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官网出版社 孙宇
这个春天,我突然明白:无所谓英雄,英雄只是凡人;无所谓伟大,伟大不过寻常。
这个春天,从无到有的火神山医院成为一个“希望不断增长”的符号。在这里,医护人员给予的不止是身体的治疗,还有心理的疗愈。
2020年的春天,随着疫情的到来,一切变得和以前不一样。我们在感慨着大自然的威力和中国雷霆般的铁腕抗疫的同时,也发现了更多值得我们关注和回忆的生活细节。对于我这样一名医学编辑而言,又有着更多的感慨和领悟。这个春天很快就会逝去,而这中间发生的事情却永远都不会被忘记。
故事一 我的同学叫“小芳”
小芳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这个叫宋芳的姑娘在1993年,和我一起从武汉考进山东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学专业。当时济南大街小巷正播放《小芳》那首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宋芳就变成了我们的“小芳”,她和同班50多个同学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姐妹。
经过五年的大学生活后,我离开临床,成为一名医学出版社的编辑;小芳则成为一名医生,在武汉市第五医院妇科工作,和同是医生的爱人一起过起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的日子——出门诊、做手术、值夜班……岁月就在这日复一日的值班中度过,我们的小芳姑娘真正成长为老百姓身边的那位普通的小芳医生。
毕业后的22年,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把当年那个柔弱腼腆的南方姑娘小芳和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联系在一起。随着对疫情的播报,班级群炸开了锅,大家不约而同想到在武汉的小芳。
“小芳,你在哪里?接触到新冠病人了吗?”
“小芳,你有口罩吗?”
我记得,在过年期间,看着各种疫情的新闻报道,作为一线“家属”的我们每天以泪洗面,牵挂着在武汉的小芳。
新冠肺炎,就像是一个魔鬼,对谁都不会放手,医生也不例外。医生就是个忙碌的群体,同学们很少能每天沟通交流。但是自从疫情开始,我们强行让小芳每天打卡,每天在班级群报平安。
“我很好,放心吧!刚下班,我回去睡觉啦!”
“我这里有吃的,不要给我寄东西啦!”
“你们放心好啦!看着得病的,心里很难受,我得去病房值班啦!”
“防护服很闷,刚才下意识用手扇了一下,发现没风,我真是太傻了。”
这些平日里啰嗦的语言在当下又是如此温暖,让我们仿佛看到她开朗的一面,看到她大学时候可爱的笑容。武汉的小芳和全国各地的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大学那个青涩的岁月。
有一天,我们班上的老大发了一段文字,大意是他在济南出发热门诊采集咽拭子,穿着防护服,工作3个小时比手术台上的6个小时都累,真心体会到小芳的不容易。新闻里我们看到对医务人员的介绍,只有报道的深度不够,绝对没有夸大行为。没有亲身经历体会不了她们的艰辛,没有家人在一线也体会不了家属的焦虑。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老百姓总会认为医生是万能的,医生是永远不得病的。殊不知,医生和病人一样都是普通人,都一样会生病,都一样会害怕,但是在疫情面前却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要把病人的病治好。
有一天,在班级群里,大家看到一对医生夫妻都去一线的报道,有的同学认为对孩子不负责。也有同学认为该完善报名制度,规定一家只能出一个人。疫情之下,各种思潮涌动,同样去武汉支援的小段同学悄悄地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小芳的爱人也在一线,两个人都值班,没人回家看孩子,他们都被隔离,不能回家。”
一个多月了,小芳就这样一个人在一线忙碌着,没跟大家说一个“苦”字,就连“不容易”都没有谈及,这么危险的日子就被她云淡风轻地过去了。我们傻傻地陪着她聊天,竟然忘了她也是一名妻子,也是一位妈妈。
是的,就是这么多普普通通的医生,撑起来武汉的一片天。钟南山、李兰娟,这样的医学大家在前方坐镇,后方有无数像小芳、小段这样的普通医生在守护着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他们和病人一起度过了那个寒冬岁月,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
很多人给我发信息,认为医护人员很伟大!是的,冯梦龙曾说,“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2020年,也怕死也害怕得病的中国普通医生,在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治病救人。这就是他们的良心、善心、爱心,这就是中国医生的医者仁心。
