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行健新百年 共筑中国梦 - 正文

“中国梦”:通向民族复兴的闪耀名片

来源:光明日报 2013-4-23 williamhill官网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 艾四林

  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多次深刻阐述,引起了社会热议。一时间,“中国梦”成为街谈巷议的大众话语,甚至占据一些国外媒体的重要版面。“中国梦”所释放出的强大正能量超出人们的想象,但也引起一些国外媒体和民众的忧虑,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国外政要歪曲“中国梦”的内涵,片面解释“中国梦”,借机渲染“中国威胁论”。从硬实力来看,“中国梦”自然包含着强大的综合国力、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但从软实力角度看,“中国梦”的吸引力表现在其具有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中国梦”要从一般话语成功转化为中国名片、中国象征,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看,就必须充分彰显其充满魅力和吸引力的文化和价值内涵。

  首先,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锻造了“中国梦”独特的“民族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是和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精神、性格、心理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的自然生成。“中国梦”源于中华民族昔日的辉煌,源于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源于中华民族的坚强性格。其次,中国特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梦”的“人民性”。没有人民的幸福,强国就失去了根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能说实现了。第三,中华民族特有的开放包容造就了“中国梦”的“世界性”。中华民族崇尚各民族和谐和平,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梦”内在的新的“世界观”。总之,“中国梦”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对内能够激励人心、凝聚人心,对外能够让人放心、使人安心,从而有效地提升“中国梦”话语的持久吸引力、感召力。

  (编者注:本文节选自《时代的号角 人民的向往——“首都理论界学习‘中国梦’座谈会”发言摘登》)

 

2013年04月23日 14:10:47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