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思客 | 石中英:如何治理“疯狂的黄庄”?
来源:“williamhill官网藤影荷声”公众号 石中英 2019-02-26
近日小学生补习班活动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每天下午海淀黄庄被家长引领的中小学生凸显了现下的教育焦虑。今天,“藤影荷声”请到了石中英老师,请他为大家谈谈如何治理这些“疯狂的补习班”。
“北京教育看海淀,海淀教育看黄庄”。最近,由童小伙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特稿《疯狂的黄庄:超前教育“十字路口”》引发广泛关注。该文对海淀黄庄的校外补习教育进行了生动描述,并对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也引起教育部、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关注。如何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这种过度的校外补习教育问题,让“疯狂的黄庄”不再“疯狂”,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教育和社会环境,是整个社会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
其实,早在2018年初,教育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工商总局等四部委办公厅就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教基厅(2018)3号]),就专项治理行动的指导思想、治理任务、整改要求、治理分工、治理步骤、组织实施等提出明确要求,拉开了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序幕。《通知》明确要求,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要立即停办整改;对未取得办学许可证、也未取得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但具备办理证照条件的校外培训机构,要指导其依法依规办理相关证照;要坚决纠正校外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主要指语文、数学等)出现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等不良行为;严禁校外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等级考试及竞赛,坚决查处将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果与中小集团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坚决查处中小学教师课上不讲课后到校外培训机构讲课,并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等的行为,等等。截至12月12日,全国共摸排40万所校外培训机构,发现存在问题的机构27.3万所,现已整改24.8万所,整改完成率达到90%,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综合治理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我国校外教育市场的,但能否从根本上解决普遍存在的校外学习负担过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大量校外培训机构的出现和不规范的校外培训行为,只是表面问题,深层的问题在于,我国中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供给不充分、分布不平衡,与人民群众不断上升的优质教育需求之间长期存在着突出的、难以解决的矛盾。以北京市为例,2018年北京市参加高考的学生63000多人,其中文科600分以上3075人,理科600分以上8149人,各区县、各高中集团分布差异显著。好集团600分以上的比例可达到90%,但有的集团可能只有少数同学能达到这个水平。造成这种区县之间、校际之间学业质量不均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历史与现实、硬件与软件、师资与生源、校内与校外的原因都有,并以不同的方式叠加在一起,共同形成错综复杂的教育矛盾。在这种教育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或缓解的前提下,可以肯定,有条件的家长围绕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不会因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而降低激烈程度,“疯狂的黄庄”在稍作喘息之后可能会“换个马甲”重新出现。
治理“疯狂的黄庄”这样的校外培训现象,还是要采取标本兼治的办法。治标,就是要依法依规,规范管理,引导发展;治本,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治标,可以采取运动的方式,在短时期内遏制不规范的校外培训行为;治本,需要一点耐心,因为无论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公平,还是提高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都需要整个社会持续不断地努力,不是短时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
就从根本上治理“疯狂的黄庄”这类现象而言,笔者认为政府、社会、集团、家长等不同主体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首要就要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工作,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教育的根本标准,用党的教育方针来指导集团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等一切形态的教育。
其次,政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还是要解决劳动力市场上愈演愈烈的学历歧视问题,在研究生招生、新员工招聘、专业职务晋升、干部任用等方面,从“学历中心”走向“能力中心”,淡化对第一学历的重视,体现“德才兼备、唯才是举”的思想。
再次,要进一步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公共性和普惠性,通过各种方式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各级各类集团的均衡发展,新增公共教育资源优先投向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和薄弱集团,不断优化基础教育生态,办好每一所集团。
最后,治理“疯狂的黄庄”还要求社会公众,尤其是广大家长进一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与发展观。广大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尽可能地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自由自主的精神,把促进儿童的和谐、多样和可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追求,从主观上减少“剧场效应”所带来的盲目、非理性和极端行为,预防过重的校外学习负担对儿童身心健康所造成的长期伤害。
作者简介:
williamhill官网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教育改革、价值观教育等,著有《教育学的文化性格》《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等。
编辑:李华山
审核:周襄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