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思客 - 正文

胡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性与创造性

来源:新闻战线 7-10 胡钰

当代中国的发展日益引起世界关注,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社会进步,不论是生态建设还是抗击疫情,都取得了稳定、持续的成就。这些成就是真实的,更是出乎世界想象的,但是却有一些西方国家并不认可。对待中国的发展实绩,“为什么”以及“怎么看”成为国际舆论中关注中国话题的焦点。

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国际传播,让世界读懂中国,已经不是一个战术性的小问题,而是关乎国家战略的大问题。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发展,不仅要着眼于经济维度、具体举措、发展成效,更要从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原因入手,做好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如此,才能更有说服力,也才能让中国的国家形象更加丰满、亲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于加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有许多重要论述,在《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一书中有着集中体现,通过这些论述,结合当前中华文化国际传播面临的新挑战,可以找到新的着力点。

一、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以后,宣传思想工作在全局工作中重要性愈发凸显,而文化工作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亦愈发凸显。这一变化,是由中国所处的愈加开放的国际环境决定的,是由中国面临的愈加紧迫的、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特色的时代任务决定的。

2013年8月,就如何向世界讲清楚“中国特色”,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四个讲清楚”凸显了中华文化对阐释“中国特色”的支撑作用,也凸显了做好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意义。

2013年12月,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的主题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2014年10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这两次政治局集体学习中对中华文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系做了清晰的阐释。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性、关键性途径。

从近些年来中国发展面临的国际挑战来看,国际舆论环境、国家形象建设、国际社会评价等领域的问题愈发突出,很多时候,中国发展的“实情”并不决定国际传播的“舆情”,甚至出现严重背离。究其原因,是国家文化软实力没有充分建立,国际传播力没有有效提高。对中国发展来说,有“做法”没“说法”的短板亟待补齐,“大而不美”的问题已经成为战略性挑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段论述被放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章节中,可见“文化发展”、“国际传播能力”和“国家文化软实力”三者间的紧密关系。

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在根本上体现了对“文化自信”的重视。在2016年7月1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首次明确提出了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在2016年11月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作出阐释,“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这一论断,把文化自信对于国家、民族的意义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由此成为新时代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主线。

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深厚积淀,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既体现了文化自信,也巩固了文化自信。对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来说,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无疑是具有战略性的大任务。

二、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创造、精神内涵与世界意义

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推进中华文化最宝贵的资源。2019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5000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对于敦煌文化的研究,提出要求,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我们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共同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创造更多更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愈发强烈,尤其是年轻一代在平视世界的环境中成长,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自发喜爱,汉服、国潮、东方美学等成为流行趋势。

要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创造。作为人类文明史上连续性最长的文明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成果极其丰富,对这些成果的展示应更加主动、自信。同时,也要拓展传播内容,开展创意传播,特别是用好文博资源、考古发现,让博物馆、文物成为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有效载体。

二是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要把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价值观特别是人文精神展现出来,既要看到传统中的技艺,更要看到传统中的精神。

三是重视中华传统中与世界各种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过程,展现中华文明中包容、开放、和平的基本特征。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这种文化和精神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重要的推动力,对于当代世界的和平发展也是具有推动作用的关键力量。

三、讲好乡村文化故事,传播中国乡村的历史底蕴、田园美丽与文化价值观

乡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是当代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创新点。2017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讲话中对乡村文化与中华文明的关系作了深刻论述,“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明。从中国特色的农事节气,到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从各具特色的宅院村落,到巧夺天工的农业景观;从乡土气息的节庆活动,到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从耕读传家、父慈子孝的祖传家训,到邻里守望、诚信重礼的乡风民俗,等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鲜明标签,都承载着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基因密码,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快速发展,文化传播特别是对外文化传播的聚焦点在城市,乡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或者被视为落后的存在,但事实上,经过40多年的市场经济与西方文化洗礼,城市中保留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受到很大冲击,相反,乡村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传统习俗、民族习性,可以最充分地、最原生态地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魅力。

