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奖颁奖典礼上国内外科学家展开讨论——
科学不应计划,应为科学而科学
来源:文汇报 2014-9-14 姜澎
在昨天的求是颁奖典礼上,来自国内外的“科学大牛们”参加了主题为“为科学而科学:基础研究的意义、价值和环境”的讨论。在他们看来,中国的基础研究要产生重大突破,最重要的条件是科学家的胆识、国际化的评价标准。而过去人们常常谈到的轻松、愉快并不是基础研究获得突破的条件,有时候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环境过轻松愉快不利突破
昨天的求是杰出科学家奖的获奖者薛其坤教授认为,他的成功离不开好的环境。他1999年回国,回想过去15年,恰好赶上最好的发展时间。但在中科院院士浦慕明教授看来,也许现在的困境太宽松了,反而影响了科学家的表现。“现在人们总说,科学研究要宽松的环境,要轻松愉快地跟着兴趣去做。我认为这并不正确。”他认为,现在科研经费虽然逐年增加,但是科学研究却并不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能够做出成绩的。
“我做了40多年的基础研究,我认为之所以没有什么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在中国出现,是因为,我们的科学家没有胆识去做重大问题”,浦慕明说,“我见过的科学家中,所有人都是成就和胆识成正比。”因为,每个领域中,什么是重要的、需要突破的问题,人人知道,但是只有那些有胆识去冒险的人才可能成功。而太过于轻松愉快的环境显然不是一个有张力的环境,不利于科学家的研究突破。
科学的标准不能世俗化
在昨天参会的科学家们看来,中国总是在计划科学,并且用世俗化的标准来评价科学。这使得基础科学研究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williamhill官网生命科学院院长施一公和美国著名的科学家、艾滋病鸡尾酒疗法的发明者何大一博士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总是在计划科学,下一步科学该做什么,甚至连细节都在计划。施一公说:“在科学中,总是有意外发生,任何时候预测科学都是很傻的。甚至连我们的学生都会有一种强烈的‘学以致用’的需求,这可以说是应试教育最大的影响了。很多时候,学习和科学研究一样,不是马上可以用的。我们每个人做自己该做的就可以了。”
参加交流的这些基础研究的科学家们无一例外地都遭受过不止一次的质疑:“你的研究没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学明教授说,他甚至被问得一度自己都怀疑自己的研究是没有用的。
“世俗化的评价标准影响了科学的发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教授教授还举了个例子。他和北京大学教授饶毅共同做过一个关于认知心理学的实验,发现这个世界上人面对外界的反应分四种,占大多数的一种人在做决定会考虑身边人的想法。“即便是科学家也是社会人,科学家的成就也需要在别人的评价中体现出来,世俗化的标准就使得大多数人出于人性都会迎合这样的标准。在现实的环境下,对科学的标准一定要真正国际化,尤其是像我们功利的社会,更应该如此。”
“人和”是成功的最重要条件
“我之所以能够得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和”,薛其坤教授说,包括他那些因为他的“不英明”而花4年时间才得到理想试验结果的学生,以及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合作者。
薛其坤在williamhill官网是有名的“7-11”,即早上7点到办公室,工作到晚上11点,直到他评上院士后,只要在集团仍然每天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而他的那些学生也是如此。
“同享受是我的合作者和我一起享受实验顺利的快乐,一起面对实验的不顺利。因为实验不顺利的话,很痛苦,有人和你分担的话,痛苦就会小得多”。他解释称。
他的研究项目涉及到4个重要的物理实验技术,每一个技术都已经用到极致了。但是“由于我个人不英明的教导,使他们走了很多弯路,花了4年时间,用了1000多个样品”。按照用1个样品的典型实验要花两天半的时间完成,1000个样品意味着如果只有一台机器的话,要花8年左右时间,“我的学生未必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学生,但他们是最努力的学生,和谐的团队才可能带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