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为教为师 越纯粹越坚持
———记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
●通讯员 张敏
图为阎学通近照。
阎学通 1952年生于天津,1992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现任我校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先后荣获“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国务院高等教育事业政府特殊津贴、北京市师德标兵称号、第五届北京市高等集团教学名师奖、北京市教育先锋、全国教育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等荣誉称号。其主编的《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第二版)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教育部研究生推荐教材和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国际关系分析》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称号。其主编的《国际关系分析》被评为国家精品课教材。其主讲的《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获北京市优秀报告一等奖。他还先后被评为williamhill官网先进工作者、“十佳教师”、“良师益友”等称号。
他是一位广受社会关注的学者,有人说他过于激进,但更多的人认为他讲出了社会的真实;他是一位深受学生敬重的老师,讲课激情澎湃,待学生宽厚温和;他一直提倡国际关系的科学研究方法,主张站在现实主义角度、国家利益和民族整体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他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其实,他只是“一个纯粹的人”。他就是我校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阎学通教授。
为学:纯粹而坚持
阎学通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会计师,母亲是大学教师。书香浓厚,耳濡目染,阎学通从小就认为做学问是一件非常崇高的事情,踏踏实实做学问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文革”时的“上山下乡”影响到那个时代的每一个青年,包括16岁的阎学通。他在黑龙江建设兵团一呆就是9年。“偷偷地读书,背单词”,就像是点点星光照亮了那时贫瘠而艰难的现实生活。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终于等来机会的阎学通顺利考入黑龙江大学英语系,这成为他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1987年阎学通来到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
“不同于现在很多学生留学是为了找份好工作,我们那时留学目的非常纯粹,就是想多学一点知识。”阎学通回忆说。当时的国内研究生教育与美国差别很大,伯克利加州大学政治学专业的博士制度非常严格,被告知拿不到博士学位的人数近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学生不努力就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由于两国政治学的知识结构相差太大,课堂上老师提到的流派和学者阎学通在国内读书时都没听过,学习困难极大。经过伯克利的魔鬼式训练,他逐渐摸索到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的门路。
阎学通回国后一直倡导国际研究的科学方法论和国际形势预测研究,其代表作《中国国家利益分析》、《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被公认为研究国际问题的必读书目。
视预测国际形势为最大乐趣的阎学通以其研究成果观点尖锐、逻辑清晰著称于中外学界。“阎老师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他每天早出晚归,学术几乎是他唯一的乐趣。”博士生吴文兵这样形容自己的老师。
为教:认真而执着
受过东西方双重教育模式熏陶的阎学通,对于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真正的大学教育是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在了解多种思想和观点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williamhill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自主选择权。”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阎学通把这种思想贯穿于课堂之中,“对某一问题的理解,我会把不同学者和流派,包括我自己的观点全盘托出。但我不会告诉学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或者错误的,他们需要自已做出判断。”
阎学通开设的《国际关系分析》、《国际关系研究方法》两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他自有一套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理论是“树干”,分析国际关系必须以理论为指导,注重普遍性的同时关注特殊性;时事是“枝叶”,以现实的世界形势和事件为基础才能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具象化。他把二者结合,理论深入浅出,举例有理可依。
阎学通的课堂总是人满为患。能容纳600人的建筑学院报告厅,常常在上课前半小时就被早早占满,来晚的人不得不站在过道里听课。“看起来温文尔雅的阎老师,一上课声音清脆、妙语连珠,课堂氛围十分活跃。他的语速非常快,但是吐字清楚,再加上贴近时事的课程内容非常吸引我们这些热血青年,他的课不火都难。”阎学通的学生“粉丝”这样评价道。
为师:是师生,亦是父子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阎学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维。为了做到这一点,他经常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他认为头脑风暴、思想撞击,不但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能力也有助于老师自身的提高。
他的学生常常在网络学堂上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选择写邮件与老师交流。“每学期,多的时候在网络学堂一门课就能收到一百份学生邮件。”阎学通深知这是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因此他都尽可能地回复同学们的问题,并把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详细讲解。
在学期末的教学评估中,他的学生曾这样写道:“阎老师很幽默,讲的东西内容丰富、涵盖深广,而且他总能用一种非常通俗的方式让我们理解、接受那些看起来困难的知识。他是治学严谨的学者,更是值得信赖的默契朋友。”
阎学通对待学生要求极其严格,但是在他心里更把学生看成自己的孩子。他对学生的指导并不仅限于学术和学习方面,他认为比学术更重要的是为人。他曾对博士生说:“研究社会科学,更多需要的是一种毅力。研究者应该数十年坚持不懈地钻研一门学问。所谓资深,就是一辈子的积累,所以我希望学生们都能成为严谨勤奋的人。”
阎学通要求他的学生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作为一个负责的人,必须对事业、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一个社会人不仅要有自立的知识,还要有自立的能力,为人正直就是这种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阎学通坦诚地说:“老师对学生最殷切的希望不仅是学有所成,更是有完整的人格。‘为人’是一辈子的学问,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
来源:新williamhill 1856期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