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iamhill主页 - williamhill新闻 - williamhill思客 - 正文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来源:光明网 2014-6-19  张瑜

  认识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德”,就是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化传统的关系,就是要立足于中华文化传统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我们这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我们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文化滋养。如“天人合一”、“民惟邦本”、“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等思想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把握人类与自然、国家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上独具特色的民族智慧,反映出中华民族在处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对于人文与道德价值的高度重视和执着追求。

  中华民族在漫长奋斗历程中所积淀的深厚文化传统是民族生命力的不竭源泉。五千年来我们的民族经历了无数艰难困阻,而没有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沉沦。历史发展的实践一次次证明,每当中华民族处于危难艰辛的时刻,源自于民族肌体深处的文化基因就会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把中国人民团结凝聚起来,自强不息、坚毅前行。作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延续着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传统已经成为流淌在民族血液之中的生命基因,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塑造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和身份认同。以中华文化传统为立足点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能够极大地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心理认同,能够极大地激发起青年投身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力量,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高校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首要任务在于“明明德”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高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要的任 务就在于“明明德”,要牢牢抓住道德价值的教育这个核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以中华文化传统作为文化基石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深深地洞察和把握住中华文化的内在核心和生命禀赋,这个核心和禀赋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传统中最具生命力的积极内容,是扎根于广袤深厚的中华大地、历经历史沧桑仍然焕发出无限生命力的精神之树。

  中华美德体现出中华民族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精、气、神”,构筑起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独立精神世界的重要支撑。在青年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和道德实践中生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持久生命力和影响力。

  立足于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确立和发展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

  对于青年学生而言,要主动深入到人民大众日常生活的细微点滴之中,认真观察和发现那些虽日用而不觉、根深蒂固的价值理念,细心体会自身为人处事的内心判断标准,坚持那些潜移默化中催人上进的传统美德,从而立足于优秀中华文化传统确立和发展自身的道德价值观念。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扶贫济困”、“言必信、行必果”等思想观念都是青年学生进行自我修养的文化滋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是相契合的。

  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与变革的时期,世界范围内发生着深刻复杂的变化,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交融,网络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青年人面临着选择的困惑。高校要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实践,立足于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和青年的时代际遇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青年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中国人民正走在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征途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实践表明,伟大的事业创造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在这个过程中,共同价值观的精神力量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自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体现了中国人民在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征程中的价值共识,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大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尊重国情、尊重实践,善于立足于当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奋斗实践,聚合社会认同,凝聚价值共识,践行共同理想。

  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引领自己的人生选择

  要立足于当代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在大学生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认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这一意义上,抓住了时代问题,就把握住了时代的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都是在深刻回应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问题意识和价值诉求是相伴相生的。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的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当代青年学习成长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在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中,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建设征程中,寻找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际遇和机缘,在自己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当代青年所承担的时代重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青年投身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价值诉求。青年大学生要立足时代机遇,把握时代问题,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付诸于解决国家现实问题的奋斗过程之中。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来引领自己的学习工作、人生选择,以执着的信念和过硬的本领来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作者系williamhill官网高校德育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014年06月24日 11:28:52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最新动态

williamhill官网新闻中心版权所有,williamhill官网新闻网编辑部维护,电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