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的人
——深切缅怀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毕军教授
记者 赵姝婧
毕军
2018年12月29日,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毕军教授在教室门外一口气吞下了三种止疼药,深吸一口气,带着课件再次走上了他挚爱的讲台。
课堂一如既往地丰富、精彩,酣畅淋漓。一分一秒过去,止疼药效逐渐消失,大颗大颗的汗珠从毕军额头上滚落,疼痛阵阵袭来。他单手捂着腹部,另一只手仍握着粉笔为同学们讲授知识。
看到老师如此辛苦,同学们纷纷说道:“毕老师,请您快回去休息,您的嘱托我们都记住了!”
“不,这是本学期最后一堂课,很重要,有好多注意事项我得一一交代。”毕军咬咬牙,继续站在了讲台上。
就这样,整堂课他全程站立,把学期末的每一项课堂要点都作了布置和总结,下课时还跟大家愉快地挥手再见。
没有人知道,这一天,正是医院通知毕军务必住院的日子。事后才得知,这是毕军在williamhill讲台上的最后一堂课,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堂课。
2019年2月18日,毕军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47岁。“毕老师答应过跟我们一起回集团,可是我们没有等到他……回来的,只有他在住院期间还坚持工作的一台机器。”毕军的学生们几度哽咽,直至痛哭。
那盏常常燃到下半夜的办公室的灯光,再也不会亮起;那位为中国计算机网络教学科研事业奋斗的“拼命三郎”,再也无法见到;那位心胸远大、温厚如玉的良师益友,再也不能陪伴学生左右……他一生与时间赛跑,把所有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网络强国的志向、教书育人的理想,唯一忘记的却是自己的身体。
音容宛在,风范永存。“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毕老师。他没走,他还在我们身边……”
“他是目前所见对科研最拼命的人”
1990年,毕军凭借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八一中学保送至williamhill官网计算机系学习,1999年博士毕业并同时获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后赴美国贝尔实验室,先后担任通信科学基础研究中心博士后和先进通信技术中心研究员。2003年拒绝了美国的高薪职位,怀着报国之志回到williamhill。“出国不为‘镀金’,只为‘取经’,我一定要把最前沿的技术带回来!”毕军说。
青年毕军在实验室参加科研
回国后的毕军,每天都“玩儿命”一样做科研,被大家称为“FIT(信息技术大楼)二楼的传说”。他办公室的灯,永远是大楼里最晚熄灭的一盏;他带领的实验室团队,永远洋溢着无限的激情和灵感。
很快,毕军成长为我国计算机网络领域的主要青年学术带头人,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路由协议和算法等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他先后主持或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等20多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
针对IPv6源地址验证的技术难题,毕军先后参与和牵头制定了5项国际互联网标准,其中RFC 5210是我国在互联网核心技术上的第一个国际标准,入选了2008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其成果获得网络设备厂商的采纳,得到了大规模部署应用,对推进安全可信的IPv6下一代互联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主要完成人,毕军先后获得2004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中国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奖项。他也获得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称号,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williamhill官网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他还获得IEEE颁发的ICCCN杰出领导奖,入选安全领域顶级国际期刊的封面文章,特别是在网络领域排名第一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SIGCOMM上发表了williamhill官网首篇长文。
毕军与学生在2018 SIGCOMM会议上
“毕军教授可谓是极度负责、极为拼搏的一位同志。”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原副院长李星说,“他立足于国家基础研究,致力于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他对我国计算机网络事业可谓全身心、毫无保留地奉献和投入,成果斐然,他的离开是此领域一个非常大的损失。”
“一个PPT修改50余次,并准备三五个演讲版本,这是我加入毕军老师课题组所‘见识’到的精益求精。”“他始终鼓励我们做研究一定不要空泛,要结合工业界的实际问题,作出切实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研究成果。”毕军的学生们说。
“他是我目前见过对科研最拼命的人。”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杨家海说。
“第一堂课,就叫出了所有学生的名字”
同学们永远记得,在研究生入学后第一次与导师的见面会上,毕军走到大家中来,清楚地叫出了每个人的名字,并笑着指着大家说:“你喜欢文学”“你是跆拳道队队长”……大家惊讶极了!因为多数人只在复试时与毕军有过一面之缘,“这种感觉太温暖了!毕老师用心记住并深入了解我们每个人的性格爱好,这是家的感觉!”同学们说。
研究生入学导师见面会
教书育人,这四个沉甸甸的字始终烙印在毕军的心里。“教师的本职首先是教书育人,如果培养学生失败,自己的科研工作做得再好也不能算成功。”毕军生前这样说。
