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经济发展既保持了量的合理增长,也有了质的稳步提升,并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了很多历史性跨越。
回首过去十年中国经济的巨变,我国经济的结构、发展动能及所处的国际环境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驱动力在哪儿?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期专访了williamhill官网国家金融学院副院长张伟。
基本面不变
《中国经营报》:经过了十年发展,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何来看待这种持续的高增长态势?
张伟:从全球视角看,我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为世界经济艰难复苏作出了重大贡献。2021年,我国GDP总量冲破百万亿元大关,达114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我国GDP占全球经济比重达到18%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总体保持在30%以上。
与世界其余国家和地区相比,目前全球经济正处在深度调整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基本面保持不变。一方面,全球化正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前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愈演愈烈,多边主义和多边贸易体制受到严重冲击。另一方面,全球疫情持续反复、新冠肺炎病毒变异增多给全球政治、经济局势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受此影响,全球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涨价、通货膨胀压力增加、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因素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
面对负面冲击,我国经济也正经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在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发展前提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增长仍有很大潜力,韧性足、空间大。
《中国经营报》:十年前,中国是世界工厂,经济增长比较依赖于代加工。经过十年发展,中国经济结构上出现哪些变化? 以前出口、投资和消费“三驾马车”是否也有新变化?
张伟: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尽管面临着人口老龄化、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明显增多的国内外风险和挑战,我国通过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经济结构经历明显调整,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一方面,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上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在60%以上,消费基础性作用在增强,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投资、出口结构不断升级,投资结构持续优化,以5G为代表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要投资领域,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领域投资持续增加。出口结构方面,受益于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我国双向投资结构逐渐形成。
另一方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数字驱动下的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有了新内涵。投资方面,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持续加快,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扩展消费空间方面,乡村振兴战略带来了农村电商新型消费市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带动长尾市场需求的新型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出口方面,数字经济拓展了数字贸易的深度和广度,将成为稳定外贸的重要支撑点。数据显示,2021年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到了1.98万亿元,增长15%,无接触交易、短距离配送、在线营销等优势成为助力我国跨境电商逆势突围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经营报》:十年来,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由以资源消耗型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是比较突出的,你怎么看待中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张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20年9月,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双碳”目标)。随后,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足以体现国家对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视。
过去十年是我国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的十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下降约34%,风电、光伏发电等绿色电力装机总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我国绿色信贷增长速度加快,根据人民银行数据,截至2021年6月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4.6个百分点。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占全部绿色贷款的67.3%。绿色债券发展较快,碳中和债创新推出,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债券市场。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投资开始起步,商业银行ESG理财正日益成为另一种非常重要的ESG投资类型。
在经历了“蒸汽机”工业革命、“电气化”工业革命和“信息化”科技革命之后,人类正在迈入以“生态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在这个新时代,我国以实现“双碳”目标为抓手,能使得经济实现最优增长,实现产业升级换代,带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给予我国产业变革机遇。同时,“双碳”目标的实现要求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在赋予我国经济制度比较优势的同时,为经济制度的发展与成熟提供挑战与机遇。
科技创新驱动
《中国经营报》:在经过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未来经济能否延续这种发展态势? 未来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将是什么?
张伟: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正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持。
一方面,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壮大了实体经济,服务于新发展格局。十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年的第12位;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科研人员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研发人员总量约为562万人,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创新驱动为产业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
另一方面,科技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近年来,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其中一部分经受住行业竞争与监管的考验,逐步成为我国中小微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科技创新取得重大成果的体现。以新兴前沿技术应用培育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智能技术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新技术新模式深刻改变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数字经济新业态。
此外,科技创新对中国来说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我们要加快推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采取强有力措施应对“卡脖子”技术问题。
《中国经营报》:有哪些措施能够有助于“卡脖子”技术的突破呢?
张伟:一方面,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加强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对科技自立自强支持力度。我国是以银行业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要探索通过贷款、投资联动,建立起融资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机制,平衡好双方收益和风险控制能力,做大以科技创新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贷款业务,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业务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加大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支持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科创企业因发展不确定性、轻资产、高风险、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前景不确定、行业整体技术进步快等特点抬高了其融资难度。要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这对支持科创企业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中国经营报》: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可能面临的挑战有哪些?
张伟:以国际视野看,滞胀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最新挑战。按照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及欧美各大机构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通货膨胀率将接近8%,比去年高3.8个百分点。预计发达国家将接近7%,达到1982年以来的新高;新兴市场经济体将接近10%,达到2008年以来的新高。在通胀高企的同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出现加速性回落。
另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等因素导致部分关键生产要素供应中断,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价格波动剧烈,全球供应链安全堪忧,且人们对经济增长状况的预判信心有所不足。而上述影响则通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出口需求下降、全球资本逆转等途径对中国经济带来一定挑战。
就中国经济发展的优势而言,一方面,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和全球最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在持续显现。中央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适应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国工业制造业最大的竞争力就在于其规模优势,规模效应能够大幅摊薄制造业的各项成本,包括研发成本、固定投资成本、物流成本、原材料采购成本等,形成规模效应,劳动力成本也会被摊薄。
另一方面,中国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5G等新产业革命方面拥有先发优势。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按下“快进键”,我国高速铁路、5G网络等技术世界领先,载人航天、火星探测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深海、深空、深地、深蓝等领域抢占一批科技制高点,“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硬核技术加快发展。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