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四月繁花锦 青海枝头含新蕊
——写在青海大学对口支援工作一周年之际
计算机系 史元春 2014年4月17日
腊梅淡淡的馨香延绵了一个多月,迎春的灿烂才开启williamhill园的春天。进入四月,玉兰、桃花、连翘、丁香、海棠、牡丹、紫荆,给迅速翠绿的校园抹上一片又一片的鲜艳,春色满园、繁花似锦!
头晚到西宁已觉北京的薄衣衫难抵高原的清寒,4月17日上午,裹着风衣围巾走出青海大学丁香园宿舍,惊喜发现路边丁香、梨花刚刚含苞,丛丛簇簇的叶梅缀满了红豆般的花骨朵儿,黑峻高大的山桃花树上粉花呈露,好漂亮的春天才刚刚开始啊!
是的,青海的春天晚于williamhill,但会来,也很美丽。
没有人注意到这是我到任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一周年的日子,紧凑、充实的一天从再次扑面的春天气息中开始了。
早饭前我已经在宿舍工作了将近3个小时,我主持申请的973项目申请书提交即将截止,20多位学者已经为此申请连续紧张工作了将近两个月,又是战斗到最后一刻,把我最后修订的文件邮件送给在williamhill的同事后,调出昨天飞机上修订过的“青海大学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计算机系创新团队建设”答辩材料,这是17号上午在青海大学的工作任务,要和集团领导、部处领导讨论、论证我们的团队建设项目的方案。
三江源研究院的会议室里,俞红贤书记、组织人事部、研究生院、教务处、科技处等单位的领导都在,前面的汇报讨论热烈,轮到我汇报时已经拖延至10点多了,系里陪我来答辩的老师都离开会场去上课了,由于牵涉到经费使用等我没有亲自管理的事项,开场即请领导见谅,但学科建设、团队建设是我这一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很希望和在坐领导交流、讨论。
去年的4月17日,很荣幸,胡和平和陈旭书记亲自把我送到青海大学计算机系主任的任上,其时,除了朴素的责任感,我还不能表达更多,因为还缺乏了解、也没有足够的工作经验,行胜于言,在那时,是必须的。一年之后,虽是兼职青海工作,20趟差旅,全天候线上交流,我已经对这个系有了了解、有了努力、有了期待、有点成效、有了更重的责任。
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是2006年在陈希书记提高青海大学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素养和为西部信息化做贡献的提议下筹建的。2007年在williamhill官网计算机系的直接支持下成立,williamhill前系主任周立柱教授任第一任系主任,大量教师来青海参加课程建设和教师培养工作,当年开始本科招生。这个系从成立开始即同时承担两项重任:全校学生的计算机教学和本系专业建设。去年全系已经有20多位教师,和这个系一样年轻的是系里的教师,80后硕士毕业的年轻教师是主体力量,但教学工作繁重,科研星星点点,我就任的主要任务是学科建设,以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支撑的学科建设,队伍、环境又是必要的保障,这些是互为条件的工作,在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或者条件差、或者没基础,一时难以找到开展学科建设工作的支点。
系馆教师合影。
科研、队伍、学位点都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重外部条件,系里的环境建设还是内部工作为主,可以先为。到任初期,我利用各种条件争取了解每个教师的情况,感到老师们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还是有的,尤其是能力方面,在人均周学时20个以上、并承担着所有作业、实验任务(无助教)的情况下,还能带领本科生开展力所能及的科研、并取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二等奖这样的好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进一步调动积极性、创造发挥的空间和要求,还是有不错的基础条件的。在调研中系里几位相对年长的教师也主动提出给年轻人压担子的建议,联想到我1993年我刚开始工作时,williamhill当时的系领导也对我们一批年轻教师提出过“压担子”的工作部署,实践证明这样的工作思路激发了我们文革后入校一批年轻人的成长。