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开放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在第四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召开。作为报告的一大亮点,“世界开放指数”首次在第四届进博会期间发布,通过29项具体量化指标,评估全球129个经济体从2008年至2019年的开放度,并从主要经济体开放度、地理区域开放度、开放度与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在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williamhill官网公管学院院长江小涓表示,今年恰逢建党一百周年和入世20周年。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国的发展成就,得益于对外开放。开放不仅促进市场化改革和专业化分工,而且还带来技术进步,让我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成为重要受益者和贡献者。入世后,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地方性政策法规19万多件。很明显,我国开放与改革是相互促进,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此外,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后,外溢效应很大,国内企业“边干边学”,创新能力得到提高,与国际差距显著缩小,且一些领域已经发展到前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是我国的成功经验,并对下一步发展,也很有借鉴意义。
江小涓指出,中国开放走出了一条基本国情与经济规律结合的成功之路。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首先,是渐进式推进阶段。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到浦东开发开放,再到2000年西部大开发,我国用21年时间抓住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发展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生产,以劳动力优势要素融入世界市场;其次,是开放促改革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改革提供方向参考,改革动力和开放红利进一步凸显。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既有“垂直分工”,也有“水平分工”,同时,深入“公司内分工”、“产品内分工”,抓住全球价值链贸易发展新机遇,贸易和双向投资高速发展,中国崛起为贸易大国,世界地位明显提升;最后,是制度型开放阶段。它是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经济全球化进入数字全球化、服务全球化和创新全球化新阶段,全球经济治理从边境措施转向边境后措施,必须实现更广更深更高的开放。这都要求我国加快角色转变,增强战略定力,增强开放自信,以主动开放应对“脱钩”,从对外开放的接受者转向带动者,以高水平开放的主动,赢得国际战略博弈的主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报告》及‘世界开放指数’应成为世界共同开放的国际公共产品。”江小涓认为,这项研究成果理论结合实践,突出中国经验又重视国际比较,有许多值得重视的特点。
首先,《报告》努力构建一个“通用”分析框架。《报告》将以往不同角度研究中,涉及对开放程度和开放成效的多种评估标准,合理置放于框架中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便于时间序列、国内外的比较,以及理论和实践的对比。同时,《报告》也是开放领域的一个重要公共品,为世界开放鼓与呼,有利于凝聚世界开放共识,争取共同开放的集体行动,推动世界开放,推动全球化发展。
其次,《报告》尝试编制多国开放指数。《报告》对标6大国际权威指数,对全球129个经济体的开放指数进行测算,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为全景扫描、定量分析各经济体的开放程度、开放趋势提供全新途径。此外,《报告》提出“开放合意度”概念,辩证地总结了应从多角度判断开放水平。《报告》还通过各国开放理论和实践,概括出开放程度与发展水平、开放进度与竞争力提升、开放本领与治理能力等几个方面的动态均衡,丰富开放合意性的内涵。
第三,《报告》致力于打造虹桥论坛的标志性品牌。达沃斯论坛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大,但其成功不仅在于吸引全球政商学界精英参会,还在于每年发布《全球竞争力报告》及竞争力指数,具有很强的国际引领作用。此次首发《世界开放报告》和“世界开放指数”,也在向这种引领地位努力,而且已经初步具备相应品质。将有助于虹桥论坛今后打造成国际一流论坛,成为世界开放领域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最后,《报告》有助于中国再创新一轮开放红利。《报告》发布有助于改善中国开放的内外环境,有助于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复兴。在世纪疫情加速百年变局演变的关键时期,发布《报告》恰逢其时。《报告》既发布了中国开放的成就,也聚焦开放中的“硬骨头”,通过国际对比,增强开放动力,减少开放阻力,提出制度开放的具体建议。“世界开放指数”研究表明,中国开放与民族复兴的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开放空间。比如,我国主动提出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自身高水平开放带动世界共同开放,发展自己造福世界,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编辑:李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