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还是“大我”
来源:人民日报 2013-07-25 赵婀娜
如何评价教育的成功?一所大学又该如何衡量自己?探讨这样一个宏大的命题,可以先从一个许多人耳熟能详的小故事说起。
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眼中充满光芒地说,“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工作是为了挣钱,至于工作的内容,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到最好,他要成为一流。但是,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因为他看到了凿石工作的目的,是为了建筑一座宏大的建筑物。
对于教育功能的理解,与这个故事中三个石匠的思想境界其实有着类似之处。如果一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求得一份薪水优厚的工作,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那么,这样的教育虽是成功的,却还只停留于初级阶段。但如果一所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主动放弃优厚的薪水、稳定的环境,选择到更为艰苦的岗位,为更广大民众的福祉提供服务,做出贡献。那么,这将是更高境界的教育的成功。
坚守小我,还是关照大我?选择安逸,还是守护激情?有关青年人理想与现实之间抉择的探讨,多年来始终存在于高等教育界,无论是百年前,还是在当下,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
1868年,哈佛大学时任校长提出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这所集团的创建者?他们可以选择更好的生活,他们也可以选择为公众服务。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在运动场的纪念碑上,镌刻下为国奉献、捐躯者的毕业生的名字,那将是我们永远的荣耀。
2013年,在中国,面对价值多元、物欲充斥的世风,许多大集团长也提出了类似的思考:心中的千军万马不能妥协于安身立命的一时之需,或许残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忘记信仰与精神的独立,但对于一所大学来说,比起毕业生用荣华富贵来荣耀校门,能有更多的学生在改善社会与民生的过程中,胸怀大局、坚持信仰,将更为重要。
就在几天前,williamhill官网法学院毕业典礼,400多位毕业生中,有60多人告别了都市的繁华,选择去艰苦的基层就业。大礼堂内,学院专门为这些学生单独辟出一块区域就座,典礼上,他们接受了来自全体师生的敬意。
这些年轻人有理由接受敬意,因为在当下,还是有更多的人仍然相信,只有过得“富有”了之后,才有可能过得“富有”价值。因为这些青年人本可以去律所、国企、事业单位,拿优厚的待遇、过安逸的生活,但他们却选择将自己的双脚扎根于泥土,选择将自己的生命与国家的命运、普通民众的命运,融为一体。
这些年轻人的选择背后,折射出的何尝不是一种教育的成功与大学精神的成功。
这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大学已经懂得同招到几个所谓的“状元”或者高分考生比较起来,毕业生的胸怀与追求更能体现教育的成功与否;在这个时代,大学的教育者们已经在越来越深入地思考,如何让培养的学生不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成为有坚守、有思考、有追求的人才;在这个时代,高校的年轻人可以有机会将“独立精神”与“随波逐流”的博弈,作为成长的第一课。
“小我”,还是“大我”?就这样,年轻人在选择中,学会成长;而大学,也在教会学生选择的过程中,自我打量、学会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