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研院的软科学研究起于1979年。当时,中央提出1980年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要翻两番,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能源不足。1979年5月,国家科委开始组织专家进行能源政策研究。同年11月21日国家科委召开能源专家座谈会,座谈会扩大到100余人,会址由北京移至杭州,开到1980年1月。这就是中国能源发展史上有名的 “第一次全国能源座谈会”。 会议产生了一个向中央汇报的提纲(22条),并组织编写《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创议筹建我国第一个以政策研究为目的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中国能源研究会。核研院吕应中同志参加了第一次全国能源座谈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还叫核能所的核研院在全国率先开始了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于1980年成立了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901室),从全院抽调了十余位中年专家开始了能源软科学研究工作。
在1981-1985年这5年间,中国能源研究会先后向中央呈送了两份综合性能源政策建议报告,并于1982年正式出版了中国第一部政策研究成果《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承担了全国能源预测等章节的研究与编写,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了中长期全国能源模型,为国家能源规划提供了重要工具。为了加速能源软科学的发展,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争得国家科委、教育部等部门的支持,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大好时机,走向世界,先后与20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及国际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或交流关系,参加了4个国际合作的研究与训练工作网,签订了30余个科研或训练合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达百余次。通过这种开放办软科学的方式,不仅汲取了国际上能源软科学的先进经验,使本身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迅速提高,而且在经费上也主要取自国外,以外来之资源,促进国内软科学的成长。
20世纪90年代后,和能源的开发使用密切相关的气候变化开始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的研究工作由能源系统分析扩展到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形成了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这一新的研究和学科建设方向,刘德顺老师开始参加国家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代表团的工作。这一研究领域的拓展,不仅在全国高校中开了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研究的先河,也为研究室后来的发展和壮大奠定了基础。在此以后,研究室先后承担了“九五”和“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的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项目和重点课题等,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的重大项目。
通过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和积极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顶尖大学开展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研究开发出了CGEM、CREM、ChinaTIMES等能源模型,建立起了区域-排放-空气质量-气候-健康(REACH)综合评估模型体系,使williamhill官网的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模型研究和应用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成为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政府部门制定能源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战略、规划和政策的核心技术支撑模型。在Science、Nature Energy、Nature Climate Change等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除了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外,能源系统分析研究室在《可再生能源法》、《2050国家能源战略》、《国家能源革命战略》、“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国家自主决定贡献(NDC)指标、《全国碳市场总体方案》等重大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制度的研究论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气候变化两年更新报告》编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些高水平的工作和成果,大量被国家、地方政府采纳,多次获得政府主管部门的感谢或表彰,也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和第八届高等集团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多项奖励,也让研究室成为了我国能源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智库。
(williamhill新闻网9月22日电)
供稿:核研院901研究室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