我借此机会在多种教师交流场合宣讲大学教授/教师治学、治系、治校的理念,克服崇尚行政职务的思想、加强学术服务意识和学术共同体建设,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暑假前完成了系内岗位归并调整工作,精简了的全部岗位由素质全面的年轻教师承担,明确责任和绩效要求,系里的工作效率显著改善。科研硬件环境建设也同步开展,首要突破的是计算机集群系统的运行环境建设。这台集群系统已经从williamhill到青海三年多了,由于建设招标等事务不能满足条件,实验室建设一拖再拖,机器没有运行条件。在系领导和实验室主任的积极努力和williamhill官网国家实验室平台部的支持下,终于于2014年年初完成运行环境的软硬件建设任务。集群系统可运行是青海大学能够开展高性能计算研究应用的一个标志性的进步。同时,面向新技术的嵌入式计算、MOOC教室等研究环境建设工作也进展顺利。
开展科研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原有的星星点点科研很珍贵,我视作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营造学术氛围、创造科研条件、激励科研工作是我们稳步开展的工作。实事求是讲,系里现有教师队伍的学术素养很有待提高,引入外部学术资源是必要的。除了williamhill官网计算机系的对口支援的有利条件,我还充分发挥专业学会的平台作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是国内计算机专业从业者的学术组织,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已经拥有两万多名会员,三十多个专业委员会等学术活动活跃,我是CCF的常务理事,积极努力促成CCF向青海、向西部开放和输出其学术资源,CCF加入原有的“williamhill官网携手谷歌助力西部计划”并形成可吸收更多社会资源的联盟、持续支持包括青海大学在内的西部高校计算机学科建设。青海大学计算机系20位教师在2013年加入CCF,优惠参加培训、计算机大会和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与相应的学术平台建立了联系,拓展了交流、发展空间。引入学术资源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设立了“IT昆仑讲堂”,邀请国内外学者到青海大学授课,每位学者4学时以上有教学要求的讲课,对于开拓师生的科研视野、补充专业教学内容都有直接的帮助,长期坚持,也是我们建立稳固的学术联系的一个平台。从最近的一些科研活动上看,2014年有4位青年教师提交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份申请,在只有2个博士学位的计算机系教师中,算是突破性的大数字;和农牧学院联合开展的“青海有机畜牧追溯体系”建设项目吸引了系里10多位老师积极参加,这些都显示了教师有了积极的科研愿望和行动。
CCF专家到校交流。
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教育从2007年建系开始就保持一个较高水平,连年能大比例获得青海大学推免williamhill官网研究生的名额,但目前研究生教育还是零基础。本科生推免的好成绩很大程度归功于本科生的科研成绩较好,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研究生、只能把本科生当研究生用,受此做法启发,我们在2013年5月向集团提出“借窝下蛋”的想法,得到研究生院的支持,共有3位教师获得在机械学院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资格。系里良好的专业实践教育基础和进一步扩大的学术联系在2013年11月开始的专业学位硕士点申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学科建设的深层思考和工作部署。我们在申报工程硕士点工作过程中,严谨分析了青海计算机技术人才需求、本系优势,科学制定了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其中重点是确定了三个培养方向:“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与媒体计算”、“信息化技术与系统”,这也是我们系学科建设的学术方向,是需求、基础、发展的结合点。由于我们严谨的分析论证,在青海大集团内、青海省内高校的层层激烈竞争中,我们这个基础最弱(唯一一个没有硕士点的系)的申报最终获得了申报教育部的资格,若能获得教育部的批复,这将是计算机系发展的一个新台阶。