在当代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乡村文化是值得关注的肥沃土壤。一是传播中国乡村的历史底蕴。大量的中国乡村有着数百年、上千年的建村历史,一代代人在一块土地上生存,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村落历史,不论是历史上村中的人物还是村中积淀的习俗,都极其真实地展现了中华文化,尤其是许多乡土节庆、民间非遗艺术等,极具传播力。

二是传播中国乡村的田园美丽。山水之美、茶园之美、生态之美是乡村对外传播中独特的内容,美好的自然景色具有跨越国界、跨种族的吸引力。

三是传播中国乡村的文化价值观。中华文化价值观起源于乡村,根植于乡村,也留存于乡村,讲求忠孝、崇尚诚信、追求和谐、注重内省的民族文化基因都可以在乡村中找到,并成为生活方式,在一个个鲜活的普通人身上保留下来,这些都是对外文化传播的生动素材。

四、讲好家庭文化故事,传播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国人民精神风貌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基本组成。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建设、家风传承,家庭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具体展示。在2016年12月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同志谈到,“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历史上对家庭的重视形成了宝贵的家风传统和积淀,从诸葛亮诫子格言、颜氏家训、朱子家训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形成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独特文化传承。这些表现在小家庭、家族中的家风,承载的是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具有极强的历史生命力,是极好的对外传播内容。

讲好文明家庭故事,一方面,要把长幼有序、家庭和睦、勤俭持家、知书达理等民族美德展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充分展现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中国人爱家也爱国,从“岳母刺字”中传达出的精忠报国精神至今依然,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4亿多中国家庭既在建设自己的家,也在建设自己的国。

五、讲好革命文化故事,传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

新中国的建立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浴血奋战得来的,民族的独立、国家的解放是千千万万烈士的牺牲换来的,这其中,可歌可泣的故事千千万万,是宝贵的文化传播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地方考察时多次提及,要重视传承与传播革命文化。2013年11月,在山东考察时,他来到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参观沂蒙精神展,他深情地说,“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了革命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沂蒙红嫂的事迹十分感人。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19年8月,在甘肃考察时,他指出,“我们要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军的故事,讲好西路军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19年9月,在河南考察时,他说:“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纪念园等都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中国的革命文化极其丰富,极其生动,也极其重要,成为中华民族奋斗史和精神谱系中的有机组成,也是让世界读懂中国的窗口。纵观包括西方各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对于本国的独立史、反抗侵略史,特别是建国英雄的历史都极其重视,纷纷以国家仪式、民间文艺创作等各种方式来进行纪念与传播。对当代中国文化传播来说,要特别重视把自己的革命奋斗故事讲出来,形成民族记忆与世界共识。

讲好中国革命文化故事,关键在于把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与中华民族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树立中国共产党的形象,也要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与人民利益的代表,带领中国人民为了民族利益持续奋斗的实质讲清。把握好红色基因的实质,讲好革命文化故事,有利于在国际社会树立起中国共产党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国际舆论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的理解。

六、讲好学术文化故事,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与哲学

中国的实践是开拓性的,中国的前人没有走过,世界其它国家也没有走过。中国理论能否紧跟中国实践、解释中国实践、传播中国实践、指导中国实践,是中国学术界面临的时代任务。在2016年5月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提出了明确期待和要求,“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特色”,突出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学术传统,从孔子到朱熹再到王阳明、康有为、梁启超等,这些人物的学术思想、学术方法与学术追求,是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历史脉络,其方法是中国特色的,其追求也是中国特色的,特别是对“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的追求,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追求与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理念有着一致性与连续性,对于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宝贵学术文化、学术故事,要充分阐释,积极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此,既要理直气壮地讲,也要心平气和地讲。在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各种思潮传入了中国,但最终,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正如《共产党宣言》早期翻译者陈望道因翻译而废寝忘食,乃至把墨汁当作红糖,因为“真理的味道是甜的”。事实上,正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契合,因此能够深深扎根中华文化的沃土,成为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对当代中国来说,是一项战略性任务,是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中的必有之义,也是一项创造性任务。在复杂的国际舆论与多元文化中,传播中华文化,必须有更加开放的视野与更加创新的理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保持自信,持之以恒,中华文化必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与更广泛的传播。

(作者系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邱收

2021年07月28日 12:23:21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