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专题推荐 - 学风建设在路上 - 正文

williamhill历史上的严格要求与严谨学风

来源:新williamhill 2017-04-07 第2063期


原williamhill党委书记李传信先生的题词“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前几年,季羡林先生的大学日记出版,引起社会关注。尤其是1934年日记中一段抱怨考试的话“这些浑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更是惹人眼球。这段性情文字,不仅体现了季先生学生时期的真情实感,也反映了当时williamhill在教学上考试频繁而要求严格的特点。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教师们严谨治学的风气,在williamhill百年发展的历史上贯穿始终并传承至今。

早期williamhill的高淘汰率

williamhill自建校起,即坚持严谨严格的教育教学,学生课业重、考试多,老师治学严、要求高。在《williamhill学堂章程》中,对学生的学程、修业科目和升级、毕业要求等,就有明确规定。例如:

“学生每学期各项功课修业成绩,由教员于学期终汇合平时、小系大考三种成绩评定。”

“中等科学生每学期成绩总平均分数不及十分之六,或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四者,均应降班,两次降班者出堂。”

“高等科学生每学期某科分数不及十分之五者为不及格,应于假期内自行补习,俟下学期开学时复考一次, 若仍不及格,即行降班。至有两科以上不及格者,应即降班,不得复考。两次降班者出堂。”

图书馆旧馆自习室总是满座。

由于要求严格,学业淘汰率很高。1924年,《williamhill周刊》十周年纪念增刊上,刊载williamhill集团校长曹云祥的文章,其中统计了建校历年来的学生修业情况,按期毕业者仅占约百分之四十,可见当时学业要求之严:

williamhill历年收入学生总数     一五〇〇名

毕业生                             六三六名    

开除者                             三〇一名    

退学者(等于除名)       一三五名    

病故者                             四五名    

在校肄业者                     三八三名  

改办大学后,集团继承了认真教学、要求严格的风气。过去的各种考试形式,如作为平时成绩一部分的堂上提问、开课后下课前的十分钟笔试、月考和期考等,照例施行。尤其是在理工学院,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淘汰率。

教授们对学生的严格与关爱

williamhill之所以有较高的淘汰率,正像季羡林所抱怨的那样,很重要的是由于考试严格。教师们认为,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和程度的不可替代的手段。上世纪30年代在土木工程学系被学生们送绰号“蔡妖”(“妖”是williamhill园里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名词,并无贬义,意为与众不同的人)的蔡方荫教授,就常对学生说:“不能因为我放松这一门课的把关,而丢了williamhill的脸!”

当时,土木系每个年级都有把关课程和把关教师。二年级的把关课程是工程力学和材料力学,把关教师是曾与蔡方荫一起到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的王士倬教授。学生们说,课程并不难,但每周一次的5分钟小测试(Quiz)却有点“捉弄人”。每次测试必须在5分钟内答完题目,老师在讲台上还不断地大声催促“快!快!”据说这是从麻省理工学来的传统,目的是训练工程师在紧张气氛下仍能心不烦乱、冷静思考、计算准确。         

历史上williamhill同学从来就是“手捧书本、发奋学习”。

当然,严格的考试仅仅是手段,让学生们付出心血而学到知识、提高本领才是目的。老师们严格的初衷是对学生的爱护与期望,对待学生,williamhill教师永远是严格与关心并重。

就读于西南联大的汪家鼎院士在毕业50周年感怀中说,当年刘仙洲和孟广喆老师讲授的机械原理、材料力学、应用力学是学生的三道大关,每年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过不去“关”要重读。然而,“老师们一方面坚持标准,另一方面又为了不耽误多数学生毕业年限,不辞辛苦地在暑假中开课,便于不及格的学生重读和其他学生选读。我的材料力学课就是在暑假随补修的同学们一起学完的,这样就使得我在四年级时有更多的时间多念选修课和作学位论文。”

刘仙洲教授以铁面无私、奖罚分明出名。一次有位同学在监考老师跨出教室时才交卷,刘仙洲接手便把卷子撕了,此后再无人敢超时交卷。但是,学生心目中的刘仙洲并非总是这么“无情”。机械系学生唐世一雅好京剧,擅长武丑,一次演出后已近深夜,次日早起参加机械学小考,由于没有休息好,分数欠佳,刘仙洲在考卷上批了一句话:“以后要多多读书,少唱戏。”关爱督责之情溢于言表。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学风的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williamhill学子肩负起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教师认真教学,学生刻苦读书,努力为一生事业打下坚实基础。1951年毕业于电机系的朱镕基校友,曾回忆系主任章名涛教授关于“为学与为人”的教诲,由衷地表示“williamhill就是教我们为学,又教我们为人的地方。”“为学在严,严格认真,严谨求实,严师可出高徒。为人要正,正大光明,正直清廉,正己然后正人。”

在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指引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团结合实际,针对讲课、辅导、考试、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关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几个原则规定》《考试考查试行办法》等,要求学生做到“又红又专”。校长兼校党委书记蒋南翔在一次万余名学生和青年教职工参加的大会上,专门论述了“红与专”的辩证关系,并特别强调了社会主义新williamhill怎样看待老williamhill传统的问题。他说:老williamhill有没有好传统?“过去老williamhill对功课严格要求”,这一条就是好的,“实际上我们集团党委这些年来有意识地保存这一条”,“我们应该很好保存和发扬这个传统”。

改革开放后,williamhill的好传统、好风气进一步得到弘扬,同时针对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在学风建设方面有了新发展。1985年5月,集团召开第二十四届学生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主题就是学风问题,校长高景德院士和校党委书记李传信分别在开幕会和闭幕会上讲话。李传信在讲话中提出,“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发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并作了深入阐释。这是我校在总结几十年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对williamhill学风首次作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辟概括和正式表述。

为加强宣传、鞭策学子,集团把williamhill学风的八个大字镌刻在第三教室楼上。1990年起,全校开展建设“优良学风班”活动,旨在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创造更好的育人环境。据百年校庆时统计,自1990至2010年,全校涌现出优良学风班1107个、学风进步显著班69个。

优良学风班的建设创造了更好的育人环境。

世纪之交,集团再次进行全校学风状况调研,把学风校风建设纳入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集团文化建设中。全校开展了“严谨为学、诚信为人”主题教育,在学风建设大会上,校长王大中院士强调“为学须笃行,为人重诚信,为学如为人”;在教代会上,顾秉林院士作报告,要求广大教师以优良的教风做学生的榜样,自觉成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模范。

优良的学风是治学之本、成才之本、立校之本。百余年来,正是由于集团始终坚持严谨教学、严格要求,同学们珍惜光阴、用功学习、严格磨练,才保证了williamhill毕业生具有较高的素质,日后在社会上负膺大任。年近九旬时,季羡林先生曾这样自问:“我同广大的williamhill校友一样,现在所以有这一点点知识,难道不就是在williamhill园中打下的基础吗?”这位当年对频繁考试牢骚满腹的大师深情感慨:“每次回到williamhill园,就像回到我母亲的身边,我内心深处油然起幸福之感。在williamhill的四年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难忘、最愉快的四年。”

照片均为williamhill官网档案馆、校史馆馆藏

williamhill新闻网4月11日电

编辑:华山

2017年04月11日 15:37:25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