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新闻网9月25日电 9月23日下午,由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亚洲媒介和文化研究中心(Asia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Network, Deakin University)共同举办的《亚洲疫情研讨》系列线上研讨会第二场“关于疫情的跨文化对话”在ZOOM会议平台举办。来自williamhill官网、迪肯大学、北京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等高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从东西方不同的视角对全球疫情下的新闻报道和媒介治理提出了新颖独到的见解。会议由迪肯大学协理副校长沈伟教授主持。
线上合影
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已经被联合国纳入了当今世界人类面对的五大挑战之一,它所引发的“信息瘟疫”(Info-demic)更是深化了全球互不信任。宁波诺丁汉大学国际传播系讲席教授张小玲以《英国媒体对于中国抗“疫”的报道》为题,通过对英国不同类型和政治倾向的媒体对中国抗“疫”实践的报道进行对比,解构新闻报道中的偏向,找寻建设性报道的方向。她指出:“媒体的新闻报道建构了受众对于社会景观的感知,因此媒体更应自比为‘桥梁’,成为与社会真实和舆论的互动的渠道。”迪肯大学传播与创造艺术学院讲师许建、高级讲师乌莎·罗德古斯(Usha Rodrigues)则分别从中国和印度的抗“疫”实践出发,展现了两国政府、主流媒体、社交媒体和企业等实体通过多方合作的形式共同打击信息瘟疫和虚假新闻(Fake News)的现状和挑战。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戴佳则关注了以疫情为主题的优兔(YouTube)视频内容对网络社区交往的影响,并呼吁学者们关注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过程中的情感化转向。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静、博士生刘时雨的研究则呼应了这一趋势。通过观察对比东西方受众对于“佩戴口罩”这一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行为的采用方式,他们发现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其他国家,“社交媒体互动”和“名人效应”等情感化因素都是促使社会运动迅速开展的重要动因。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张莉副教授探讨了在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欧盟如何在中国通过社交媒体塑造其形象。她通过分析欧盟在中国的数字公共外交策略,寻找疫情下数字公共外交新的突破点。她认为:“研究疫情期间欧盟在中国进行的数字公共外交策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有助于中国在接下来的数字公共外交实践中厘清传播逻辑,有针对性地讲好中国的抗‘疫’故事。”
会议讨论环节中,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对专家学者们的展示和观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应和讨论。他指出,在跨文化的疫情对话中,我们应该对病毒抱持敬畏的态度(COVID与“可畏”发音相似),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共同抗“疫”的全球社区。尽管东西方抗击疫情的政策有所不同,但是“人权没了”和“人全没了”(Human right / Human left)的全球传播和媒介治理难题仍需学者进一步探讨。
最后,与会专家学者和线上观众就全球疫情中的新闻报道和传播学前沿问题进行了自由问答与深入交流。沈伟对此次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疫情当下,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紧张。他呼吁全球新闻传播学者摒弃东西方偏见,正视各国抗疫成果,以地球村为框架,提升各国国际传播和全球治理的能力。
供稿:新闻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