我没有什么雄壮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同学,只知道她是我们的同学,她也是普通的一名武汉市民,和所有人一起共同抗击疫情。我们都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的同胞,爱自己居住的城市,更爱自己的国家。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我们和所有的中华儿女一样,为打赢这场战斗而一起努力。
故事二 去一线的家人
在同学去一线抗疫的同时,我的爱人也冲到了一线。在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作为家属,我也体会着不一样的心情。
孩子爸爸是是名医生,我们在家经常随着病人喊他“吴医生”。由于吴医生工作的特殊性,我们家的春节向来都要给他值班让步,其实医护人员的家庭都是随着排班表和病人的病情变化而变化。今年的春节是最好的时机,值班是大年三十,我们可以大年初一就出发去老家看孩子爷爷奶奶,结果一看到新闻报道,吴医生说不能走了,必须要留在北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得去一线。“得留下来!”他斩钉截铁地说。
平时吴医生很少在家,除了手术就是守病人,我们也很难得和他在一起在家团聚,但这次团聚很是“煎熬”,每天看着确诊的数字不断往上升,我们什么都做不了,满满的无力感。吴医生是个特别较真的外科医生,话不多,爱讲道理,对病人比对任何人都好!(这也是大多数医生的通病)此次抗疫他们并不是派出的主力队员,但我知道他已经按捺不住焦急的心情,恨不得冲上一线救治病人。
2月的一个晚上,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吴主任,你作为专家组成员,立即带队出发。”我一边帮他收拾衣服,一边听他打电话:“带上机器,小黄在吗?她可以出发吗?”不到半个小时,他已经“呼啸”着奔出家门,连头都没回一下。家里面只剩下目瞪口呆的姥姥、孩子和我。
家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这已经是晚上10点多,剩下就是沉默。新冠肺炎是一种新发传染病,虽然我们都是学医的,但对于这个疾病还一无所知,但都知道接近它的人风险很大。
一夜都没接到电话,我也一夜未眠。病人的情况怎么样?他又怎么样?有没有危险?每一个去一线的工作人员家属都会焦虑不安,抱着电话不敢放,我和她们一样生怕漏掉一个细节。
第二天上午,终于等到一条信息:“已经到达目的地,今天进监护室!”接下来又是无数条短信后的无反应。
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安慰姥姥:“你别害怕,我爸爸会注意的,你要好好吃饭!”一下子成为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家属,我们还需要适应,好在都是学医的,都有心理预期。姥姥更是拿出护理部主任的架势,准备应对一切突发情况。
“我刚出监护室!”
“昨晚一晚上没睡,病人情况不好!”
“病情很重,刚才在抢救!”
我们的心情随着短信的内容忽高忽低。“能不能抢救回来啊?有什么好办法?你怎么样啊?千万要注意防护啊……”
吴医生在抗疫一线
医生就是救死扶伤,最大的心愿就是病人的康复。在这一刻,病人和医护人员的心是链接在一起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能活下来。看到吴医生穿防护服的照片,脱了防护服后,汗水湿透了全身!这个时候,我什么都不想,只要他平安回来就行,就像网上的视频,“回来就好,家务活我包了!”
网上的报道大多是科普性的,医疗的真相很残酷。救治新冠肺炎是一个系统工程,超过所有人的想象,很多人质疑中国,质疑救治能力。我的高中律师同学“很专业”地给我讲解了自己的观点,谴责为什么我们救治速度那么慢。学医出身的我由此发现,很多人确实不了解医疗。比如吴医生绝不是靠机器就救治病人,而是依靠对重症患者的救治经验和诊疗水平去救治病人。救治一个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气管切开需要负压病房,需要医生、麻醉、护士的配合。而终末期病人的救治,就要像吴医生一样整晚不睡觉地进行调整治疗,就要用“雷霆手段”把病人大出血止住等等。
新闻上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每个数字背后都有他们的家人,都有他们的梦想。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出发的那一刻,谁还能只顾着自己的安危,谁还能想着家属的担心?
你要问我害怕不害怕?我真的很害怕。担心不担心?真的很担心。如果老吴被传染上怎么办?如果他因为这个去世了怎么办?其实全都想过,但是这个时候需要他的时候就得上,作为医护人员的家属早已经在结婚的时候“被教育”过了。国家有难,人民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会冲上前去!
