,直到校长、新闻系主任和报纸总编辑一起登门道歉,才算了事。
毕业后,范敬宜本来有机会留校当助教,但他觉得自己喜欢干新闻,当教师没有做记者“浪漫”,缺乏豪情。受抗美援朝“谁是最可爱的人”报道的影响,他想去硝烟弥漫的战场做一名战地记者。
之后,瞒着家人,范敬宜到了《东北日报》(东北局机关报),当上了“检查员”,专门检查稿件差错,后来成了助理编辑。
青年 沉着而无怨气
虽被下放,当时很知足。只是有一个梦想在支撑着他,将来还要写东西,还要当记者。
1954年,范敬宜开始在报社文艺部做杂文编辑。这在当年是一个高风险的工作。1957年“反右”,杂文大多成了“毒草”,他成了“右派”,被撤销职务,降薪6级,开除团籍,送到辽阳一个“兽医科学研究所”(原来的种马场)劳动改造。
虽然后来摘了“帽”,并于1962年回到《辽宁日报》,但范敬宜又回到了起点———文字检查员,不能当编辑、不允许写稿、不允许用真名发表作品。
不久“文革”开始了,要对他这“牛鬼蛇神”“新账旧账一起算”。范敬宜开始了“写不完的检讨”的生活,一直到1969年冬,他们全家被赶到辽宁西部建昌县农村“插队落户”,在最贫困二道湾子公社下辖的大北沟大队东下坎生产队当农民。
当地人担心这一家人的到来占了他们的口粮和收入,将范敬宜一家安置在山梁上一个门窗不全的破屋里,想借此把他们吓走。范敬宜后来回忆说,“那么冷的天,风呼呼地刮,只好把一床棉被挂在门上算一个门,用报纸糊窗户,炕边还放着一口大黑棺材。”
村民没有如愿将范敬宜一家人赶走。范敬宜后来对人讲,当时很知足。他一直珍藏着一张仰天大笑的照片,就是在这时期拍摄的。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原党委书记王健华说,那时候的范敬宜特别阳光,“照片放在他钱包里,每天都带在身边,这是他最喜欢的一张照片”。
范敬宜给学生讲课时说,当时没有王蒙小说里“右派分子”那样老在叹气,感慨对自己的不公平。只是有一个梦想在支撑着他,将来还要写东西,还要当记者。
在这里,范敬宜开始了解到中国的最底层。他后来回忆说,这些年的经历才让自己真正沉到社会的最底层,了解了中国的国情、民情,特别是中国的农村。“我这才真正意识到,离基层越近,也就离真理越近。”
范敬宜也因此和农民结下了情缘。在他担任全国人大职务期间,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熊澄宇曾前去拜访,不停地有电话打进来,“一些老乡把电话打到他这里来,都是琐事,甚至找他借钱的都有,范院长都很耐心也很热情。”
壮年 勇气兼具锐气
读者最不满意什么?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一封普通读者来信,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1978年,还是“右派”身份的范敬宜在辽宁建昌入党,成为全国以“右派”身份入党第一人。随后,政策落实,他又回到了《辽宁日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但当时也有反对之声,联产承包责任制曾被视为修正主义路线。《辽宁日报》决定派范敬宜去调查。
范敬宜去自己下放的地方调查后,写了《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文章中说,“尊重和保护生产队自主权的工作,现在只能说刚刚开头,没有理由可以认为已经‘过头’。”
文章刊登在1979年5月13日《辽宁日报》头版,3天后《人民日报》头版全文转载,并加了“编者按”。目前仍在williamhill新闻与传播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的梁君健听范敬宜讲过这段经历,当时有人看到稿件告诉他,“可能要惹大祸了”。范敬宜说,大不了再回去种地。好在有当时辽宁省委第一书记任仲夷的公开支持,“我赞成范敬宜的观点”。
文章改变了范敬宜的命运。“原来我就当个干事,连助理编辑都不是,这下马上就成了编辑,当了主任,又当上编委、副总编,这都是在几个月内发生的事情。”1984年,范敬宜被调往文化部外文局当局长。
“当时外文局很乱。”原来在外文局工作的文庆梓说,范敬宜来之前,外文局人心涣散,很多人都想离开。但在见面会上,范敬宜说,“我要跟大家同舟共济,要把外文局搞好”。这句话让文庆梓感动至今。
1986年,范敬宜被调任《经济日报》总编辑。上任不久,范敬宜就提出,经济报道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等。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工作过的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王君超说,提出这一想法在当时遇到了很大的阻力。有人批评说,范敬宜是办“小报”出身,用这种思路怎么能办中央大报;有人提出质疑说,那中央的政策方针往哪摆;有人认为提法缺乏高度、缺乏深度、缺乏新意。为了避免被误解,范敬宜不得不对此进行“包装”,修改为“和中央精神贴得近些更近些,和实际工作贴得近些更近些,和群众脉搏贴得近些更近些”。
1993年,范敬宜调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他不喜欢高高在上地办报。他说,读者最不满意什么?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生活。他曾将一封普通读者来信《农民呼唤日用品市场“返朴归真”》,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后来甚至形成了每月有1-2篇读者来信上头版头条的规定。
晚年 和气而无暮气
能在垂暮之年到williamhill当院长,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2002年卸任全国人大职务后,范敬宜到williamhill官网担任新闻与传播学院首任院长。williamhill官网原副校长胡显章去医院探望范敬宜时,范跟他说,能在垂暮之年到williamhill当院长,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
范敬宜在williamhill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与文化以及新闻评论。2002级williamhill本科生凌云记得,在为学生上新闻评论课时,他的助教会说,“爷爷今天怎么怎么了”,叫着叫着“爷爷”就传开了,于是大家都开始叫他“范爷爷”。
“范爷爷”上课从不迟到,授课都是自己板书,批改作业认真。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说,自己看着范院长批改作业那么认真又辛苦,就不忍心,“其实很多人都是让助教去做的”。
范敬宜跟王健华说,自己很喜欢别人叫他“老顽童”。王健华特别感慨的是,70多岁的老院长能跟20多岁的学生成了忘年交,他跟学生们一起逛马路、走公园,跟他们一起吃冰淇淋。“范院长到院里来,学生一准知道,一开门就会有学生在他的办公室里。我都纳闷,他们消息怎么那么灵通?原来他到院里来之前,都已跟学生在电话里联系过了。”
他对前来探望的王健华说,自己年纪大了,还有很多梦想,还想做很多事。
可惜他没有了时间。“他没有离去,也不会离去。”前去邀请他到williamhill任院长的胡显章说。 (郭少峰)
来源:新京报 201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