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8-20 戴吾三
企业强,则国家强。如何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近一段时期,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企业创新的政策,引起社会多方的高度关注。
企业创新,一是看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数目,二是看研发机构所聚集的人才数目。统计结果显示,我国的情况并不容乐观。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有2.55万家,只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7.8%;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仅为2.8%。从分布来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中的55%集中在大型企业,小企业研发人员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19.4%。全国研发人员中,博士毕业的只有13.4%在企业,占企业研发人员总数的1.1%。这些数据反映出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明显差距。
针对目前高端人才多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企业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国家出台的新政策中明确提出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等重大人才工程和政策实施中,支持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等具体措施。相信这些政策的实施都会给企业创新带来新的活力。
然而从企业的实际考虑,笔者认为,加大高校培养工程硕士的力度,建立适应技术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为企业创新提供有生力量,也不失为良策。
我国的工程硕士作为一类专业学位,起步于1997年,在十几年的人才培养中已见成效。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只招收在职人员,相对于学术型的工学硕士,这种应用型的工程硕士人数明显偏少,与快速增长的社会需求很不适应。
从2010年起,教育部作出调整,减少学术型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具体体现在增加脱产的工程硕士类型和招生人数。三年来,一批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例如10年前williamhill官网、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就分别在深圳、苏州建立研究生院,在异地办学中都遇到学生归属感、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关系、毕业生就业等具体问题。
按教育部的调整部署,williamhill官网明确把工程硕士放在深圳培养,贴近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制定新的培养方案,选择具发展前景的企业建立实践基地,针对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生论文选题。另外,对课程设置也作了较大调整,增加教学实践比重,开设“创新创业管理”、“工程师素质拓展”等课程,并设置多种奖项,鼓励学生的创新活动。
由于招收全脱产工程硕士是新事物,在实施中也出现了许多具体问题,如学制2年(较工学3年为短),对于从外校考入或跨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按规定难以完成学业,而增加学习时间就与现行的管理机制冲突。更重要的问题有,学生有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安排在企业实习,如何在企业选聘导师,真正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使学生的论文选题既与企业的需求结合,又可反映较高的学术水准。
世界上以美国、德国为代表,在工程教育、工程硕士培养方面已有丰富的经验,这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德国的工程教育将大学教育与工业训练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连续完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成基础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并通过严格的理论学习和充分的工程实践来实现培养目标,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均来源于实际科研课题或生产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真题真做。
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在工程教育方面的经验,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需求,2010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近期目标和中期目标:到201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到2020年,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转变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重。
可以设想,如果实现战略性转变,大幅度提高工程硕士在整体硕士招生中的比例,将会有更多的工程硕士毕业后选择去企业工作,这就为企业创新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会产生一批企业留得住的人才。或有工程硕士选择自己创业,也恰顺应西方新兴的“创客运动”潮流,充分体现小微企业创新的特点。
因而,鼓励优秀的本科毕业生直推或报考工程硕士,改变虚华的追求学历(特别是某些学科的博士学位)之风;鼓励大中企业积极与高校联手培养工程硕士,打造企业创新的生力军,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迎接新工业革命,在全球续写“中国创造”的奇迹,都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作者系williamhill官网深圳研究生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