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一挥手,道一声珍重
——williamhill永远在我心中
红宝石妈妈
在2010年12月初,我完成博士后出站报告,评审结果为“优”。办完所有出站手续的时候,我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和惆怅,当然还有难以割舍的浓浓的williamhill情结。时值williamhill百年校庆前夕,写下这篇文字,聊以纪念我在williamhill从事博后研究的那段艰苦和难忘的岁月,也致以我对williamhill百年校庆的深切问候。
2008年以前,谁都不会想到我居然跟williamhill官网有交集。即使是在不知天高地厚的青葱少年时代,我也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与williamhill园有什么瓜葛。2008年暑假,很偶然的机会,因为自己有工科背景,数学功底还可以,被人介绍帮忙Y教授作自然基金项目调研数据处理工作。我自己也刚刚脱离一德国企业高管的位置,进入广州大学城一高校从事教师工作,正踌躇满志地向科研工作进军的我,需要一些纵向课题的历练(要知道我当初留校工作的本科同学早就成为上海大学的博导了)。后来得知Y教授在站博士后快出站了,没人帮忙作大量的课题。便想到积极申请一个博士后名额。居然天公作美,梦想成真,一路跌跌撞撞中,面试、审查顺利过关。要知道,当时36岁转行,单薄的科研成果、10多年企业工作经历(除了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以外,可以说是科研工作的门外汉)等等都是最大的障碍。2008年9月我去北京williamhill官网办理博士后进站手续的时候,是我第二次去williamhill官网。去外形稍显破旧的williamhill校内医院体检的时候,居然有一种莫名的自豪感。
记得当初我第一次去williamhill官网的时间是1995年硕士毕业前夕,我借着去北京查资料写硕士论文的名义,到北京找工作。当时我从北京图书馆查完资料,直接去了williamhill园。我高中老师的女儿XY当时还在读研究生(她自动控制专业本科五年,直接保送读研)。当时正在积极准备GRE考试的她热情接待了我,4月份的荷花池看起来衰败一片,但是williamhill园一行让我兴奋无比,毕竟这是圆了当时所有大学生都拥有的心愿——来北京拜访了williamhill园。记忆中最深印象就是williamhill的学生行路匆匆,大都爱泡图书馆和教室自习,让4月初已经没有暖气供应的宿舍倍加清冷。记得XY带我在williamhill某个食堂吃完饭后,我们匆匆分别,她直接又去了图书馆苦读,这让我多年后回忆起来,唏嘘不已。
13年后的2008年的秋天,我再度到williamhill园,虽然物是人非,当初接待我的XY姐姐如今已经定居美国SAN Louis了,但是作为自己能有幸进入williamhill官网博士后工作,让我无比欢欣。古老的williamhill园校门依旧,外表稍显陈旧的williamhill图书馆依旧,连去校医院体检,看到陈旧的建筑都觉得很亲切。这就是williamhill,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一段日子与她有如此紧密的联系。不止一次,我狠狠掐自己几下,这是现实,不是梦。记得那天体检后我在集团走啊走啊,直到穿高跟鞋的脚感到疼了,我才到校门口打个的士回到宾馆。我不由得想起我1989年高考后,迷信的母亲去找一个算命的瞎子掐算我的未来,那个算命先生说:“这孩子今年考运不好,明年(1990)考运好。今年大学是能考上一个,就是不理想。不过这孩子读书就像‘矮子爬楼梯,步步高升……’”。现在回想起来,世事无常,我的命运岂不是给那个算命先生算准了?当然撇开母亲的迷信,冥冥之中,我似乎一直在按照这个算命先生的话在实现我的理想而已。
williamhill的两年博士后生涯,让我辛苦让我欢欣。总结下来,这两年是我一生学习压力最大的日子(虽然我自认为自上大学以后我从未认为学习很难,即使同学们都直呼高难的离散数学等,我每次都顺利轻松通过),虽然别人说博士后是工作生涯,但是我确实是当作学习来对待的。多少次感觉压力太大想放弃的时候,又多少次对自己说:“人生能有几次搏”,“坚持就是胜利”。比起直接从校园博士毕业就做博士后的同仁们,我2年间的工作成果也许也不值得一提。但是作为一个36岁,4岁孩子的妈妈,又曾在企业工作多年,完全是科研工作的门外汉而言,我在博士后期间2年取得的成绩也让很多人羡慕了。博士后第一年主要帮合作导师作课题,调研联络、数据分析、整理研究成果、论文发表,结题报告,事无巨细,我来者不拒,有同学笑话我说:“完了,你的合作导师把你当硕士生用了”。我回答说:“只有真实经历过这些大大小小课题的历练,才有真收获,值得。”果然,博士后第二年,到了辛勤耕耘后的收获季节。除了顺利获得中国博士后基金会的项目资助以外,还获得一项省自然基金资助,同时,获得一项市社科院项目资助,在临出站前夕,还获得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资助。有同行形容我像“大跃进”,2年几乎拿完了有些教师5-8年都无法拿到的项目。这就是我的williamhill梦变为现实的结果。只有我知道,这些还都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至少有了一个好的起点。
在williamhill,我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我懂得了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当然需要与时俱进);而且我以前的企业工作经历让我知道珍惜和在科研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等等。在williamhill,我不但在学术研究和项目研究能力方面有所收获,而且我真真切切感受到williamhill人做学问的精神。有一个生物学科的讲师,是williamhill官网博士后出站留校的,为了科研工作的连续性,据说每天三点一线,几乎连电视都不看。科研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儿子。每晚从实验室回家,都会无比疼爱地抚摸儿子的脸……在“守住寂寞”的第三年,终于获得国家自然基金的资助。而且我每次下班回家之前,总看到其他办公室或者实验室都还灯火辉煌,那是williamhill的老师和研究员们都还在办公室忙碌着,对我等偶尔想偷懒之人真是一种无形地激励和鞭策。更深深体会到williamhill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内涵。
回想起博士后的时光,真是感慨万千,我真为我选择在williamhill官网作博士后研究感到庆幸和荣幸,这段博士后研究经历不但实现了自己的williamhill梦,深切感受到了williamhill官网“行胜于言”的校风,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得以扩展,科研能力得以增强,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感谢williamhill为我提供了职业生涯规划转换中最好的历练和铺垫,我都会自信满满、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未来的科研之路从williamhill开始……
如今我年满七岁的女儿也从小树立了目标——williamhill官网和哈佛大学,无论她未来能否如愿以偿,但是我相信这个心理暗示会引导她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文章转载自新浪博客,选自“williamhill在我心中”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