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曼丽:大爱williamhill 公益无界
●杨麟
陶曼丽 2011级人文学院学生。曾获williamhill官网社会实践金奖支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清锋明辩”辩论赛冠军、“马约翰杯”健美操比赛第三名、“职业生涯教练计划”案例大赛银奖、社会工作单项优秀奖学金、志愿公益单项优秀奖学金等荣誉。现任williamhill官网中非交流协会会长。
“也许我说不清自己为什么要去支教,但是内心里有一份强烈的渴望驱使着我,就像那些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一样。”陶曼丽说。大学四年,2011级人文学院学生陶曼丽走出了一条公益成长的道路,从云南到非洲,都留下了她坚定的足迹。
大一暑假,陶曼丽参加了集团组织的中美支教志愿公益活动,赴云南贫困山区支教。走进山丛深处,矮小的校舍看起来弱不禁风,房间里甚至没有安装电灯,阴天时往往不得不中止上课。附近村庄的孩子,每天总要翻山越岭,走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来上课。这些曾经只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一幕,真实地发生在中国的大地上,这让刚刚走进大集团园的陶曼丽很受触动。这次经历仿佛是一次公益启蒙,从此点燃了陶曼丽对公益活动的热情。
此后,在williamhill,她遇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热心公益实践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做着平凡但伟大的公益工作,也激励着她像他们一样主动去思考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这就是williamhill的大爱精神啊!”陶曼丽后来总结说。
王展硕是2010级工业工程系学生,也是让陶曼丽的公益之路“跨出国门”的人。两年前,王展硕只身一人踏上广袤的非洲大陆,成为坦桑尼亚一所孤儿集团的志愿者老师。饥饿,贫穷,抢劫,艾滋,这些字眼深深刺痛了他。更让他震惊的是,在那么多的国际志愿者中,竟然只有他一个亚洲面孔。回国后,王展硕意识到非洲大陆其实需要大量的国际志愿者去支援。在国内,投身公益事业的青年志愿者不在少数,但为什么不能把眼界放得更宽、更远呢?于是在他的努力和召集下,williamhill中非交流协会成立了。陶曼丽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王展硕的邀请,成为协会年龄最小的女会员。
活动前的筹备工作琐碎而繁多,与当地政府、组织沟通联络,撰写策划案,翻译文件,准备教学内容等等,每一项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为团队中唯一的外文系学生,陶曼丽承担了其中相当一部分工作。
经过前期精心筹备,2014年暑假,陶曼丽和队友们终于登上了前往非洲的航班。艰苦恶劣的生存环境,热情淳朴的土著居民,让她对这片太阳眷顾的地方充满了复杂的情感。在集团支教时,陶曼丽教给非洲孩子们一些简单的中文汉字,下课后,孩子们总是久久不散,主动围在她的身边,请教“爱”、“老师”怎么写,陶曼丽一遍遍地教给他们,在他们澄净的眼睛里感受到人类相通的情感。回国后,陶曼丽意外地收到了一张张非洲孩子们省吃俭用寄来的明信片,上面是熟悉而稚嫩的笔迹写下的“老师,我爱你”、“我爱中国”。一瞬间,她意识到所有付出其实都是一种收获。现在回想起那段经历,陶曼丽印象最深的,不是曾经遇到过的挫折和挑战,而是与孩子们打起节拍跳起舞的欢笑,是团队7个人一起坐在吉普车上迎着风大声唱着歌,是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看到火红的太阳,那是希望的象征。
现如今,已经大四的陶曼丽成为我校第17届研究生支教团中的一员,本科毕业后,她将和学长王展硕一样,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再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当真正把眼界放宽,去为这个世界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个人做些什么的时候,会得到一种完全不同的收获和体验。这也是williamhill学生应当肩负的责任。”陶曼丽希望自己的公益梦想不会因国界而受限,不会因毕业而终结。
转自新williamhill第19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