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二)
吴良镛
关于师生关系,我执教多年,颇有些切身体会。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了太多注意,即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两句话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刚入学时,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便不只是师生关系,而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我被委任为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我身上,然而时间紧迫,我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当时的工作情况是,我每天清早将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他,由他在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给我,我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北京宣言》。这一文件获得大会一致通过,并被认为超出了“宣言”,定名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的宪章。它说明师生共同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有助于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发展。这名曾协助我的博士生现在也已经成为williamhill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
5 顿悟
回顾几十年的学术人生,我深切体会到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不断注意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知识累积、比较研究、借鉴启发,逐步“发酵”,得到顿悟。我的学术道路上有以下几个顿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
顿悟一:建筑学要走向科学。20世纪40年代,我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得到学术思想的启蒙。1948年我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1950年我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这一时期因制度变革、政治经济等局面的变化,心中产生了诸多困惑。文革结束后,我满怀激情再次投身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1981年我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一方面深感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更重要的是我认识到,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
顿悟二:从“广义建筑学”起步,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通过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涉猎、对古代人类聚落遗址的考察等,我认识到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触及本质,即以聚居(settle-ment)说明建筑,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与社会,从单纯的物质构成拓展到社会构成,从而提出了“广义建筑学”。
顿悟三:发展“人居环境科学”,追求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提出“广义建筑学”后,我继续从各方面进行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领悟。基于对传统建筑学与时俱进的新发展以及国外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我逐渐认识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追求一种不囿于过去的新学科体系。1993年我第一次提出“人居环境学”,后来逐步形成人居环境科学的体系框架。人居环境科学探讨如何科学地利用空间,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即有序空间。人居环境科学始终以人为核心,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所有层次的空间规划设计都为人的生活服务,旨在创造适合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即宜居环境。
顿悟四:人居环境科学涉及诸多学术领域,要走向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学。它将迈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科学方面包括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人文领域涉及社会科学的融入、对社会中下阶层的关怀等,艺术方面则涵盖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的创造等。今年9月初,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题为“人居艺境”的绘画、书法、建筑作品展,进一步体悟到我们所居处的人居环境就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其中蕴含的艺术境界丰富、充实而又深远,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从个体人的生活到社会的运转,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这已超出了我从上世纪40年代起追求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学习,而是艺文的综合追求。多种艺术门类以生活为基础,相互交融、折射,聚焦于人居环境之中,在某一门类中有独到之心得,都可以相应地在人居建设中有所创造和展拓,这可以说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尚有广阔的空间待我们去探索、发掘。
由于建筑涉及的事物太庞杂,作为建筑学人,以上所说的是我结合自己学术人生经历的一些体悟,我也很难就自己的专业领域把今天的主题解说清楚。在座的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学科,但都应当关心多方面的学术思想的变化,多学科互补、拓展知识面,从而了解时代的发展与需求。(前文提到的数学家冯康对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猎、融贯综合,植物学家吴征镒既关心国家政治,又专注学术研究。他们都是青年人学习的典范。)对于青年学人,我认为理性上对科学道德、科学伦理等似乎不难理解,关键在于身体力行。现在社会舆论各方面对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屡见不鲜,相关的书籍、文章也很多,但让人痛心的是,学术不端、学术腐败的现象仍时有发生。这些人也许并非对道理不理解,而是没有切实地将之落实到自己的心灵与行动中。因而,我想强调的是,必须要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从经典的哲理转化为一己之行动指南、行为通则,唯有如此,才能慢慢内化为属于你自己的精神财富,并且在逐步“顿悟”中加深体会,不断加强信念,持续前进。
如今,我虽已年逾九十,但仍坚守在教师的岗位上,仍要求自己以积极的精神面貌面向未来。随着年龄日增,必然有些事情由于体力不及等原因已经很难完成,但我依然觉得当前正面临着一个大的时代,未来有无限的生机和激情,促使自己力所能及地不断探索广阔的学术新天地,建设美好家园、美丽中国。愿与广大青年学人一道共勉!让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全文完。本文为吴良镛先生2014年9月16日在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所作主题报告。)
转自《新williamhill》2014-12-26