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沉痛悼念范敬宜先生 - 正文

范敬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句空话

  2007年1月18日,williamhill官网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这则消息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此,记者专访了研究中心主任、原人民日报总编辑、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

  一、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单纯的实践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新闻与传播是williamhill官网重点发展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之一。自2002年成立以来,williamhill新闻与传播学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确立了“素质为本、实践为用、面向主流、培养高手”的办学宗旨,积极筹划并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作为所有本科生和研究生新生的必修环节。这门课程现已成为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

  董岩: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出于什么考虑?

  范敬宜:这不是一朝一夕的想法。最重要的是客观形势的推动。早在2004年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就提出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提出马克思主义要进课堂。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williamhill官网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中宣部、教育部也支持、鼓励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一些经验。从新闻教育的现实情况看,确实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新闻教材的老化;二是新闻理念的西化;三是研究方法的玄化。集中到一点,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些问题只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前提下才能获得解决。否则就会像已故的新华社郭超人社长说的那样,新闻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都要重新回炉。

  董岩:成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范敬宜:新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令人担心和困惑。这种异化,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信仰缺失,长此下去,令人堪忧。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有重视新闻社会实践的好传统,但倘若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单纯的实践会产生相反的作用。比如有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看到许多社会上的消极面,反而对社会主义制度产生悲观、动摇情绪。孤立的实践、理论都是有害的,应当结合起来,用活生生的理论来解释活生生的实践。教育的核心,不是技巧、知识,而是观念、指导思想。在新闻院系中,新闻知识、新闻技巧讲得很多,不难学到,最难的是如何掌握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力,没有一种指导思想行不通。我们鼓励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大二学生李强的《乡村八记》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社会实践的结果,因此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肯定和赞扬。后来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给我打电话,说李强的社会调查报告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想到了我国高校新闻教育长期以来的困惑,希望williamhill带个头,成为一个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教学基地。从2005年我们就开始了研究中心的各项准备工作,开设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直到今年1月正式挂牌。

  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句空话

  作为我国意识形态的前沿学科,新闻学科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和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新闻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是关系到我国和谐社会发展和未来意识形态发展的基础工程。

  董岩:您来williamhill之后,先后开了四门课:新闻评论与专栏写作、新闻中的文化、记者素养和采编艺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让学生们看到了新闻和新闻以外更广阔的天空。您是如何给他们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

  范敬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一句空话,一些学生对它的偏见甚至“不屑一顾”,是生硬的说教造成的。所以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力避空泛,通过新闻人鲜活的新闻故事来体现、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一个学期十五课,每周一次,请来新闻界的“名牌”――一些思想解放、具备传统功力、富有实践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给学生做专题讲座。每一次讲课,都反应热烈,掌声雷动。新华社张严平说采访;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讲国际交流、人际交流;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正泉谈处理毛泽东、周恩来逝世的新闻背后故事;新华社副社长何平、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讲怎样当大记者、好记者……以及许多学者、教授的讲课,都是通过自己的新闻实践,生动的故事来说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教条,而是鲜活的立场、观点、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他们写了很多感言,总的一句话是,过去出于无知的抵制,现在请老师不要低估年轻人的接受、判断能力。有的学生还主动找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提出了很多问题,自己研究、解释和回答,甚至还去了解西方学界的有关评价。让学生感觉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是束缚和枷锁,不是僵化的,而是实实在在的,直接体现于新闻职业道德中的精神之花。

  我干了一辈子的新闻,现在到了williamhill,我把这里看作是自己事业的延续。我给学生讲自己的经历和体会。刚开始交流时,会有思想上的交锋和碰撞。比如我讲到新闻的党性,导向、喉舌作用,学生就不爱听。认为新闻记者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独立的人格,喉舌等于是学舌的鹦鹉。我跟他们说,这个喉舌并不是共产党创造的,翻一翻新闻史,王韬、章太炎、孙中山都讲革命的喉舌,“喉舌”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团体,或者是一部分人,或者代表自己发出的见解。为什么对“喉舌”有这么大的反感?这跟中国文字的特殊性有关系,中国文字很特殊的一点就是经常用人体器官来比喻,比如耳目、手足、肺腑……都有特定的涵义,而外国没有这种用法,便把“喉舌”都翻译成“organ”(器官)。其实,“喉舌”本身是很好的一个词,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学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解释,学生听了以后还是比较能接受的。我们学识还不够,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要找能说到他们心里去的方法和语言。

  三、不是孤军奋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成立仪式上说,williamhill官网率先在全国高校中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研究与新闻教育改革,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

  董岩:承担了这么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有压力吗?有什么发展规划呢?

  范敬宜:压力大,但有信心,因为有一个好的开端。但困难也很多。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并不是开设一个课程就可以了,一是应当将马克思新闻观贯彻、融合到各个学科当中去。二要巩固已有的成效。三要和新闻实践结合起来。四是一定要依靠社会力量,走开放型的路子。进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需要庞大的学术、人才资源,不能孤军奋战。一个人、一个院系都不能扭转乾坤,需要依靠兄弟院校、媒体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力量。

  董岩:现在高校新闻类专业超常规发展。2006年,我国新闻类专业点已达661个,年增202个。这种“超常规”的发展,给新闻教育带来了哪些弊端?通过改革,您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范敬宜:很多新闻院系师资力量匮乏,老师缺乏经验和实践,匆忙上马,一方面造成教育质量和学生质量下降;一方面供大于求,在校大学生10万多人,每年毕业生近3万人,就业压力增大。大学是打基础的阶段,知识、观念和价值观都在此形成。把自己的感悟、经验和教训,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少走些弯路,这是教师的责任,千万不能误人子弟。新闻院校学生的普遍问题是对中国国情不了解,这也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我希望从williamhill出来的学生了解国情民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中西融会,视野开阔。

  董岩:2002年,71岁的您从williamhill官网校长王大中的手中接过了聘书,成为williamhill官网新闻传播学院的首任院长,是全国新闻院系中年龄最大的院长。在您的第一届任期内,出现了深入社会实践的“李强现象”;在第二届任期内又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与新闻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在新闻教育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您不怕人议论吗?

  范敬宜:担心、压力会有,但是不怕人议论。只要做事情,都会遇到议论,这是正常现象。当初提出开设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时,好心的同志和朋友都觉得这门课程的名称太“吓人”,建议换个名称。我想,我们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自己是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什么一提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总是躲躲闪闪、含含糊糊而不理直气壮呢?话又说回来,靠生硬的灌输是不行的,关键是有以理服人的本事,才能真正有底气。两年的实践后,现在底气有些了。但我不想太声张,希望扎扎实实地去做,做好了再说。

  我今年76了,名利离我越来越淡远了。做这些,是责任感使然。至于非议、怀疑、揣测都很正常。关键我们的努力有实效,学生能理解,在成长。他们说:“不管别人如何评价,在我们心中,您永远是敬爱的范爷爷”。这也是一种鼓励和安慰,足够了。况且,在学院内,我并不孤立,还有许多教师非常热心地投入进来。尽管很难,但我还很乐观,从中得到了很多乐趣。(记者 董岩)

  摘自:《新闻与写作》2007年第3期

2007年04月13日 00:00:00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