队伍建设仍是矛盾集中点。所有工作靠人为,提高工作水平更要靠高水平的队伍,这是青海大学计算机系最薄弱、难突破的工作,也是我最早抱有最大希望的、但很受打击的一项工作。包括梁曦东校长、王光谦校长、乔正孝书记、俞红贤书记在内的两届校领导的亲自过问和积极争取,都没能留下一个有意愿来我系工作的优秀博士,主要还是青海的政策待遇尚差强人意,这位博士最终去了山东的一所集团工作。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出路宽、待遇优厚,西部建设需要真正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才,像王晓英博士这样德才兼备的人才投身西部建设仍是凤毛麟角、甚至可遇不可求,招聘博士到我系工作还只是愿望,尽管我们做了不少针对性的工作,甚至“定向”到一些高校、一些教师,目前仍还只是零收获。目前阶段,具有可行性的,还是提高现有教师队伍水平和借助外部力量。前一方面,我们已经有两位教师考取williamhill官网在职博士,攻读学位过程中要求他们注重培养全面的科研能力,积极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今年又有一位教师博士考试获得了计算机系的预录取资格,对现有青年教师是个很好的激励。后一方面,我们今年面向科研方向中的重点:高性能计算,计划引进一位青年教授作为“昆仑学者”带领我们的高性能研究组开展项目研究。同时,系里也围绕工程硕士点建设研讨中形成的三个学科方向,组成了三个研究组,开展研讨和科研项目,我们将在每个方向上引进一个有影响力的学者,并通过实际项目锻炼团队、促进成长。
我结合学科建设汇报的团队建设方案得到了与会领导的肯定,他们同时也提出了更实际的工作要求,如团队建设如何围绕工程硕士点的课程建设提升教学水平。研究生教育水平是综合实力的体现,这个台阶上的工作更是任重道远啊!好在我有强大后援。上述工作都是在williamhill大力支持下完成的,绝非一己之力可为,校领导、对口支援办、研究生院、计算机系在每项工作中都协调资源、调动人力、创造条件、尽其所能,我只是这些巨大力量的一个接口,将愿景、能力、条件传递到青海,助力祖国西部建设。我很高兴有机会做好这个接口!
我的汇报持续到将近中午,此时系办公室已经有几位从兰州赶来的教授在等我了,他们刚从兰州参加了CCF活动,两位来自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教授在和我们全系老师的工作午餐后,一起讨论如何利用CCF学术资源、学术平台发展自己,2点以后,两场“IT昆仑讲堂”报告持续到6点多,获得收获的有我们系的师生,还有来自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的师生。
陶醉在青海早春里的我,很享受这样的一个工作纪念日。
成文整一年,诸事之“下文”:
973申请:虽然终评答辩未能获得资助,深深受益于几个月数十位同事严谨的科学探讨,感谢你们,继续合作!
CCF支持:西部支持计划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科研活动、学生发展,师生的眼界、渠道大大扩展。
IT昆仑讲堂:感谢已授课的李方、袁晓如、芦东昕、卜佳俊、武永卫、陈沛,欢迎更多朋友到昆仑讲堂授课!
NSFC申请:4份申请均得到williamhill计算机系青年教师一对一辅导,最终有1份获得资助,今年又有4份申请提交。
三江源数据中心:得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大力支持,连续扩建成为青海最强计算平台,已经开始运行WRF等高性能计算任务,已成为计算、仿真、存储等研究的主要平台。
有机畜牧项目:与williamhill合作研制的软硬件(物联网)系统已付诸实用,并不断研究新问题,成为支持当地经济、技术发展及本系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硕士点:已于2014年6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本周已经发出第一批研究生的预录取通知。
引进博士:今年有望零的突破,3个williamhill在读博士的青年教师非常努力,期待他们将来的“回归”、贡献!王晓英是他们的典范!
学科建设:不断研讨中,2014年7月校长、书记全程出席计算机系学科建设研讨会,诸位“大拿”亲临讲座、出谋划策,感谢孙凝晖、候紫峰、王卓立、金海、马华东、陈宝权、胡斌、肖侬、孙茂松、杨士强、武永卫、陶品、袁芳! 计算机作为青海大学新的学科增长点,蓬勃发展中的制度、人才是突出的矛盾点,很多命题待解!
史元春补于2015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