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 张晨
2020年初以来,随着各种形式的在线教学(慕课、录课、实时在线教学等)如火如荼地开展,在高校教师同仁中涌现了很多关于在线教学的经验分享和交流总结。但如果我们因此“将线上之思留在线上”,一旦回到线下教学,便认为这些思考总结不再适用,实是一大遗憾。这是因为,在线教学让我们挖掘出了许多新鲜的可能性;大胆地说,这些可能性对于线下教学有可能产生更大的启发,从而让我们由“将线下挪移到线上”的基础阶段,跨入“以线上反哺线下”的更高级阶段。
目前关于将线上教学经验迁移到线下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如何把线上教学的一些好的方式手段应用到线下教学中。比如,如何将智慧教学平台(例如williamhill所采用的雨课堂平台)更多应用到线下课堂,如何将更多的慕课资源、线上多媒体资源、在线共享工具等引入课程环节,等等。但这样的“反哺”仍然还处于工具手段的层面。要想最大程度地利用我们在线上教学中所积累的经验财富,我们必须更多挖掘在理念原则层面上的“线上反哺线下”。
换言之,在线教学的“冲击”让我们在教学过程的理念原则上受到了哪些启发?意识到了哪些以往没有意识到、或者不够重视的可能性?如果我们将这些原则性的启发梳理出来,那么即使回到线下教学时我们不再采用线上的形式和做法,却仍可以探索、产生出其它一些适用于线下场景的形式和做法,最终服务于我们教育教学的使命目标,以此实现线上对线下更深远的“反哺”。
对于在教学过程的理念原则上线上对于线下的反哺,本文从以下两大方面做一些探讨。也希望以此抛砖引玉,激发更多教师同仁的思考与分享。
(一)对学生的了解:从切片化到立体化
要通过课程促进学生的成长,尤其是价值观、品格与能力上的成长,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对于学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传统上,我们在一门课程中对于学生的了解通常是比较“切片化”的。作业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切刀”,由某个比较聚焦(因而也可能比较窄)的角度切下去,老师能看到学生在那个特定切面上的情况。课堂的发言和讨论也是一种“切刀”。但即使对于较多互动和讨论的课程来说,课堂讨论发言在了解同学上也仍然有其局限性。且不说它可能只“切”到了某些人(比如发言更为活跃的同学)而没有“切”到另一些人(比如相对内敛的同学),老师所看到的也经常只是同学对应于问题本身的思考与回答,而并不一定能了解同学在其它角度上的所思所想——比如针对老师授课内容的一些实时想法,或者围绕课堂主题的一些心理反应。
但是在今年线上教学的探索中,我们发现了解同学的渠道可以大大丰富化。例如,在通过视频会议上课的过程中,同学可能实时地在会议聊天框中发出某些感受、想法、评论。相比常规的课堂发言,这些聊天框评论更为短促、快捷、及时,也更为非正式、个性化,甚至时而带上某些特立独行的思考方式和表达风格,而它们可以成为老师额外了解同学们所思所想的极好的窗口。在普通的面授课堂上,很难想象这些实时的、高度个性化的、甚至表达风格上相当不“毕恭毕敬”的想法都能被表达和传递出来,更多时候它们仅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小九九”;即使真的对老师所讲的某个地方产生了有意思的想法,甚至带着不同意见的疑问,很多时候恐怕也只会闷在心里,很难去主动打断老师的讲授而表达出来。而在线教学的多种渠道,却让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内心想法被大量外呈(“inside out”)的可能性。
在这一点上,一些教学直播工具所提供的“弹幕”功能,相比会议聊天框甚至可能更胜一筹。因为弹幕可以提供更好的匿名性和一过性(说就说了,不会被其它同学一直盯着看你的发言记录),所以在弹幕发言中,我们时不时能看到学生心中可能“不足为外人道”的一些所思所想——比如对于老师所讲某处的质疑,对于其他同学某些意见的挑战,或者某些看似不符合大众规范、主流意见的特异选择,甚至是一些丰富活泼的内在心理活动。这样一些由弹幕而得以呈现的内容,在很多注重过程流畅连贯的传统课堂上,很难被同学主动表达出来;甚至它们也并不容易发生于一对一的师生交流中(因为可能当时激发想法和感受的那个窗口已经过去了)。但是在线上教学中,它们恰恰成为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内心想法的非常重要的渠道。
