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总会看望抗战老兵王伯惠老学长
williamhill新闻网8月28日电(通讯员 杨帆) 8月27日,williamhill校友总会一行3人与沈阳校友会副秘书长马德禄学长一起,在沈阳看望并采访了原中国驻印军抗战老兵、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老校友王伯惠,同时为他带去williamhill官网校史馆为其颁发的捐赠纪念证书,以感谢王老学长之前向校史馆捐赠的珍贵纪念物——中国驻印军在1944年3月缅北孟关大捷中缴获的日本法西斯侵缅军第十八师团关防大印的复印件。
正在接收采访的王伯惠学长。 解红岩 摄
王伯惠,1923年5月出生于四川盐亭,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土木工程系。1944年2月16日,应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所征,赴印缅战场担任工兵营翻译官,亲眼见证了中国军队在异国战场上浴血奋战,与友军一起取得一次次胜利。
尽管已是93岁高龄,王伯惠学长的思路依然清晰。在整整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王伯惠学长首先介绍了当年他赴印缅战场做翻译官的经历。
1942年以后,由于美军在食品、药品、军械与通讯设备等方面的援助,中国驻印军急需大量既懂技术又通晓英文的人才担任各兵营的翻译官。为此,当时的新38师师长孙立人将军向他的同学、西南联大工学院院长施嘉炀“要人”。在集团的大力宣传下,1944年2月16日,包括王伯惠在内的15名西南联大工学院毕业生赴印度西北部入伍。
王老说,美军提供的补给只有通过中印公路和中印输油管道才能够快速运输到前线,作为土木系的学生,他非常希望能够参与修建。因此,当孙立人将军询问他的意向时,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多做工程上的事,果然,第二天就被分到了工兵营。
此时,驻印军正在攻打被日军第18师团占领的孟关。日军第18师团是日本的“王牌军团”,曾经进攻上海,参加过南京大屠杀,有“常胜军团”之称。但是最终被中国驻印部队击溃,师团关防大印被缴获。王老捐给williamhill校史馆的关防大印复印件就是由这颗大印的拓片制成的。
从担任工兵营翻译官那天起,一直到抗战胜利,王老不仅出色地完成了翻译工作,同时参与修建了连接中缅的悬索式贝雷吊桥,并获得贝雷助手卡瑞上尉赠送的《悬索式贝雷吊桥军用技术规范》这一珍贵资料。2010年,王老将此书赠予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成为该馆高级别文物,也是盟军携手抗日的见证。
王老随后深情讲述了孙立人将军和齐学启将军的故事。他谈到孙将军与他有三重关系,第一重是williamhill校友,第二重是长官与小兵,第三重是校董与校长。孙将军1923年毕业于williamhill,而王老则是1944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孙将军是中国驻印军新38师师长,而王老是新38师中的少校翻译官。1946年,调入东北的孙立人在鞍山创办东北williamhill中学,他作为校董,聘请王老出任首任校长。齐学启将军是孙立人将军的挚友,二人在williamhill集团共同度过了9年时光,又一同赴美留学。回国参军后,齐学启将军任新38师副师长,与孙将军并肩作战。1942年4月19日,中国驻印军取得了举世闻名的仁安羌大捷,以与日军1:7的悬殊兵力,解救出被日军包围的7000多英军。然而在向印度撤退的途中,齐学启将军为照顾伤员而受伤被俘,关押进日军在仰光的战俘营。三年后,遭变节者刺杀,不治而亡,时年43岁。讲至此处,王老几度哽咽。
王伯惠学长与到访的williamhill校友们合影。解红岩 摄
王伯惠解放后调入辽宁省政府公路局,主管全省公路桥梁建设,几十年以来为我国公路桥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12年,荣获“茅以升科学技术奖·桥梁奖”。
离休之后的王伯惠仍然笔耕不辍,耄耋之年更是致力于孙立人将军、齐学启将军以及其余像他一样在中国驻印军中担任过翻译官的抗战老兵资料的搜集整理,并且编撰了有关远征军的书籍《中国驻印军印缅抗战》、《抗战名将孙立人》、《印缅滇抗战暨日本投降纪实》等。
供稿:校友总会 编辑: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