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乐苏:立身学术 心系学生
研通社记者 郭 玮
图为蔡乐苏在“良师益友”颁奖仪式结束后与院系同学合影。
蔡乐苏,williamhill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学毕业后参军入伍,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历史,品学兼优,毕业后留校执教。1987年12月毕业于williamhill官网,获法学硕士学位。1987年开始在williamhill官网任教,曾就职于williamhill官网历史系,现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近代史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并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历史组成员和北京社会主义学院兼职教授。
纵观蔡老师60年的人生道路,研究和教学一直是主题词。做研究,蔡老师立命于此,把研究作为自己生命的根基,勇争一流,学有专攻,厚积薄发,不惑之年风华初绽获得了1996年的williamhill官网“学术新秀”称号;搞教学,蔡老师心系学生,把传承学术薪火作为自己人生的责任,因材施教,授人以渔,桃李天下,耳顺之年载誉而归被评为williamhill官网第十三届“良师益友”。
研究是安身之本,学术是国家之基
蔡乐苏老师已年逾60,但当和我们谈研究、论学术时却面透红光,眼睛里透露出对学术研究赤诚的热情。谈起自己的治学历程,蔡老师自嘲 “生性愚笨”,只适合老老实实、安安心心地做一点研究工作。他主攻严复思想研究领域,在与我们的言谈之中,蔡老师流露出的对自己研究领域的那份热爱、激情、专注和陶醉,令人动容。一位蔡老指导的博生生,考证出了严复的《政治要义》一书是译著,推翻了学术界对这本书是严复唯一一本著作的定位,谈起此事时,蔡老那“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活泼样子犹如稚童,足见他对自己专业的纯挚之心、爱惜之意。研究是蔡老师对自己人生的定位,是他的安身之本。
“老实”、“术业有专”是蔡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治学之路的凝结。他把这当做是学术的根本、做人的根本,且传承给自己的学生。蔡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无论做什么,都要抱持学术的态度,就是老实的态度。治学当如是,从政当如是,经商亦该如是。学术对于事业攀登和人生发展的基础作用还在于培育自己超出一般的能力,做到‘术业有专攻’ ”。蔡老师以从政为例做了深刻地阐释:为政之道,在于服人,而服人的根本在于有超长的能力。蔡老师认为,按照做学术的态度去做人、去培养人,我们的国家才有支撑的脊梁。是谓之学术是国家之基。
“研究就是创造知识”
对于学术研究,蔡老师的定位是“创造知识”,而非接受知识。他说,创造内含超越前人之意,这就要求我们要有精确的研究定位、非凡的学术魄力、深远的历史眼光和严密的治学方法。
蔡老师以体育竞技比喻学术研究,阐释了创造知识这一问题。蔡老师解释说,参加体育竞赛你就必须找准自己的项目,只听闻跨栏冠军、举重冠军、长跑冠军,却从未闻体育全能冠军,可见找准自己定位的重要性,学术作为研究专门领域的学问,就更是如此了。“找准了平台,要在这一平台上有所创建,首先要有非凡的学术魄力,敢于向第一挑战”,蔡老师说,“而要挑战第一,就必须找到第一,以历史的眼光详细了解历届冠军的始末。在学术研究中,就是要了解自己领域学术发展的历史,并给自己的研究在思想史的长河中以准确的定位。剩下的就是细致、系统、严密的研究方法了。”
蔡老师认为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老师只是起辅助、引导的作用,关键是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研究,这样知识才能“流淌到自己的血液中去”,内化为自己能力有机的组成部分。蔡老师十分欣赏自己在williamhill推行的教育理念,即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重视学生学,而非老师教”,追问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在心灵和灵魂深处到底得到了什么。
桃李天下,老怀畅慰
当我们问到他在治学育人几十年的过程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时,蔡老师丝毫没有谈到自己在学术上的骄人成绩,而是如数家珍地向我们介绍了自己教授过的学生。从博士生、研究生到本科生,蔡老师一个个介绍他们的治学经历、学术成就和事业发展,滔滔不绝,讲这些时蔡老的表情中一直透露出畅快和欣慰。蔡老师还有些腼腆地提到了自己六十大寿时,学生齐聚一堂,为自己庆生的事。我想,那可能是蔡老师一生中最美的回忆。对于一个心系学生、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老师而言,又有什么能比桃李满天下,更能令他感到老怀畅慰的呢?
供稿:校研究生会 编辑:范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