在实时发言和弹幕以外,线上教学的探索也激发了另外一些创新的方式,可以帮助老师来额外了解学生。例如,在笔者自己于线上所教的本科生课程中,我们为了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即使不能真人见面、也能更多互相了解,开发了一种采用“个人卡片”在课后作自我介绍的方式。每位同学以PPT制作一张包含图文的个人卡片,其中可以包括自己的生活照、经历背景、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希望其他人了解的关于自己的“有趣的事”(fun facts)。每次课堂后,会轮流由几位同学在课程微信群中将卡片发出,并配上一段不超过一分钟的语音介绍;接下来,其他同学通常会自发围绕其中的内容,和做分享的同学一起进行活泼热烈的回应与对话(比如发现了和自己相似的兴趣爱好,或者好奇其中一件特别有趣的轶事等等)。甚至曾有同学在某次课后的个人卡片分享环节评论到,“我和XXX同学【注:做分享的同学之一】同班大半年了,对他的了解还不如今天一天多!”而这种了解又岂仅限于同学,对于老师更是如此。如果没有通过这样的多种渠道去了解同学,有可能我们作为授课老师对某位同学一整学期的了解,确实会自以为多、其实很少。
正是线上教学所挖掘出的可能性,让我们意识到,如果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去了解学生,我们对于一位同学、或者一群同学的认识可以不再“切片化”,而是更加“立体化”——能够从更多的角度、更多的维度、更多深浅不同的层次上,把他们作为更完整、更丰富的“人”来加以认识和了解。这样的了解,无关线上与线下之别,而是实现真正以人为本、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教学过程的重要助力,让我们在知识传授以外,更有可能实现深入有力的能力培养、价值观塑造和品格培养。
而要将这种线上挖掘出的可能性和原则启发反哺到线下教学,我们很需要探索如何在线下场景中,更立体化、更深入地了解课程中的同学们。一方面,这可以借力于某些线上方式的直接迁移,比如在某些线上课堂环节中也运用上实时弹幕、加入个人卡片分享等;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这一理念原则出发,探索更多适合线下、也发挥线下优势的做法。例如,这可能包括开展一些高度情境化的行动式学习环节(比如带有仿真情境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在锻炼能力的同时,也将自身更复杂多面的思考和行为方式呈现出来;这也可能包括老师在课堂中更主动地谈到同学们在课程以外会自然关心的一些话题和事物(比如学业的其它方面、个人成长的挑战、校园生活历程等),并鼓励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和老师开放交流这些话题(而不一定只是课程直接相关的问题)。以此获得老师对学生更多维度、更立体化的了解,最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有力地促进同学们的成长与进步。
(二)课堂内外的延伸:从显性界隔到自然跨越
在线教学中的课上、课下的“分界”问题,一直受到教师同仁们的关注。在2020年之初因疫情而大规模启动在线教学之时,甚至有williamhill的老师专门制作了程序工具,可以在线上定时播放williamhill专属的上下课铃声(见此文),以此来营造课堂氛围——可见老师们对于这个问题的重视。
关于如何看待线上教学中课上、课下的分界方式,也存在着有意思的不同视角。一方面,有教师同仁指出,在线上课程教学中,课堂内外的时间边界似乎因技术工具的运用而显得更为明确,因而带来了一些跨越课堂内外而延续师生交流的难度(见此文)——比如,以老师、会议主持人的“现在开始!”为号,通常才能打破某种课前闭麦的沉静;而一键点下结束直播、结束会议的按钮,也为师生的互动交流人为制造了一个句点,不似线下面授课堂中学生可以那么容易地“找到”老师继续延伸讨论。
尽管有以上这些挑战的存在,但是在另一方面,由于线上多种媒介之间(比如会议工具与微信工具之间)的感受相似性和转换容易性,反而为课堂内向课堂外的自然延伸创造了新的可能性。在传统的面授课堂中, “课上空间”与“课下空间”通常有着非常显性的物理界隔——授课教室。一旦同学收拾好东西、离开教室,会很自然地感到已经脱离了专属于这门课程的时空,而匆匆奔向其它忙碌着的学业与生活领域(一个例子就是,我们可能会看到留在教室中找老师讨论的同学,却极少见到离开教室后又折返回来找老师讨论的同学)。虽然课后可能会有一些同学“恋恋不舍”地与老师继续热烈地交流讨论,但这通常限于在课程中相当投入的少数同学,或者至少是针对某次课堂有特定疑问的同学。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离开教室很容易就与离开课程画上等号,而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想要再“找到”同学们继续延伸课堂上的某个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通常是有相当难度的;即使课后尝试在群中抛出某些思考问题,也常遭遇鲜有回应的冷场情况。
