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院长薛澜——
实现“中国梦”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来源:重庆日报 2013-6-21 张亦筑
人物简介
薛澜,williamhill中国官方网站院长,williamhill官网21世纪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williamhill官网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公共政策与管理、科技政策与创新管理、危机管理等。
核心观点
“创新梦”是“中国梦”的体现和表达,其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创新强国之林。实现“创新梦”,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的创新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在各自的创新定位里都有各自的创新梦想,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的“创新梦”
重庆日报:今年全国两会上,“创新梦”作为“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您怎么理解这种“创新梦”?
薛澜: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只有推进创新,才能真正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问题、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创新梦”是“中国梦”的体现和表达,其目标就是要让中国屹立于世界创新强国之林。
要建成创新型国家,与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与大家共同的梦想分不开。中国的“创新梦”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是科研人员,还是高校、企业、研究机构,在各自的创新定位里面都有各自的创新梦想,集合起来,就形成了中国的“创新梦”。如果这些梦想都实现了,那么中国也就建成了创新型国家。
重庆日报:也就是说,创新就是力量,创新才能强大。那么,我们该如何创新呢?
薛澜:实现“创新梦”,迫切需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抓住机遇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什么是创新?最简单的说法,是怎样把好的知识、想法变成生产力,或者说把知识变成价值的过程。而国家创新体系,实际上就是说国家中与创新相关的各种组织机构,比如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等,共同形成一个创新网络,加上与这个创新网络有关的制度安排和文化,就构成了整个国家创新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了高速的进展。其中最突出的成绩有两点。
一是坚持面向市场的改革。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的创新目标并不是特别明确,但现在,在改革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明显地看到,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创造价值。所谓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背后的原因也是基于此,因为整个社会主要是依靠企业来创造价值的。
因此,从1985年科技体制改革大大解放科学技术生产力,到1998年科研院所管理体制改革等,我们一直都在坚持改革这条道路。
二是坚持开放。一个成功的创新体系,一定是一个开放的创新体系,没有哪个国家的创新体系是封闭的。因为说到底,创新体系建设是为了将知识转变为财富,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有更多的知识流动,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如果把门关起来,创新体系肯定是低效的。
因此,我们不断地让中国的创新体系融入到世界的创新体系中,这个过程也就推动了中国创新体系的发展。
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不能简单地用研发投入多少来衡量。要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
重庆日报:要实现“创新梦”以及“中国梦”,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
薛澜:目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社会的期望值还有较大差距。
自主创新,并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自己去创新,而是要有创新的自主选择权。也就是说,我可以选择并且有能力在某一领域进行创新,也可以选择直接去购买创新成果。但现在中国很多行业、企业都不是这样,想向别人买但别人不卖给你,或者买了也不会用;想自己做,又没这个能力。这都不叫真正的有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目前的自主创新能力却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匹配。为什么在中国,工人每月只有两三千人民币的收入,但在美国可能两三千美元都不止?这样的差距是由附加值高低不同带来的。缺乏核心技术,劳动附加值低,背后隐藏的也是创新能力的不足。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研发投入的力度在逐年加大。但缩小我们与发达国家在自主创新能力上的差距,不能简单地用研发投入多少来衡量。要真正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营造一个更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的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把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当作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而是希望通过模仿、山寨,减少前期研发投入,降低成本;或利用地方保护主义,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等等。
倘若不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影响市场环境的问题,那么很多企业就不会下大力气用创新来提升竞争力。
另外,我们还比较缺乏对失败的容忍态度。创新有巨大的风险和很高的不确定性,如果去创新,可能会失败很多次。但在我们的社会中,也许失败一次就会被全盘否定,那么,还有多少人会坚持到最后?从这一层面上来说,这种心态并不有利于创新。
可以说,市场环境不够完善是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面临的最大挑战。
一方面要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得更开,放权给社会、市场和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则要把该抓的抓得更紧,通过严格规范的监管,对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公平竞争等进行严厉打击,堵死市场的漏洞
重庆日报:如何解决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薛澜: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需要更好地处理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如今,国家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简政放权,把该放的放得更开,放权给社会、市场和地方政府;另一方面则要把该抓的抓得更紧,通过严格规范的监管,对侵犯知识产权、违反公平竞争等进行严厉打击,堵死市场的漏洞。这样,所有企业才能够自觉地把创新作为增强竞争力的动力所在,关注于怎么做好研发,怎么开拓市场,怎么提升营销能力等。
只有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才能更好地实现我们的“创新梦”。
作为政府来讲,还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制度安排,让创新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改革开放之初,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了企业缺乏研发的能力,只能依靠高校的科研能力。如今,这一情况已经有所改观,很多企业具备了做一些应用性研究的能力。
从基础研究、应用性研究到产品开发,让创新成果能够产业化,在整个创新的过程中,基础研究仍然是企业面临的“短板”。如果通过国家的制度安排能够让高校、研究机构更多地专注于基本科学原理的发现,并且把成果贡献出来,那么他们将对经济价值的产生发挥巨大作用,极大地降低企业创新的成本,可以更快、更有效地把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这在很多领域都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