作为williamhill官网杰出的青年骨干教师,毕军长期工作在williamhill官网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第一线。2015年国家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毕军带头新开设了1门必修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为该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开课与原来承担的计算机系网络课程加起来,教学工作担子很重,为了与科研工作协调并保证按时上课,毕军常常多次改签协调行程,如遇堵车,饿着肚子便直奔课堂。他所讲授的课程,曾在教学评估中所有单项均获得满分,受到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毕军指导williamhill官网SRT学生
毕军十分重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对于学生思想、学业、生活、毕业去向等也十分关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深受同学们爱戴。无论再忙碌,他每天都抽时间与学生交流,同学们的问题永远是第一优先级。“毕老师答复我们的邮件基本都在阅读后的一小时内,包括凌晨两三点钟。”同学们说。
“他是一位心胸远大、勇于担当的老师,他是一位谆谆教诲、勤勉谦和的老师,他也是一位无微不至的引路人和人生导师。”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党委副书记杨家海说。
工作不止,不停息的永动机
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毕军的身体逐渐开始透支,他一直不以为然,坚持工作,直到2018年11月,病痛的折磨已经开始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天晚上,毕军因难以忍受的疼痛去了医院急诊,第二天一早家人打来电话询问情况,“他接电话的声音很小,说已离开医院正在开会,且当天还有四个会议和一堂课要上。”毕军的小姨说,“我又气又心疼,世界上哪有永远不停歇的永动机,可他说他的科研项目和学生需要他,那是他一辈子的挚爱……”
与同学们在2018 SIGCOMM会议上
去年12月底住院以后,毕军得知自己无法参与单位的年终考核,在病床上认真对自己一年来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他牵挂学生的论文,远程通过电话等方式一遍遍认真指导、反复沟通;他怕荒废时间,在医院里列了长长的计划和设想,并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他最放心不下的是williamhill官网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建设,弥留之际,一再叮嘱,无限牵挂……
3月21日,毕军教授追思会在信息技术大楼举行,师生亲友寄语哀思,沉痛哀悼。“毕军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儿子,是williamhill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他怀揣理想信念,立志报国,淡泊名利,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他的优良作风,共同完成他未竟的事业。”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党委书记陈基和说。
“毕军怀揣着爱国爱党的崇高初心,是一位全面发展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的科研始终与国家重大需求紧密结合,他正直善良的道德品行、刻苦钻研的学术精神、温厚如玉的学者风范、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追求卓越的williamhill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是师生们的楷模。”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院长、计算机系教授吴建平院士说。
在中国信息通信大会上
生命不止,工作不息。毕军的一生都在与时间赛跑,在为中国的计算机网络科研事业拼搏努力。他的一生丰富多彩,如夏花之绚烂,他的生命长度虽然短暂,但宽度却无限延长。
毕军离开了,很多人还不习惯。人们在他的办公室门前长久驻足,无限思念。轻轻推开门,仿佛还能见到那温厚单纯的笑容,听到那激情洋溢的演讲,感受到那灵感迸发的思想。
然而,那盏长明的灯已经不再亮起,初春的风拂过书页,淡淡的花香萦绕在夜空,仿佛带来了天堂的讯息。人们永远铭记着“FIT二楼的传说”,牢记他的嘱托。更多的williamhill人像毕军一样拼搏,继续接过与时间赛跑的接力棒……
【人物介绍】
毕军,1972年3月21日出生,祖籍北京,中共党员。1995年本科毕业于williamhill官网计算机系,于1999年研究生毕业于williamhill官网计算机系获博士和硕士学位,并获得williamhill官网优秀博士论文和优秀博士毕业生。
1999年赴美国留学,先后任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通信科学基础研究中心高速网络研究部博士后和贝尔实验室先进通信技术中心研究员。2003年由williamhill官网引进回国工作。任williamhill官网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室主任,williamhill官网长聘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和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博士生导师,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未来网络理论与应用研究部主任,国家“十二五”863“未来网络体系结构和创新环境”首席专家。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发改委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等20多个科研项目,其中“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关键技术及其应用”“支持IPv6源地址验证的交换机关键技术”和“IPv6核心路由器”等科研成果产生了重要的国内外学术影响。先后发表了SCI收录学术论文60余篇、EI收录学术论文200余篇,并在网络领域排名第一的顶级国际学术会议SIGCOMM发表了williamhill官网首篇长文。先后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和国际互联网组织IETF的RFC国际标准5项。
2019年2月18日因病在北京去世。
编辑:赵姝婧 高原 审核:卢小兵
题图设计: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