但是线上教学的探索,让我们挖掘出这样一种可能性:当课上所使用的媒介(比如在线会议、教学直播平台)和课后所使用的媒介(比如课程微信群),在观感上给人以一定的相似性时(比如都有更多的线上虚拟空间感、更强的分散式参与感),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反而变得容易起来。比如,当课上有意犹未尽的讨论问题时,即使老师结束了授课的线上会议,如果下课时将问题抛出在课程微信群中,会发现有更多的同学乐意在群中继续交流——这个时候,可能还有不少同学尚未脱离“线上状态”,因而愿意延续讨论;而不像线下的课后,同学可能已经背起书包、走在路上,身心都“去往别处”了。同样,即使本周的线上课堂已经结束好一段时间,老师如果于周中在课程群中发出一些素材、抛出一些问题,也可能发现有更多的同学乐意回应、乐意参与到思考讨论中。部分的原因在于,既然课上教学是用着在线的方式(在线听讲、在线发言、在线观看视频和讲义材料等),那么在课后用到各种各样在线的方式(包括课外群中讨论、课外推送在线视频和文章等),也能很自然地被同学们接纳为课程教学过程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因为从媒介上和参与形式上没有什么显性的界隔感,反而使课堂内外更容易做到浑然一体,实现自然跨越和延伸。
线上教学所揭示的这种跨越课堂内外的可能性,也产生了额外的喜人效果,尤其是就同学们灵活应用课堂所学而言。比如,如果发生了某个新闻事件,同学们会更容易在群中讨论,并主动将其与课堂所学联系起来;如果在身边或者外部世界中观察到某种与课堂所学相关的真实现象,同学们也更乐意分享到课程群中,引发其他同学的注意和思考。这种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更本质地来说,正是服务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归根结底,我们并不希望同学们的课程所学,只停留在他们为这门课程所做的功课和考评中,而是希望他们所有的那些知识、能力、乃至价值观上的成长与收获,都能够伴随他们更长久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旅程。而这种从平常做起的、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自然延伸,正为这种“长久相伴”起着绝佳的示范效应和浸润效果。
用这一原则上的启发反哺到线下教学,我们显然不能简单照葫芦画瓢——当课上教学回到了线下空间中,就不能那么简单地依靠课上和课下的“线上空间相似感”而实现课堂内外的自然跨越。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挖掘一些更具有课上和课下“跨越性”的媒介,从而更自然地让同学们接纳“课后”的各种发生也成为课程教学浑然天成的一部分。举例而言,这可能包括在课程结尾留出思考问题时,借用智慧教学工具而不仅仅是口头描述方式“给出”问题,因而更容易地让同学们在课后用手机等工具更自然地延伸参与(哪怕本人已经走出教室);或者,在课上给出一些延伸性的阅读、视频材料时,不只是正经八百地列在PPT讲义上(可能要等到同学复习时才考虑是否去看),而是在课后及时地以容易打开的链接方式推送群中,鼓励同学们在合适的时间随时随地阅览观看;如此等等,都可能有利于削弱同学们对于课上与课下的显性界隔感,从而实现课堂内外更自然的跨越延伸,尽可能大地发挥课程在全过程育人中的功效。
如上所述,无论是对于学生的了解更丰富立体化,还是由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做到更自然而有力,都并不是在线教学所特有的问题,甚至是在线教学大规模开展之前早就存在的问题——因为它们原本就是以人为本的教学过程所应有的题中之义。但正是在线教学的探索,突破了我们对于这些问题的认知边界,让我们更加突显地感受到它们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欣喜地发现了实现、发扬这些原则的新可能性,以此让线下教学也再上台阶。
以此观之,要以线上反哺线下,就须不拘泥于“就线上论线上”,更要不满足于手段做法上的借用挪移,而是需要在理念原则上挖掘新的启发,让这些启发所揭示的可能性由线上通达线下。在本文所述方面以外,还存在着大量这样的可能性,等待我们去共同探索!
(williamhill新闻网12月9日电)
编辑:陈晓艳
审核: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