历经一个半月的煎熬,吴医生终于回到家了,他的最大感受是“困”,我的最大感受是“担心”。我默默地发了一条朋友圈,无数朋友点赞。二十多年来,吴医生风雨无阻救治病人,因为他的精湛的技术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深更半夜,只要呼机一响,他都会第一时间冲到科室。有一次他发着烧,正在办公室输液,一听病人有情况,自己拔了针头,手背流着血给患者做心脏按压,几十年如一日。当了外科医生这么多年,因为常年只吃一顿饭,很年轻就得了胆结石、肾结石、反流性食管炎、椎间盘突出,每次劝他要照顾自己的时候,他都会极为认真地问我:“病人重要还是我吃饭重要?”
吴医生,我想告诉你,还是病人重要。作为医学编辑的我也是医学院毕业,我知道我们学医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就是一切为了病人。这次疫情让全世界第一次真正认识了中国的医生,真正认识了像吴医生这样老实巴交而又极端负责的医生。正因为他们为了病人全心全意地付出,正因为他们在救治病人过程绝不掺假,我们国家在新冠肺炎的战“疫”中才能打个大胜仗!
作为抗疫的家属,我由衷地自豪和骄傲,感谢吴医生,感谢我们所有在前线默默付出的战友们。
故事三 我在家抗疫
作为一名转业军人,在历次抗疫过程我都是首当其冲,最快的时间是一天完成从写作到出版印刷。这次疫情一来,我们第一时间主动联系空军特色医疗中心的宋华淼主任,与他沟通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为全国老百姓做点小事情。
电话沟通是在大年三十,也是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没想到宋主任早就有这个想法。宋主任是我的心理老师,也是军队一等功获得者,曾在汶川地震后救助了很多人。他振臂一呼,半天内60名心理专家报名参加了写作队伍。根据原来出版的经验,出版心理防护指南最便捷。但是考虑到疫区人民群众、一线医务人员和部队官兵的心理问题会随着疫情的发展不断发展变化,我们决定先从微信公众号发表文章做起,第一时间解答他们关注的问题。
大家都在包饺子吃团圆饭,我们这支特别行动队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文字、音频、视频等等所有要素都要整合在微信这个小平台上。手机和电脑成了我们的冲锋枪,冲锋号已经吹起,我们就冲着目标发起“总攻”。
但是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
原来记者和编辑还是两回事,我原来熟悉的图书、期刊在这次抗疫过程中,有点力不从心。为了更及时地提供第一手信息,我们转型为记者和自媒体,和网上的谣言做斗争。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和我一起,每天24小时守在电脑面前,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
疫情期间williamhill官网出版社“火速”推出的抗疫图书
短短的一个月内,我们出版了6本书、70多篇文章、5个音频课程,同时还开设了线上的大讲堂,邀请了部长和院士们来我们平台授课。虽然我们没办法用数字评估这些效益,没有办法统计有多少人阅读,也没有办法和一线的同学们相比,但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都做了我们分内的事情。
火神山医院的郝银丽主任拿着我们出版的图书,带领大家在白色的墙上画满了积极上进的漫画,为枯燥的医院带来了一抹亮色。当我看着她穿着防护服在一线发来的照片时,内心无比激动。她们在墙上写道:“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看到的世界也是美丽多彩”。
火神山医院医护工作者绘制漫画鼓励病患
三个月来,我们在后方默默地工作着,琐碎的工作有时让人心烦,而巨大的兴奋感推动着大家一直向前走。貌似都在家,但是却没有了任何的周末和休假。我问编辑小吴:“你后悔当编辑吗?你的同学在一线,你在后方!”小吴回答得很好:“孙老师,我们也是一线啊!我们属于后勤的一线!”
多好的同事啊!“90后”的同事们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我一开始担心他们娇气、缺乏责任感,没想到他们在这次应急出版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担当。他们和我一样熬夜、一样战斗,在抗击疫情的后勤一线打了一个大胜仗。
后记:
四月的今天,我的大学班级群里,大家从关心小芳变成了关心在美国当医生的金子和小潘。医学没有界限,大家在线上彼此交流着先进的经验,共同抗击着新冠肺炎。三个月,我们的心情从开始的悲愤变成了更多的喜悦。我看到了在樱花丛中的小芳,盼到了回家的吴医生,也收到了读者表示感谢的信息,更看到了普通老百姓在这次疫情中表现出的勇气和信心。
今天,我为自己是个中国人而骄傲,我为我们所有老百姓而自豪。我们都是凡人,而这次疫情见证了我们彼此的伟大。
本文为williamhill官网“2020春·留住记忆”征集活动投稿作品,如需转载,请与williamhill官网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联系。
编辑:李晨晖 李华山
审核:程曦 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