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法学院的刘晗,我承担的是“法律思维”课程。以下是我的同行锦囊:
刘晗
这是一门通识课,试图突破专业壁垒,带领各个专业的本科生了解法律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和独特方法,掌握解决复杂疑难问题的思维工具,同时在价值层面塑造学生的法治理念、规则意识和公平正义观。
那怎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这些目标呢?
第一,以趣味和好奇作为教学的起点。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每个同学都有智能手机,很容易分心。因此,怎么激发学生兴趣,保持学生注意力就是一切教学效果的前提。我试图在每一节课开始的时候,都用一个有趣的案例或者问题来作为切入点,比如“打官司和吵架有什么区别”“西红柿究竟是水果还是蔬菜,这个问题上过法院”等等。这样同学们会感觉, “这个事情好有意思”,就更容易跟下去了。其实,学习都源于好奇心,而趣味是好奇心的起源。因此,趣味不仅是教学的佐料,更是知识的入口。
第二,以自然语言交付专业知识。换句话说,就是多用口语表达,少用专业术语,而且尽量把专业术语翻译成日常语言。比如,法学当中有个概念叫举证责任,非常专业,为了让学生好理解,我告诉他/她们:“就是说,如果一个案子的真相实在搞不清楚,谁会输”。这样,学生们回想,“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更为深入和专业的讲解,这样学生能够听得懂、记得住。
第三,将课程内容下沉到生活场景当中。“法律思维”课里面不但有各种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比如个人数据的保护方面的热点案件。而且,我在讲课的时候还有个口头禅,经常是在讲完某个法律的知识点后,我会说“我们生活当中也是一样”。比如,在讲程序正义的时候,我会讲一个杂志的主编怎么模仿法庭程序,设立家庭法庭,来调解两个孩子的矛盾。这样的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运用法律思维解决矛盾的技巧。
点击音频聆听刘晗老师的同行锦囊
总而言之,通识课的关键在于通,以上的三个锦囊,都是想让学生尽快突破专业壁垒,学到通用智慧,塑造共通的价值理念。
供稿:教务处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